第77章(第4/4页)

秋收过后,因为各地欠收,各地的粮食供应更加紧张了。

市政府为了安抚群众的情绪,避免出现更大的乱子,要求各地粮店必须每天营业,粮店能进到的货不多,每天都要扣着数量往外卖,因此往往一开门没多久就卖完了。很多人抢不上,没办法只能早早来排队,甚至有人半夜就去占位置。

惠阳因为城镇人口比较少,比平城的情况要好一些,但赵珍珍也明显感觉到了粮食供应的紧张,她两次早上八点去买都没买到,后来早上五点去排队,堪堪算是买到了。虽然是买到了,但有数量限制,每次不得超过十斤。

她和孩子一家五口,再加上郭大姐经常回来蹭饭,一个月的粮食消耗至少在一百五十斤左右,也就是说,隔两天就得排队买粮,比之前麻烦多了。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多数粮店都在为进不到更多的粮食而发愁,有一个人,却在为粮食太多而发愁,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李场长。

本来他对王文广他们搞的项目持一个观望的态度,没想到这些知识分子还真是很有一套!竟然真的做成功了,现在农场里的粮仓里装满了粮食,有小麦,有玉米,有大豆,有花生,有地瓜,总之应有尽有!

他要是把这些情况汇报给上级,估计上头立即会有文件提出通报表扬,但除此之外呢?

农场的这些劳改犯可能不知道外面的事儿,他可是知道,现在到处缺粮,各地的粮仓估计都急需粮食!他手里的十几万粮食不算多,但也着实不少了,要是被人盯上了,上头提出来全部上缴,那他能怎么办?

不能不交,但如果真的上缴了,肯定他还能得到别的好处,比如调一调职位。

虽然现在的农场也不错,但如果有机会,能往上走一走更好。

李场长反复考虑了好几天,最终还是决定先报给陈市长这边,毕竟王文广这个项目的资金是平城市政府出的,虽然现在来看,几千块钱根本不多。

他不知道的是,这件事儿已经有人汇报上去了。

赵珍珍作为张处长的直接下属,隔上一段时间就要写一份工作总结上报,但不可能为了一份报告专门去平城,大都是通过邮局寄回去了,最近一次的报告中,她就提了一句农场的事情。

张处长立即跟陈市长汇报了这件事。

因此,过了十几天后,李场长终于走进市政府当面汇报此事,陈市长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喜。

“陈市长,这就是农场今年的情况,这些劳动改造的人如今不但政治上追求进步,在抓生产,广积粮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陈市长盯着他看了两眼,忽然问道,“你是不是在农场呆够了?”

事实上的确如此。

虽然一开始李场长很沉迷于做农场的老大,他说啥就是啥,这种感觉很爽很带劲,但时间一长,也觉得很没意思,在劳改犯面前有别的,连晚上吃顿好饭都要偷偷摸摸,太不人性化了!”

但李场长瞟了一眼陈市长板着的一张脸,不敢承认,而是笑呵呵的说道,“没有的事儿,在农场工作挺好的!”

陈市长还是板着脸说道,“那就好,本来张处长手下缺一个副手,我还在考虑合适的人选!”

李场长一听立即说道,“陈市长,如果您觉得我还行的话,我去工作组怎么样?”

他眼馋表弟的工作组,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陈市长淡然一笑,说道,“在此之前,你回一趟农场,将这个项目组的所有人员都带回来,会有人给你交接,然后你就可以等着工作调动通知了!”

李场长大喜过望,一分钟也不肯耽误,当天坐车又返回了农场,此时天已经擦黑了,他午饭就是上车前买了两个包子,早已经饥肠辘辘了,但他顾不上吃饭,而是立即让人把王文广和梁校长叫过来了。

见到两个人进来,李场长笑着站起来了,说道,“王校长,梁校长快请坐!”

他的态度太过客气,王文广和梁校长反而有些不习惯了,落座后,王文广问道,“不知道李场长叫我们来有什么事儿?”

李场长笑着给他们倒了两杯热水,回答道,“当然是好事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