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篇(第5/11页)

N.: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挺不错的。丈夫也好,妻子也好,母亲也好,全都……可是,年轻姑娘们呢?您怎么只字不提呀?

R.:是没提。一个正派的姑娘根本就不看爱情小说的。如果一个女孩子尽管看到这种书名,仍旧照读不误,而且还声称不怕它会带给她的坏的影响,那她纯粹是在撒谎,因为恶果已经造成了,所以她才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并不害怕。

N.:说得好啊!色情小说的作家们,快来听听吧,有人在替你们伸张正义了。

R.:是的,如果他们真心实意地这么做,而且其作品的目的也都不错的话。

N.:以此为标准来看,您也如此吗?

R.:我过于傲岸,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朱丽倒是为自己定了一条评判书籍的标准[6],如果您认为她的标准正确的话,您就用它来评论我的这本著作吧。人们总想让年轻人从阅读小说中有所收获,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会比这种想法更荒谬的了,这无异于放火烧屋,以便让水泵发挥效用。根据这种荒谬的想法,人们并不是在把这类作品的伦理道德引向其目标,而是让这种伦理道德指向年轻姑娘[7],根本不去考虑年轻姑娘与他们所抱怨的放荡行为是否真的有什么关系。一般来说,尽管她们春心荡漾,但她们的行为举止还是端庄的。她们听自己母亲的话,准备仿效自己的母亲。如果母亲尽职尽责的话,可以肯定,女儿也一定是会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的。

N.:就这一点而言,情况正好与您所说的相反。似乎在性的方面,必须有一个放荡时期似的,或在婚前,或在婚后。这是一种坏的酵母,迟早会发酵,酿成大错的。在讲求门风的人家,姑娘们轻佻,妇女则很端重,而在道德欠佳的人家,情况恰好相反。前一种人家担心的是越轨行为,而后一种人家担心的则是丑闻:问题是别被别人当场抓住,不被抓住,犯了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R.:如果从后果来考虑,人们就不会这么看了。不过,对于妇女,我们应该公平;她们不检点的原因并不在于她们自身,而在于我们的规矩不严。

自从人天生的情感被极度的不平等所压制之后,孩子们的错误与不幸都是因父亲的独断专行所导致的。在双方并不般配的包办婚姻中,一些年轻女子便成为父母或贪财或虚荣的牺牲品,因此,她们便以放荡为荣,以此来洗刷自己失去童贞的耻辱[8]。您若想纠正这种谬误,就必须追根溯源。如果想要对社会风气进行一些改变,就必须先从改变家庭风气入手,而这一改变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父母。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并没有指向这一点;您的那些怯懦的作者们只会冲着受到压迫的那些人进行说教;而书中所讲的那一套全都是空话,因为书中的那种伦理道德只是为了取悦强者而写出来的。

N.:毫无疑问,您书中的伦理道德并不是向强者献媚的,不过,您的伦理道德很自由,会不会太过了点呀?会不会物极必反,成了罪恶之源呀?您难道一点儿也不担心它会这样吗?

R.:成为罪恶之源?它会祸害到谁呀?在瘟疫流行,传染严重时期,所有的人,甚至小孩,都会被传染上,难道能借口说治病的良药可能对健康有毒副作用,就不卖给健康人去吃,以预防传染了吗?先生,我们在这一点上看法极其相左。如果我能希望这本书信集获得一点成功的话,我坚信它将比任何一本好书都会带给人们更多的益处的。

N.:没错,您描写的那个女人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布道者。看到您与妇女们很合得来,我非常高兴,不过,您不让她们向我们说教,我就很不敢恭维了[9]。

R.:您要求也太高了,我只好三缄其口了。我既不太傻,但也并不太聪明,所以并不总是在理的。这个问题像块硬骨头,我们还是留给评论家们去啃吧。

N.:您小心点,别让评论家抓住话把儿,向您发动攻击。尽管您不再对别人的其他问题发表什么意见了,可是,您书中充满了火热的情景和激烈的情感,又怎能通过严厉的审查官的审查呢?请您向我举出一个戏剧中的例子,说明戏剧中也有类似克拉朗[10]的小树林和梳妆室的情景。您再看看《关于戏剧的信》,再看看您的这本书信集……您要么固执己见,要么放弃您的原则……您希望别人怎么看待您?

R.:先生,我希望一个评论家也应该前后一致,并希望他在仔细研究之后再做出判断。请您再好好地读读您刚才所提到的那部作品;也把《纳尔西斯》[11]的序言再看一看,您便会在其中找到答案,说明您指责我固执己见是失之偏颇的。那些以为在《乡村占卜者》[12]中找到我自相矛盾的蠢人,觉得我在这本书中自相矛盾的地方比书信集中还要多。他们专门喜欢干这种事,可是您……

N.:我想起您说过的两段话[13]……您对您的同时代人有点鄙夷不屑。

R.:先生,我也是他们同时代的人。唉!我为何不生在上个世纪呀,那我就可以把这本书信集付之一炬了!

N.:您像往常一样,又夸大其词了,不过,您的原则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正确的。譬如,如果您的爱洛伊丝自始至终都是很乖巧规矩的话,那她的教育意义就会小得多了,因为,那么一来,她还能为谁提供榜样呢?只是在道德沦丧的时代,人们才喜欢完美道德的说教,因为这样可以光说不练,无须花费多少精力,只需稍许看看书,就可以满足自己对道德的向往了。

R.:伟大的作家们,如果你们想要大家尽量仿效你们的主人公的话,那就把他们的标准降低一点吧。否则,你们向谁去吹捧你们的那种白璧无瑕的纯洁呀?嗨!还是跟我们讲述一些迷途知返的事例吧,这么一来,也许至少有这么几个人会听你们的。

N.:您的那位青年男子已经发表过这番言论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只要您利用别人的所作所为来告诫其他人今后该如何去做的话,人家少不了要斥责您的,更不用说是教姑娘们谈情说爱,教已婚女人矜持端庄了,这其实就是在推翻现行秩序,就是在倡导为哲学家们所不齿的假道学。无论您怎么去说,年轻姑娘谈情说爱是为人所不齿的,是见不得人的,而已婚女子只有在丈夫的同意之下才能有情人。对于那些根本就不看您的书的年轻姑娘,您是那么宽大为怀,而对那些公正评价您的已婚女子,您又那么的苛求,您这不是愚蠢到家了么!相信我吧,如果您担心您的书难获成功的话,您就只管放心好了,因为您的做法谨慎有余,所以您的书肯定是打不响的,所以您就不必怕这怕那的了。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替您保守秘密的,不过,您也别太冒冒失失的。如果您认为您的书是有教益的,那就好极了,但是,您可别在上面署上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