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第2/2页)

徐长生眨巴了下眼睛,这一定是巧合吧?自家祖父刚好和这个名叫徐文远的二弟同名同姓。

等等,徐长生突然抬起头,“徐文远?隋朝大儒,国子监博士徐文远?”

老者泪目,“你祖父果然提起过我,我在隋朝时任过国子监博士,但现在已经被贬为民,离了长安。”

徐长生嘴巴张得老大,真的是那个徐文远!!!

徐文远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硬骨头,读书人的榜样,因为在前隋的时候,李渊造反都成功了,时任国子监博士的徐文远都还敢写文章明目张胆地讽刺他谋权篡位。

李渊不喜,直接罢了他的官,别以为这样就完了,在李世民弑兄夺位之后,徐文远又写了文章直接讽刺李世民。

李世民当时刚登基,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了他要广开言路,采纳天下民意,不以言论罪的千古壮举,就这时徐文远的文章也写好了,当时那才是一个精彩。

李世民还真不好食言而肥。

不过下面有的是阿谀奉承之辈,徐文远已经被罢了官,是平民,很快就被挤兑出了长安。

李世民就算再开明,他也是帝王,不可能真将一个天天跳着脚怼他的老酸儒放在眼皮子底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就造成了一代弘学大儒从此隐居山野。

徐文远为什么这么看不上李家,非要去别人伤口上撒盐?

其实他也不是真的针对李家。

用徐文远的话说,错就是错,难道起兵造反,弑兄夺位不该被谴责?总有趋炎附势之辈歌功颂德而遗忘了那些尸骨累累,那么他就来做这一个揭露伤疤的人,不让历史被胜利者把持,铮铮铁骨,宁折不弯。

只是这条路太坎坷了,断了他的仕途,也断了徐家后人的科举之路,上面的官员一听是徐文远徐家的人,哪敢让人上榜,要是又跑上殿去怼人,他们的官也别想做了。

老者激动地含着泪,对牛车旁的一堆庄家汉喊道,“你们快过来,这是长生啊,二房家的孩子……”

于是,徐长生突然多了一堆大伯二伯,三叔四舅之类。

耳边都是长生,小仙人之类的称呼。

他想解释一句,愣是插不上嘴。

牛车开始上路,徐长生骑着大白,牵着兔子跟在一旁,到现在都是糊里糊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