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春耕(第3/5页)

樘华忙要跪下,“臣给皇伯父请安,给皇祖母请安。”

皇帝与太后皆道:“免礼。”

樘华有些拘谨,“水库已经修好,引来了水,是比去年景色要好些。不知皇伯父与皇祖母驾临,有失远迎,还请皇伯父与皇祖母恕罪。”

太后拍拍他的手,“好孩子,今日哀家以自家人身份过来逛逛,你不必拘谨。先前哀家特叫他们莫提前说,就想过来看看你们平常在做些什么。平常如何,今日便如何了。”

樘华忙弓着身子请两人进去,身后跟着太监宫女呜呜泱泱一大堆。

他们这庄子自建立以来是第一回那么热闹,上次皇帝来时都没那么热闹。

太后一进去就看见一块块整齐的田,有些上面种了东西,已经发出芽来,嫩.嫩绿绿一片,随春风摇晃,有些刚犁好地,田里水波荡漾,映着天上的云朵,十分惹人注目。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特有的气味,十分特殊。

太后与皇帝久居宫中,不常出来走动。看到这田园景色,心里先喜欢上了。

太后四下看着,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

樘华忙笑道:“臣等正在准备种麦子,皇祖母可要随臣来瞧瞧?”

“你们麦子怎么种得那么晚?哀家来时,看路上已经有不少人家种好了麦子?”

“回皇祖母,他们种的可能是冬小麦,臣这里的是春小麦,品种不一。”

“哦,春小麦与冬小麦可有什么区别?”

“区别有些多,种植时间、生长时间以及口感产量等都不相同,臣去年原本应该开始种冬小麦,奈何地没修整好,只能先种春小麦,今年冬天再试试冬小麦,对比一下两种有何不同。”

太后与皇帝听他一路讲解,连连点头,看向他的目光越发和蔼。

樘华申出手时手腕处带了一块泥土,他自己没发现,皇帝跟太后倒看得分明。

他是个做实事的人,对这片田地又上心,介绍起这片田地与上面的作物来,如数家珍,话都比平时多了不少。

“咦,”太后看见好几亩田的菜苗,目露好奇之色,“你们是油菜苗罢?”

“皇祖母好眼力,这正是油菜苗。臣今年一共种了五十亩油菜苗,还没完全种完,这只是一部分。”

皇帝奇问:“怎么种那么多油菜?五十亩怕吃不完罢?”

樘华忙解释道:“油菜的吃法比较多,小的时候可以吃菜苗,大一些可以吃菜心,等开花了就结菜籽炸菜油,榨油的肥料以及菜叶到时候还能用来喂猪喂鸡喂鱼等。”

樘华解释道:“臣观许多人家吃猪油,若是能多种些菜,菜油价格降下来,也算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不过这事得慢慢谋划,行的话,过个十来二十年,吃菜籽油的人才会慢慢增多。”

皇帝点头,“你的庄子你自己做主罢。”

五百亩地不算小,樘华带着他们逛了一圈,半上午就过去了。

眼看要到吃午饭的时间,樘华也不能将他们撵回去,只能小心问两人是否有在这里用饭的打算。

太后今天难得走了这么多路,胃口正开,她有些饿了,便笑道:“就在这吃吧,哀家也尝尝你们种出来的菜。”

皇帝没意见,还开玩笑道:“今日便劳你招待了。”

樘华哪里敢接这样的玩笑话,忙行礼去吩咐手底下人。

皇帝与太后一张口手底下人都忙起来了,禁军、太监、宫女,各路人马井井有条地伺候,既要保证中午的饭菜能入口,又要防止的人下毒。

樘华还得在御驾面前陪着说话,想了想,叫李昌利等人过来吩咐,“中午就做我们常做的那些菜。”

做那些菜不容易失手,还能尝个新鲜。

樘华细细吩咐,“去水库里捞几条鱼,做酸菜鱼,辣子要放少些。杀只鸡浸白斩鸡,鸭则做酸笋鸭,主食做白菜饺子,若是能找着野菜,再做一份野菜饺子。其余蔬菜瓜果,你们看着上,宁愿多,勿要简陋。”

“是!”李昌利擦着额头上的冷汗,在禁军的目送下忙去张罗饭食了。

他还是第一次接到如此重大的任务,大冬天汗湿了头发。

樘华对等在此地的禁军将军张献宁客气道:“劳烦张将军,此地还请您多看着些。”

“这个自然,顾大人不必客气。”

樘华点点头又回去了陪两位说话。

他们上午走的慢,走了这么一遭,太后筋骨活动了一回,觉得颇为舒适,心情也好。

樘华招待他们喝茶吃点心,好在先前靖宁王给他送了几车吃食来,现在倒不至于太过寒简。

手底下人用心伺候,李昌利等更是使出吃奶的劲,命许多田仆一起动手杀鸡宰猪,将几个菜收拾出来。

这些菜都不是精致的菜,不过胜在新鲜,菜新鲜,菜品也新鲜,皇帝与太后两人又走了不少路,正是饿的时候,用这样的饭用得极香。

这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用过午饭后,樘华好不容易将皇帝以及太后送走,在心里松了口气。

太后与皇帝对他实在满意,太后临走时还拉着他的手,殷殷嘱咐,“哀家知你是个好的,你在这里住着,也莫要太过简朴,你还年轻,莫亏了自个儿身子。”

堂堂一国太后,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可谓亲切至极,樘华心里感动,行礼道:“多谢皇祖母,臣一定好好照料自个儿,不叫你们担心!”

太后欣慰道:“这便对了,多保重身子,也好为这天下多谋几年福。”

樘华不知道太后出于什么原因才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也有可能是纯粹的客套话,不过这话一传出去半个皇都都惊了。

随后,皇帝与太后皆有赏赐下来,令不少人狠狠眼红了一把。

很多人在樘华这个年纪还是白身,再没出息一点的,即使年长他一辈,也不过是个小官。

皇都里没几个像他这般,还未满二十便到了这个高度,况且颇得皇帝与太后的青眼,若是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以后还不定有什么样的造化。

真说起来,樘华不过是为庶子,原本请封都轮不着他,他兄长要继承王府,弟弟是嫡子,应当也能请下个封号来。

他作为中间的庶子,不上不下,实在有些尴尬。皇帝不可能给靖宁王府如此厚待,皇子们本来就多,子子孙孙数十人,正宗的皇子皇孙都不一定有封号,他这偏房庶子就更不大可能了。

然而,满皇都都觉得不大可能有出息的人偏偏最有出息,樘华无论做官还是从商,都做得风生水起,令许多人大跌眼镜。

只这一遭,暗地里嫉恨他的人就不知有多少。

先前叫他“顾狂”等花名的人便多少期望他狂妄自大,自毁前途,只是世事难料,他不仅没有自毁前途,还大放异彩,直至这个地步,大部分人已惹不起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