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3/4页)

不到一个月,他的肩头便磨出了一大块坚硬的肌肉。现在他开始满心欢喜地从事这份工作了。他不再害怕失败。他沉重的心情现在也变得释然而轻松。他原来是许多报童中的一员,普普通通,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如今,他的业绩已经超过了别人。他是黑暗的主宰,他的工作带给他产生孤军奋战的喜悦。他大步踏进这个零乱不堪的地区,感到自己是为酣睡者传递新闻的信使。他双手熟练地把报纸折叠起来。就像挥动鞭子一样扬起瘦弱的臂膀,将报纸远远掷过去。他看见黯淡的星辰渐渐隐没,一缕缕阳光从山后播洒过来。他孤零零一人走过别人紧闭的窗口,听到里面熟睡的鼾声。他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的人,正在替别人开始一天的生活。他走在令人窒息的睡乡里,再次听见自己的脚步发出回音,听见黑暗里各种声音的巨大回响。等到清晨灰白的天空渐渐朝西褪去的时候,他也清醒了。

尤金观察着四季的轮回和交替;他看见日子就像皇家仪仗队伍一样一个月接一个月地向前迈进;他看见夏季的光芒就像流水一样侵蚀着黑暗;看见黑暗又重新获得了胜利;他看见易逝的韶光年华,就像飞蝇一样嗡嗡地返回家园,等待着死亡。

夏天的时候,他的报还没派发完毕,就已经天光大亮了。他走在万物苏醒了的世界里,迈步向家赶去。当他经过广场中心的时候,看见早班车一辆辆停在那里,新漆的绿色车身使它们看上去很舒适,就像惹人喜爱的新玩具一样。送奶工破旧的大铁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非常整洁。阳光照在雅典咖啡馆的清洁工乔治·查卡理黝黑发亮的脸上,给他带来了希望。这一切就跟希腊的黎明一样。在广场上一家名叫“食为天”的小饭馆里,尤金吞咽着鸡蛋三明治,喝着味道浓烈的咖啡。他的身边坐着一些性情温善之人,其中有电车司机、警察、汽车司机、漆匠和泥瓦匠等。等这些人在早晨准备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每次想到这里,他都会顿然生出一种惬意。在小鸟的欢唱声里他大步朝家走去。

秋天的时候,一轮晚退的红月依旧低挂在天空,直到清晨还看得见。漫天里飘舞着落叶,远处的树林里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声,忧伤的低语和庄严宏大的圣乐又开始在心头响起。

冬天的时候,他满怀喜悦地走在狂啸的风里,竭力抵住往山上猛刮的冷风。到了早春时节,云雾迷蒙的空中落起了小雨,这时候他会心满意足。他独立了。

他对欠账的订户盯得很紧,毫不放松。他们往往随口答应会及时付账,而他也就信以为真了。后来他会紧追不放,有时候一直追到他们家里,有时候追到他们的邻居家里去,直追得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满脸不高兴或者愉快地支付一部分账款。他的业绩比以往任何报童都要好,但是他仍然常常为他的账目发愁。很快,他发现在推销经理的心目中,他本人已经成为那些懒惰报童的榜样了。每次当他回到报馆,把好不容易追讨回来的账款倒在经理桌上的时候,他的老板总会转过头去责怪另一个懈怠失职的报童:

“你瞧瞧!人家每个礼拜都能追回这么多的钱!而且还是黑鬼订户呢!”

一听到这话,他苍白的脸就会因自豪而变得通红。当他同这位“大人物”说话时,声音发抖,紧张得几乎连嘴都张不开了。

凌晨时分,当他出工的时候,冷风在黑夜里呼啸着。他兴奋地跃了起来,然后纵声狂笑着,从喉咙里发出类似动物的声音,同时把一叠叠的报纸投向那些破旧的屋子。他是自由的,他是孤独的。他听见火车的汽笛声正由远及近。他在黑暗中向站在铁轨上的人挥着手,那个人头戴护目镜,正神情专注地盯着前方的铁轨。

现在,在家庭的威胁下,他已经不再那么畏缩了。对自己所有的不足和缺点,他也变得漠不关心,因而更加快乐了。

由于平时经常跟几个小报童聚在餐馆里吃饭,他也学会了抽烟。早晨他走下斜坡、踏上送报的路线,在春天清新的空气里,他开始逐渐接近美丽的尼古丁姑娘。她就像一位令人心情畅快的幽灵萦绕在脑中,她浓郁的香气出现在鼻孔里,热烈刺激的香吻留在嘴唇上。

他现在变成了魅力十足的少年!

春天像一根利箭刺穿了他的心,使他发出一声狂野的惊叫。这种感觉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他知道饥饿、口渴的滋味。火焰在他的体内燃起。夜里,他会把滚烫的脸放在淙淙的水龙头下冲凉;独处的时候,他有时候会因痛楚和狂喜暗自流泪;在家里,他时常安安静静的,但这不同于年幼时因惧怕而默不作声,而是带着强烈的自我压抑。他就像一匹被套上缰绳的赛马。有时候,怒火的原子开始在他的胸中燃烧,就像火箭突然发射,一时会使他变得疯狂起来,像疯狗一样狂喊乱叫。

“他怎么啦?是不是彭特兰血统里的怪脾气又发作了?”海伦坐在厨房里问她母亲。

伊丽莎噘起嘴唇,表情冷峻。过了一会儿,她慢慢地摇了摇头。

“哎,”她狡猾地笑了笑,“孩子,你难道一点都不懂吗?”

他对黑人的需要越来越急切。放学以后,整个下午他都会不安地在“黑人区”跑来跑去。肮脏发暗的沟水臭味扑鼻,流淌在一块块破旧的石块之间;一个大铁锅里传来木柴的烟味和脏衣服的味道;黄昏时分从林子里传出的调子在各种微妙的声音构成的交响乐里,时而滑走、时而落下、时而消逝。黄昏里人们的声音、煎锅里“咝咝”的煎鱼声、班卓琴的轻弦弹奏,还有重重的脚步声,尼罗河畔的人声,河水的呜咽,还有破屋陋室里亮起的数千盏油灯。

居住在这里的善男信女,全都聚集在区中心“基督受难浸礼会”的教堂里,从晚上七点到早晨两点不断地大叫着,疲倦而气喘如牛,就犹如林中野兽在哀嚎,想以此来祈求上帝的赎罪和保佑,哀怜自己的死亡。这里的黑暗充满了刺激和神秘。到处都能听到快活的笑声,猫手猫脚的举动随处可见。世上的一切都有其固有的价值,一切都可望而不可即。

在这充满巫咒的黑暗里,他开始懂得什么是不可告人的天真,开始懂得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怎样享受可怕的青春。他在黑暗里使劲噘着嘴唇,挥动着手臂,眼睛炯炯放光。羞耻和恐怖莫名其妙地袭上心头。他在心里这么思索着,但却无言以对。

他的订户中大部分都是规矩、勤劳的黑人,其中有理发师、裁缝、杂货店主、开药房的,还有穿着花布衣裳的家庭主妇。他们每个礼拜都会痛快地按时付款,见了面总会露出热情的笑容,并同他打招呼,然后夸张、友好地把他叫作“先生”“上校”“将军”“长官”等。他们都认识老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