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心理别提有多堵(第2/2页)

也就是说,他们不但赔了违约金,最终还没赚到钱。然后得罪了高黎,还让皇帝强行吃下这批棉花。

一些大地主们已经醒悟过来,察觉到事情的不对劲了。他们反过来求高黎,希望高黎能重新将棉花收走。

可高黎说得清楚,说不要,就不要了。

皇帝的商队可远没有吴有才的商队速度快,他们还得组织人处理棉花。大地主们天天面对从上京来的那些吏目。虽然这些吏目表面上没说什么,可言语之中暗示的已经很清楚了。

这是皇帝和高黎之间的问题,皇帝迫于压力,不得不双倍价格收你的棉花,可你们敢卖给皇帝双倍价格吗?事实是,皇帝连原价都不想出!皇帝目前根本就没打算完全进入市场!他只是想试水而已!

这些大地主们哪里不懂?于是,不久之后,那些大地主们立刻给吴有才去信,那些违约金也可以不要,只要原价就好!

要知道,这帮地主们虽然之前收了吴有才一成定金给了半成棉花,却支付了三成违约金。可现在,违约金不要了,那除了皇帝吃下的部分,剩下的棉花价格折合起来,将会空前便宜!

消息传给高黎,高黎当即表示:小孩子才在乎输赢,大人只看得失!有钱不赚王八蛋,收!都收!

其实,正如皇帝预料的那样,高黎的确已经在亚楠开辟了新的棉花种植区,不过因为水土以及种植技术问题,棉花产量和品质都一般,虽然已经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可真正能够达到黎庄棉花标准的并不多。若是能正常使用棉花,自然没必要跟银子过不去。

于是,这些大地主们一通操作猛如虎,结果亏了三成五,全年辛苦都白干,心里别提有多堵。

而还有还有一批人,因为早早收到风声,知道黎庄即将对布匹进行限产。立刻囤了一大宗布匹在库房里,就等着来年棉布涨价,他好赚一笔。

结果,这个不太成熟的操作还没等时间来检验,吴有才的车队已经带着设备进入棉花产区,开始对棉花进行处理了。

人们习惯于从黎庄买布,一旦黎庄布匹不短缺,谁都不会跑到别的布庄去。结果那些囤布的不得不迅速降价将手中的布放出去,否则等新棉来到,布匹价格一定会下跌,到那时……

“所以说啊,古今中外,这世上,二五仔都是没有好下场的。”高黎对此事进行了如此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