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3/5页)

不过既然杨贵妃都平安到达了,他也没有继续问,只是问道:“既然只有你和阿莹两人,那些嫌犯又如何肯跟你走的?”

杨贵妃坦然说道:“我骗他们的,我说要来寻你,若是将我护送过去,你必定会厚待他们。”

李谈一脸不可置信:“他们就真的信了?他们前脚才烧了我的书院!”

杨贵妃也十分愤怒:“这些人不配当杨家子弟,他们居然还真的觉得是那些学子想要霸占属于你的珍宝,他们是帮了你的忙,将珍宝抢夺了回来!”

李谈面无表情说道:“若是那些学子能活转回来,别说那些珍宝,就算让我舍弃全部身家我也在所不惜。”

杨贵妃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心疼地说道:“阿娘知道,阿娘都知道,所以他们交给你随意处置,我绝不多言。”

李谈叹了口气说道:“所以他们就真的护送你过来了。”

杨贵妃颔首,说实话这些人脑子里想什么她也不是很懂,只不过,可能他们自己将那些钱财看的无比重要,所以就觉得别人也将钱财看的很重要吧。

李谈便又问道:“那颜真卿是怎么回事?”

杨贵妃说道:“我是在路上碰到他的,他原本在洛阳丁忧,待洛阳失陷,他不肯投降就带着全家出逃前往长安,结果没想到……”

李谈问道:“他没有要去寻朝廷吗?”

颜真卿这种忠臣,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应该不是留下来在长安抵御安禄山,就是追寻朝廷的脚步啊。

杨贵妃说道:“他当初的确是要去找朝廷的,不过我就跟他说如今的朝廷没有了心气,连长安都丢了,还怎么可能真的全力抵抗安禄山?还不如来寻你。”

李谈:……

“可是我的话……还不如去寻他的堂兄吧?”

杨贵妃有些茫然:“他的堂兄是谁?”

“颜杲卿,曾经是安禄山的下属,安禄山反叛之后颜杲卿不肯同流合污,此时应该是在招揽义士共同抵抗安禄山。”

杨贵妃半懂不懂地说道:“这样啊,可是若是安禄山的下属,那距离这里也太远了,颜真卿如何能够过去?他没有路引啊。”

她说到这里,李谈才想起有哪里不太对——杨贵妃说逃就逃了,居然能够顺利到这里,那就说明她有路引。

也就是说其实她早就准备好了逃跑。

李谈没有继续追问,毕竟颜真卿都来了,而且他也想明白了为什么安禄山明明少了十来年的发展时间,居然还能势如破竹的冲过来,想必就是因为许多人没有形成有力的抵抗。

历史上安禄山起事的时候,有许多人都自发抵御安禄山,其中颜真卿和颜杲卿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如今安禄山起事的时候,颜真卿还在丁忧,不仅是他的轨迹改变了,还有很多人的轨迹可能都改变了。

杨贵妃见李谈沉思,便问道:“你是想要救长安吗?”

李谈有些意外:“你怎么知道?”

杨贵妃淡淡笑道:“我还不知道你吗?对了,朱邪狸如今怎么样了?”

李谈也不怕杨贵妃泄露秘密,直接将朱邪狸最近的情况说了一遍。

杨贵妃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觉得李谈是胆大包天,她作为一个重生一遍的人,现在才明白,如果不胆子大一点是跳不出这个牢笼的。

她也没觉得李谈做得不对,毕竟万一大唐没有了他们母子的容身之地,好歹还有朱邪狸会收留他们。

当然这就要看李谈跟朱邪狸的感情如何了。

杨贵妃对于感情这种东西是不太相信的,所以她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利益,如今李谈做的就不错,素麻城必须依靠他们才行。

但她觉得以朱邪狸的本事,早晚有一天不需要依靠凉州,所以必须将彼此之间的联系砸的更加紧密一些。

杨贵妃自觉别的本事没有,但是这种事情还是能做的来的,更何况朱邪狸的母亲也在,她之前跟那位王妃的关系也不错,应当能说上话。

想到这里,杨贵妃便跟李谈说道:“什么时候让我跟沙陀可墩再见一面吧,许久不见,还要有点像她了。”

李谈愣了一下,点点头说道:“那回头我问问印星,对了,远安公主也在这里。”

杨贵妃有些意外:“她为什么会在这里?”

李谈解释了一下,杨贵妃听了之后,不由得一脸向往:“当初若我也能像她一般……”

李谈看了她一眼心说,如果是走正常剧情的话,你比她还……还怎么呢?

李谈也想不出形容词,远安公主所作所为都是基于为了大唐好的基础上,所以哪怕她做的过火一点,李谈也能理解。

然而在这本书原本的描写之中,杨贵妃完全是为了情情爱爱放弃了父母之邦,这一点他是绝对不赞同的。

哪怕现在朱邪狸要造反,跑来跟李谈说是为了他们能在一起,李谈也能立马跟他翻脸。

两个人能够在一起,必定因为三观一致,而如果在这方面有了分歧,那么三观也肯定有了分歧,勉强下去也不过是拖一段时间再分手罢了。

李谈问道:“当初决定离开长安的时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没劝一劝吗?没让阿爹将我调回去吗?”

杨贵妃回过神来没好气说道:“你以为我没说吗?怎么可能?我当时一再强调将你调回去一定能够抵御安禄山,可是圣人偏偏不信,哎,哥舒翰的惨败已经吓破他的胆子了,连我说就算不让你回去打仗,让你去护送也是好的,然而他等不及,怕你回去的时候安禄山已经打来了。”

李谈:……

他原本以为了李隆基没让他过去是因为怕突厥和吐蕃会趁机发难,事实证明想的多的是他。

他叹了口气说道:“若是我在长安,必定……算了,现在说这个也没用,长安还没陷落,我还有机会。”

杨贵妃沉默半晌才说道:“不要勉强,长安……哎,长安……”

想到长安,再想到洛阳,李谈心情也有些沉重。

他跟杨贵妃谈了一会之后就离开了,离开之前说道:“新州府如今还不算繁华,不过阿娘若是闷得慌便出门逛逛吧,我还要去跟人商量怎么收拾那三州刺史。”

杨贵妃对他倒是充满了信心,一点也不觉得李谈在说大话,并且含笑对着他挥手说道:“去吧,不用管我。”

李谈说完就离开了后院,准备去找公孙垂清点一下粮草,毕竟之前打仗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家门口,对于粮草的运输要求并不是很苛刻。

这一次最远可能要打到长安,中间隔着七百多公里,这个长度必须做好调度。

王维这个转运使,可能还真的要走马上任了。

就在李谈想着这些的时候,迎面就看到贺知章慢悠悠的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