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第4/5页)

不过他马上就笑不起来了。

狄孝绪拱手,“陛下,臣……是来辞官的。”

李世民都惊呆了,看向旁边的公公。

那公公一脸苦涩的点点头,陛下就是你想的那样,徐家子刚才就是去找狄左丞了。

李世民脸都黑了,“徐家子到底是有什么魔力,怎么连你也……”

狄孝绪抬头,却是满脸的坚定,“陛下,为了我大唐千秋基业,也为了陛下能开创空前盛世,此行臣不得不去……”

李世民和狄孝绪交谈了很久,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最后李世民满脸的感叹,“科举的改革动辄伤筋动骨,或许这真的是唯一的办法。”

狄孝绪点点头,“这是一个机会,能将影响降到最低,又有可能逐步实现以律治人的理想状态。”

在所有学院中开设律学,这应该是最快的改革方式,但李世民知道,他要是敢这么做,定会掀起惊天骇浪。

如果加入律学进行选拔官员?那以前没学过的律学的官员如何自处?

很可能就会形成冲突和矛盾,导致不可逆转的局势。

很多事情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哪怕狄孝绪前去徐家子的学院教授律学,逐渐向天下普及律学,他这么缓慢的改革,都未必能够一帆风顺。

此时,徐长生已经被赶出皇宫了,衣服都给扯乱了。

可惜了,只来得及和太医正还有狄公谈了谈,还有好几个大佬都在他的目标中,都没有机会了。

也不知道太医正和狄公能不能被他忽悠住。

不过,他的任教先生也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准备学院的招生了。

徐长生回到太子府,没想到等待他的确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大祖父来信了。

徐长生看着信,差点没高兴得跳起来。

原来学院的事情,除了他一直在努力,大祖父也十分上心。

在大祖父看来,徐家的那些生意都没有这个学院来得重要,大祖父毕竟是读书人,大儒,对学院的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

大祖父的信上说道,他写信邀请了一些好友,让他们来学院养老。

徐长生知道大祖父的意思,什么养老,就是抓来给他学院当教书先生的。

大祖父的老友,可想而知,肯定也是大儒一流,而且,品行这些能得大祖父认证,恐怕比徐长生三观都要正。

他学院建得那么大,学生的数量肯定不会少。

徐长生原来的打算是,学生多没关系,让大祖父他们拿着大喇叭扩音器讲课就是。

虽然那形象有些那啥,但声音大啊,效果好。

但现在有了大祖父的这一批老友加入,倒是不用这样,可以将大班稍微分细一点,这样教书的先生们也不用太累。

没想到他跑死跑活都找不到任教的先生,居然就这么给大祖父给解决了。

姜果然是老的辣。

但让徐长生更加惊讶的是,大祖父还在信中提了一句,裴矩裴老先生居然也给学院抓来了一个壮丁,不对,是找来了一个任教先生。

徐长生看着那名字都哆嗦了一下。

裴矩那个辈分的读书人,已经很少了,所以他找来这人,多半是想着一起养老,这样也能有共同的话题。

只是这人吧,徐长生看着名字都有一阵压迫感。

裴老先生是文坛泰山,但也仅仅是前辈。

但裴老先生找来的这人,是隋唐三位太子之师李纲李太傅,说起来和李承乾也有些关系。

李纲是隋文帝的太子杨勇、唐高祖的太子李建成、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三位太子的老师。

一个人一生能够做一位太子的老师已经不简单了,而李刚做了三位太子的老师,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请记住,五千年历史,绝无仅有。

李承乾就是李纲的最后一位学生,哪怕李承乾在他面前也得规规矩矩的。

不过因为李纲年纪大了,几年前辞去了太子太傅的职务。

徐长生简直对裴矩老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怎么也想不通他是怎么将李纲这位元老级的人物请来的。

徐长生高兴得要飞起来。

远处,李承乾看着高兴得转圈的徐长生,嘴角都上扬了起来,“太傅,当你看到他的时候,一定不会觉得学生是在吹嘘了吧。”

李承乾手上正拿着一封信,真是李纲的回信。

徐家子要想他的学院成为大唐第一,那么他帮上一把又如何。

李承乾远远地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徐长生的学院,现在有这么多先生加入,起点已经很高了。

这些先生教授诗词歌赋,明经,策论完全没有问题。

君子六艺方面,还缺少了乐和数。

乐方面,他本来准备去宫廷乐师那挖人的,结果都还没有去,就被赶了出来,只得暂时作罢,他总不可能去青楼挖个人来吧,他还是要脸的。

而且,君子六艺,也就是课余爱好,不用全部精通,以前的寒门弟子可没得学。

他们学院现在的这些已经十分丰富了。

当然,有机会找到出名的乐师前来任教,他肯定是不会放过的,毕竟音乐课怎么能够木有,没有音乐的学院那是没有灵魂的。

暂时吧,就让学院学生先唱唱他破喉咙教的山歌吧。

至于数,徐长哼了一声,他手指缝流出来那么一点,也比其他学院的厉害,让别人来教数术,他不怎么放心,这事儿就亲自上场了。

反正他还要传播他的科学知识,顺带的事情。

这么想来,他的学院,现在就缺招生了。

徐长生眼睛都亮了起来,终于上轨道了。

徐长生又开始忙活招生的事情,他之学院,可不像有些学院,只招功勋和世家子弟,寒门多才俊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徐长生跑进房间,开始写招生的流程。

他最近也在长安到处跑,他的学院的热度他还是清楚的,现在根本不愁招不到人,而是愁人太多,怎么招?

他得好好理一理。

入学的学费肯定是免不了的,他倒是不缺这几个钱,但是免费的话就没有人珍惜了。

定太高,寒门弟子又被拦住了。

最终徐长生定了一个一般学院的标准。

哪怕如此,寒门弟子还是要被拦住。

徐长生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寒门弟子可以通过考核适当减免学费。

养几个寒门弟子,他还是养得起的。

加加减减,他的招生规则居然好多条。

到晚上了才列完。

不过,晚上他又得了一高兴得不得了的消息。

狄孝绪狄左丞答应到他的学院教律学了。

可惜太医正,听说被陛下又给忽悠回去了,哎。

……

第二天,整个长安都沸腾了。

因为无论是徐家超市,神仙食府,徐家眼镜行,外面都立起了巨大的牌子,想不让人看见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