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驸马(第2/5页)

“他的名字真叫颜玉,是不是字如玉,称颜如玉。”

“你想多了,是富裕的裕,土财主取名字你想要多好听啊。”

琳琳想了一会,“那行吧,先打听打听这个人,把咱们寿春孩儿的婚事定下来了,就轮到麒麟了。”

皇帝对麒麟的婚事特别上心,“我跟你说,这事儿你可不能一拍脑门儿自己决定,咱们两个商量着来,一定要给咱们孩子找一个省心的岳父,再有就是找一个跟他合得来的儿媳妇儿。”

越说琳琳就越有一种老了的感觉。

第2天白妞去林家的时候,贾敏带着林黛玉打点送到庙里面儿的僧服。

就是北静王府太妃想的那样,贾敏从她婆婆林老太太那里终于接过了求神拜佛的担子。开始为着子孙奔忙了起来。

“……当初我怀着你哥哥的时候,老太太就带着你姐姐把周围的寺院都求了一遍,所以才有了你哥哥。”

林黛玉也只是听听,年轻人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唠唠叨叨都会抱有一些容忍的态度,心里面想着,“毕竟是上了年纪了。”

就在这个时候白妞来了,白妞把甜杏放下之后,说是要见一下大爷。

林皓最近一段时间不是在家陪媳妇儿,就是出去访友,再过一段时间他才会步入官场。

被人家从外边儿叫了回来,白妞把琳琳的话学了一遍儿,林皓低下头想了一回。

“麻烦姑娘回去跟娘娘说,颜裕是个妥当人,为人敦厚。”

白妞答应了一声回去了,白妞走了之后林皓低着头回了自己院子。

辛云正带着丫鬟做小孩子穿的衣服。看到他回来了,赶快把箩筐放下,“怎么今天这么早都回来了?”

“娘娘跟前的大宫女来了,回来陪着说几句话。”

辛云听了之后不免多想,“为什么太太不让人把我叫过去……反而叫了大爷回来……”

“别多想,问的是外面的事儿,就是叫了你,你又答不上来。”

这会儿心里不免有些可惜,本来还想着看颜裕是个妥当人,早晚跟父亲提一提,把他带到家里来,父亲要是也觉得妥当,说不定就成自个妹夫了。

没想到皇上那边儿下手倒是挺快的。

琳琳听了白妞的汇报,就跟皇帝商量这回事儿,“你要是觉得这个人好,不如跟母后还有董妃都说说,如果真的妥当了,咱们就把这事儿定下来。严家的人远在江南,他们家的人一来一往也需要时间,到时候定下来我再准备嫁妆,又要再耗费一年半年的功夫,成亲就到两三年之后了。”

皇帝想了想,“你不用出面,我先去跟咱们母后提一提,到时候把董妃叫到跟前,再跟她说一说。”

西太后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倒是没反对,只是提了一个小意见。

“我喜欢寿春这孩子,再也说了,你当藩王的时候也只有这一个孩子,咱们母子两个都对这孩子看得重,到如今了,不如给她一个嫡出公主的身份仪仗,让她从宫里面儿嫁出去的时候更显得尊贵,也是咱们疼她了一场。”

皇帝低头想了想,宫里面把庶出的公主当成嫡出的嫁出去比较常见,皇子们庶出的想成嫡出的难如登天。

看皇帝有些犹豫,西太后又赶快加了一把火。“你媳妇儿现在只有儿子,我知道你们两口子想生一个公主,可是生孩子的事儿又不是咱们能做主的,你媳妇儿进门儿到现在,也就养了寿春这一个公主,她们娘儿俩有这么多年的缘分,叫我说,让寿春用嫡出公主的仪仗不算是出格。”

“确实不出格……但是,这也只是糊弄糊弄那些百姓,该知道的都知道,咱们寿春是嫔妃所出并非是皇后所出这事说出去又不丢人,何必画蛇添足呢。”

“怎么是画蛇添足?给咱们孩子一个体面怎么啦?”

皇帝摇了摇头,“人这一辈子不能太圆满,别的公主我能这么做,寿春却不打算给她一个嫡出公主的名分。我就怕福气太大,咱们孩子撑不住。”

西太后也不说了,他们母子两个自身的经历让他们多少有些不自信。

福气这种东西是上天给的,皇帝想的特别多,自己已经有一个很好的儿子了,若是再贪得无厌下去……就害怕有什么不好的报应落在这些孩子们身上。

寿春这个夫君,二十年后必是擎天玉柱架海金梁,说不定到老了能流芳百世,有这样一个夫君,再给她顶顶尊贵的身份,福气就太大了。

他担心西太后多想,就劝“这天下福气都是有定数的,您看看皇后,她是一个有大福气的人,刚开始赐婚的时候,她是个王妃,哪想过成为皇后。这么一大份儿福气就掉在了她头上,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

如果说做皇后难道就四角俱全吗?也不是,就像您说的,我们夫妻恩爱,孩子也处处都好,只是没一个女儿。皇后从怀上白泽的时候就想要一个女儿,到如今邹吾生下来了,这个公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咱们家。

寿春这件事情,就不要加恩于她,让她的福气顺顺当当的绵延到她的子孙身上,到时候老了子孙绕膝,这才是真正的福气。”

西太后也无话可说,点头同意了皇帝的意思。

西太后这边好说,董妃那边儿的反应让皇帝看来就有几分不知好歹了。

董妃想要找一个世家大族出身的公子。

尽管在皇帝跟前有几分坐卧不安,但还是鼓起勇气说了,“……学问好有什么用,说起来家里也是泥腿子……乡下的土财主家的孩子就算是再有出息,能比得上那些从小喝金咽玉的孩子吗?”

皇帝耐着性子跟她说话,“寿春是朕的长女,岂能找一个纨绔草包做她的驸马,那个男孩有宰相之相,你别觉得人家出身低,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董妃确实跟皇帝的思路不在一起,着急地跟皇帝说,“您抬举谁,谁将来的前途都不会浅了。往后其他公主出嫁了,驸马的身份一个比一个高,咱们寿春怎么能在诸位公主中间抬起头来。”

听到这儿,皇帝冷哼了一声,“你们董家不一直看门第说话吗,看走眼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当年不也是觉得朕这个藩王没几斤几两,所以才把你塞到咱们王府的,觉得嫁一个嫡女给朕委屈你们家了是不是?”

董妃吓得赶快跪下来,这一件事儿不能说,说了皇帝就能火冒三丈。实际上董家早就后悔的肠子都绿了,看林家跟看仇人一样,恨不得时光倒流把家中的嫡女立即抬王府里面去。

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前几年笑话董家的人多了去了,董家这么多年一再被打压,装孙子装了这么久,渴望着再回到当年那种巅峰。曾经董家人把希望都放在娶寿春公主这件事上,眼看着这件事儿没指望了,又想其他法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