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3/4页)

朱德诚先把两个女儿明显穿不下的小衣服挑出来,用一张包袱皮包上放到小房间的柜子里,然后将剩下的衣服分门别类的叠好放好。

收拾衣柜花了一个多小时,收拾客厅的杂物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收拾书架又是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朱德诚懒得做饭,热了热早上的葱油饼,吃完后开始擦窗户,三个屋子的窗户足足花了半下午。

等他把小房间也收拾出来,天已经擦黑了。

朱德诚觉得很累了,比在单位做一天实验都累,但时间不早了,估计王文美和两个女儿很快就会回来了,他得抓紧时间做饭了!

因为有从王家带来的熟食,朱德诚热了一盘卤肉,炒了一盆青萝卜,又熥了几个肉包子,一顿饭就算是做好了。

然而他左等右等,一直到天黑透了,桌子上的饭菜都凉了也不见王文美回来。

等到八点多钟,朱德诚实在饿极了就一个人先吃了起来,两个肉包子下肚,王文美才带着玲玲和霜霜进门。

朱德诚问道,“怎么现在才回来啊?”他心里有怨气,自然语气就不会太好。

王文美瞟了他一眼没说话,自顾自把外套脱下来,玲玲和霜霜有样学样,也脱下了外套,霜霜瞅了一眼妈妈,说道,“爸爸!今天是吴叔叔的生日,我们去他家里吃饭了!”这位吴叔叔也是研究所的职工,和王文美一个部门,平时两家的关系很不错。

朱德诚点点头,有点埋怨小吴不会做人,既然过生日干嘛不邀请他去啊,王文美爱面子,不会当众给他难堪,说不定两口子就和解了。

玲玲左看右看,发现家里和平时不太一样了,就说道,“咦,妈妈,咱们家里是来了田螺姑娘吗,怎么这么干净啊?”

王文美不知为何有点想笑。

朱德诚放下筷子对大女儿说道,“玲玲,你说的对,咱们家是有田螺姑娘,不过不是别人,就是你爸爸我!”

玲玲扑闪着大眼睛,很怀疑的说道,“爸爸也会做家务干活儿吗?”

这话让朱德诚听得有点汗颜。

想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又是一回事儿,朱德诚满怀热忱,一连做了七天的家务,已经从心理上产生了厌烦。这和在研究所做实验完全不一样,虽然都是很琐碎的事情,但做实验不光是动手,还需要思考,而且会有收获,项目有了进展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激励人心的事情、

做家务完完全全的不需要用脑子,只要按照惯例来做就行了,完成了就是完成了,但第二天搞乱了还要重新开始,过程毫无成就感不说,做得多了甚至会怀疑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也就是说,一个把家里收拾的纤尘不染的人,其实是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的。

朱德诚现在有点理解王文美为什么对家务得过且过了。

虽然他已经对家务厌烦了,但现在单位不能去,他又做不出来天天在家里睡大觉当懒汉,不高兴做,也坚持天天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家务事儿尽量自己都干了,不让王文美沾一点手。

工会主席李穗花曾在县上当过宣传干事,有一定的写稿能力,她的征稿启事写的很有水平,篇幅不长但特别吸引人。

他们第一次征稿没有经验,最怕的是征不到稿子,因此,张大姐从家里拿了一沓子红纸,又特意撰抄了四五十张,加上之前的十几张,也就是说,平城大学显眼的地方都被贴上了红彤彤的征稿启事。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有不少人过来投稿了,因为工会就在校内,大家都是直接拿着稿子来工会办公室的,大多数人是郑重的把稿子放下就走了,但也有少部分人还不肯走,和负责审稿的同志套近乎,恨不得能当场录用自己的稿子。

工会办公室本来就小,而且收到的稿子越来越多,这么下去对正常的工作开展有很大的干扰,还是李穗花想了个办法,她丈夫有个表妹在邮局工作,帮忙找了一个旧邮箱摆放在工会办公室的门口了,大家要投稿子直接放进去就可以了,不必走进办公室。

这个困扰解决了,但审稿的确又成了难题,平城大学的确人才济济,文科和理科一样强,大多数的稿件水平都是不错的,符合马爱红之前说的结构紧凑,故事动人,用词精准,要是按照这个标准,一半左右的稿子都能过。

但他们计划的校刊,十六开大小,页数也只有十张,现在的稿子越收越多,一半的稿子也有七八十篇了,而且征稿时间是十五天,现在才一个周,可以想象后面的稿子恐怕会越来越多。

面对这么多稿件,李穗花和工会其他的职工都着实有点发愁。

但赵珍珍心里却是高兴的,稿子多选择的余地就多,既然水平都差不多,那就要从其他的方面筛选了。他们征稿的主题是勤俭节约,有的稿子写的是自己如何勤俭节约,有的写的是家人或者朋友,那么从这里面选出来一些代表性的人物,比如学生,工人,农民,教师,医生,环卫工等等,强调他们身上的自有标签和身份,估计出来的效果会更好吧!

当然了,这只是初审,初审过了之后还要核查内容,即便文章写得再好,倘若内容是虚构的,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李穗花听了赵珍珍的意见觉得不错,说道,“小赵这主意好!咱们就按照这个角度来分稿子吧!”

一起负责审稿的小沈和小高都没有意见,唯有马爱红不太同意,她皱着眉头说道,“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德,那都是值得提倡的!我的建议是,还是要看文章的内容,比如你看这两篇,一个写的是节省口粮给邻居家挨饿的小孩吃饭,另一个写的是穿补丁衣服,省下的布料送给更困难的亲戚,这两件事儿的性质差不多,但作者的身份一个是学生,另一个是工人,要按照小赵的标准,这两个都能被选上,但这其实不是内容上的重复吗?

赵珍珍因为具体负责的是复审,稿件看得还不多,她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这两篇稿子都不符合要求!”

此话一说,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赵珍珍笑了笑,说道,“咱们的征稿主题是什么,是勤俭节约!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刚才那两篇的主题虽然也有勤俭节约的部分,但其实主要写的还是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和助人为乐是截然不同的!”

李穗花最先反应过来,说道,“哎呦还真是啊!”

马爱红眉头紧皱,虽然她心里不要高兴,但仔细一琢磨也觉得赵珍珍的话有道理,就说道,“要是分的那么清,那至少有一半稿子是不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