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文华

张洮致仕, 首辅的位子落到了何烨身上, 内阁又补了周斟,他在礼部多年,还管着国子监, 是天下文人领袖, 颇具人望。

虽然罗维敏在谢靖之前入阁, 但其实除首辅之外,众人皆隐隐以谢靖为尊。他如今才三十六岁, 恐怕过不了几年, 便要坐实了这天下第二人的名头。

只是近来内阁中人、其实也就他们几个,具体来说就是周斟,明显感觉到何烨对谢靖的冷淡。

倒也说不上是看他不爽、要给他穿小鞋那种做法,只是原本何烨虽话少, 却把谢靖看得很重,户部的事, 朝中的事, 天下的事, 全都来和谢靖商量, 如今却全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虽然还是事事,都要问到谢靖的意见, 但是以首辅的派头发问, 和以老师的姿态询问,又是不同。

周斟瞅着空就问他,“你叫何老生气了?”

谢靖见他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模样, 嗤笑一声,懒得理他,周斟又追在后面喊,“听说你最近在皇上面前,很得青眼……”

谢靖脚步停了下来。

“你都听说什么了?”

群臣物议,肯定是拦不住的,只是在传到皇帝耳中之前,他得有个心理准备。

周斟想着自己听到的那些,真要一一道来,着实有些辱人听闻。他晃晃脑袋,“还不就是那些,说你留宿宫掖,架子大得很,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谢靖说,“只是如此吗?”

周斟默默撇开了脸。

话说这僭越的罪名,可大可小。昔时有权宦在皇帝上朝时,站在御座旁边,百官伏拜也不避让,和皇帝一起受礼。还有人奉旨代祭,却大摇大摆,独行御道。

这种忘乎所以行径,在守礼的人看来,自然是罪不可赦,可要是皇帝不在意,旁人也奈何不得。

所以说谢靖“架子大”,无非就是,“宫中也是你想睡就能睡下的地方么”?在内廷来去自如,任性托大,虽然说出来好像一座山压下来,却比周斟没说出来的,要好得多。

谢靖自然也猜到了,左右不过两个字,

“佞幸。”

这两个字,周斟说不出口,他主持学政多年,又是谢靖的同科好友,没人比他更懂得,这个词对一个读书人,杀伤力有多大。

尤其是谢靖这样一个才华、见识、眼界和胆量一样都不缺的人,一旦扣上这个帽子,就等于把他的所有优点和努力,全都一笔勾销。

不仅如此,还要进行人格上的侮蔑,不走正道,以谄谀见宠于上,巧言令色,以色侍人,要多低级,就有多低级。古往今来的读书人,对这个词都是深恶痛绝。

再者,皇帝是不会错的,错的只是佞臣,史家笔法里,自然要被重重记上一笔,这身后名也不会光彩。千百年后,还要被人拿来说笑叱骂。

周斟知道,问题很严重,可他堵不住别人的嘴。再说谢靖一日三餐去宫里报到,他就是有心替他开脱,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子知……”

谢靖起了个头,却不知从而说起。

他定了心意,自然不会悔改。可是心里,渐渐觉出对亲近之人,都要有个交代。

这样惊世骇俗的情意,说出来就是罪名,他犯了罪,亲友问起,不能装作无辜。

是以何烨问时,他没有一丝一毫,想要隐瞒的意思。

失望是自然,若要疏远,甚至绝交,也不是想不到。哪个清白之身,愿意和罪人有牵扯?

如今何烨对他,想必是失望之极,徐程若还在,恐怕也要气得死去活来。当初他们对他期望有多深厚,如今就有多沉痛。

徐程他们,都把谢靖当做救世之人来栽培,极力把个人手中资源倾向于他,为这个南方来的微末小卒铺路。指望着他去强行挽住,这艘江河日下的大船。

起初他也做到了。

可往后,他说的每一句话,定的每一件事,乃至每一个决断,每一道旨意,都会被有心人解读出别的意思。

佞幸,媚上邀宠,无德无能。

从此青云断送,壮志难酬。恐怕很大概率,还会留下一个骂名。

如今周斟说起,他心里忽然就多了些话。

早几年,周斟是唯一一个孜孜不倦、劝他成家的人。

先时他都不为所动,自以为命里无着,索性再不去想。虽说是孑然一身,却也正好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一番事业。

可现在……

他确实知道了,周斟说的、“家”里有人等着自己,那种绵长牵挂的滋味。

只是这个对象,不会叫周斟满意。

他才起了一点想要交流分享的心思,一转进现实,立刻变得灰头土脸。

周斟看似任诞不羁,却在心中一片赤诚,他和皇帝的事若是坐实了,恐怕当下就要绝交。若是他问,谢靖自然不会瞒,可要是他不问,谢靖也不想提。

周斟见他,期期艾艾,也不做追问,便说礼部衙门还有事,脚底抹油跑了。

倒省得谢靖心中纠结,却也免不了苦笑一声。

前几天皇帝问到何烨,谢靖把话岔过去了,反问皇帝为何搬到偏殿的事。皇帝不会说谎,当下便红了脸,微微噘着嘴,在灯下的侧影,十分可爱。

谢靖假意催促,实是想多看一会儿,皇帝那副模样。

皇帝便又瞪了他一眼。

他现在约莫确定,这事肯定和自己有关,至于究竟如何,等到皇帝想说了,自然会告诉自己。

与周斟分开之后,他便信步往文华殿去。如今皇帝身体大好了,觉得办公要有个正经的样子,于是依旧回到文华殿中来。

见他来了,皇帝脸上露出一抹羞涩的笑意,让他情不自禁,回味起昨夜东殿的情形。

说来也是颇有意思,皇帝在外边,总是拘谨得很,偏偏有些时候,胆子挺大,抓着他就不撒手。

恐怕皇帝也是和他想到了一回事,不然为何就是被他这么看着,小脸就越来越红。

咳咳,最近这段时间,两个人在一起的工作效率,明显有所降低。

谢靖暗自收敛心神,迎上前去,拣了几件重要的事,和皇帝商议起来。

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陈灯添了三道茶水,谢靖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请皇帝回去休息。他家皇帝十分勤政,一般人劝不动,不过谢靖的话还是有些效用的。

皇帝却说,李显达着人递了话,说下午会来,一来一去,免得折腾,就在这儿等他。谢靖怕皇帝又去看折子,耗费心神,便说,久不见皇帝画的兰草,有些想念,要哄着皇帝画画玩儿。

他随口这么一说,朱凌锶却想起隆嘉十二年,他在文华殿画荷花,被谢靖责怪的事。于是一时也弄不清,谢靖让他画画,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垂着眉头想了想,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