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殿试元山体风波

所有人到齐后,先是听皇帝说了一番话,这就跟开场演讲差不多,之后谢了恩,才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待皇帝出题,准备作答。

殿试就只有这一场,成败就看这一篇文章。

皇帝偶尔会走下来,走到各个考生身边停下,然后看看他们作答得怎么样。其他大臣在边上围观,也算是监督考场秩序。等考试结束之后,他们会直接当场评看会试前十考生的答卷,一甲前三,基本就在这前十名里了。

大多数时候,皇帝走到哪个考生的身边,哪个考生下笔的速度就慢了,有的时候甚至会紧张到手抖,更有那胆子小的,还会渐落墨汁到卷子上。

这时候皇帝就会摇摇头,连这点胆识都没有,如何能成为朝廷的肱股之臣?就算有学问,也做不了高官,主不了大事。

最让皇帝满意的就是柳纯和古道心。当皇帝走到他们两人身边的时候,两人刘好像没有看到一样,完全没受到影响,答题的速度依旧,握笔的手也相当稳当。不愧是此次会试的第一和第二,这气度是有了。

皇帝又着意看了看两人的文章,从文笔来说,柳纯的确实更加出众,没有辜负他孙大儒得意弟子的名声。但是如果看文章的内容谁的更加充实实用,还是古道心这边更胜一筹。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皇帝总觉得古道心在写的时候没有完全放开,好像还收着一点。

时间过得很快,三脚兽炉上的香烧到底了,考试结束。

殿上公公高喊了一声“考生停笔”,所有人就得放下笔,哪怕再写一个字,也算犯规,到时候就没有殿试的成绩了。

所有的文章一次呈上去,皇帝先看了前十的文章,最后留下了柳纯和古道心的在自己手上,其他的传给下面大臣,直言状元和榜眼就在两人这了,但是却没有点名谁是状元谁是榜样。

以往殿试三甲,最多也就只有头名状元能得皇帝钦点,这种情况还不多,一般都是状元的文章特别惊艳到了皇帝才行,大多数时候,都是大臣们根据皇帝的意思,再一起合计着定下来。

而这一次,皇帝竟然直接就定了头两名,看来这新科状元和新科榜眼仅凭各自一篇文章就要得圣上看重了呀!

苏方那满脸的笑就没歇下来过,身边的大臣跟他说着古道心多多厉害,能跟孙大儒的弟子持平,不仅让陛下看重,还让陛下伯仲难分,他就高兴的好像别人在夸他自己一样。

后头探花已经定下来了,状元和榜眼倒是还悬着。

皇帝看着台下两个同样优秀的青年才俊,左右打量了一会,最后目光停在古道心身上。

“古道心。”

“学生在。”

古道心上前一步,稳稳妥妥,不见丝毫慌张局促,单就这份沉稳,也叫在场的这些学士重臣忍不住点头。

“朕听说,你乡试和会试之时都是提前交卷,又能得到第二名,可是觉得这次的考题出得太简单了?”

苏方心里一咯噔,生怕古道心直接说简单。说乡试简单也就罢了,那会试可是皇商亲自出的大提纲,然后由主考官员细拟,这要是说简单了,不就是藐视陛下了吗?陛下这问题问得也太阴险了!

不过还好,古道心没中套。

“并非如此。乡试、会试都是朝廷大考,是朝廷选拔人才的手段,怎么可能简单?学生会提前交卷,都是因为学生的身体不好,实在撑不住那么多天的考试。学生脸皮薄,又实在不愿意等撑过三天,身体不支,让人给抬出贡院,故而才托大,提前交卷。”

古道心对答如流,一番话说得流畅自然,任谁听了都会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其实从第一次提前交卷开始,古道心就在琢么着了。

当朝皇帝是比较自傲的,而且又自负学识渊博,他给的考题范围,你提前交卷了,他难免会小心眼地想到是不是自己被藐视了,所以古道心才会从进入宣平候府开始,就散布自己身子不好的谣言,然后在会试的时候还故意化妆,将自己化得气血两虚的样子,让主考官看见,后头皇帝要是有疑惑,去问主考官,也能得到证实。

别说,会试之后,得知古道心又提前离场,皇帝还真的召主考官过来询问了,得知古道心是真的身子不好,撑不住那么久的考试,脸色才和缓下来。

“那如果殿试也要考上好几天,你是不是也会提前交卷?”

“不,学生不会。”

皇帝挑眉,“这又是为何?”

“学生能得见天子容颜,实乃三生有幸,且殿试又是陛下主考,学生焉能提前离场?即便身体再不适,学生也想多看看陛下,万一发挥失常,没能高中,以后可能就再没有这个机会见到陛下了。所以怎么着也得趁着这个机会多看看,没准多看几眼,能沾上点陛下的真龙之气,学生的身体也能好些。”

皇帝被古道心逗得哈哈大笑,“有意思!真有意思!看不出你还是个这么幽默的人!古道心,你说说你才来京城多少时日,关于你的传闻可就满天飞了,连朕都听到了几耳朵。”

古道心立刻行礼,“学生惶恐。”

“惶恐什么惶恐,朕看你刚刚说得挺溜!行了,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吧,朕还是喜欢你刚刚那股坦诚劲儿。”

“多谢陛下厚爱。”

“你们两个的文章,朕都很喜欢,这状元和榜眼,肯定就是你们俩的了,现在你们自己说说,自己的什么名次合适?让柳纯先说,你太能叨叨了,别一会说得人家柳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帝虽是这么说,但众人都能听得出来,皇帝更喜欢古道心,跟他说话更加亲近。

古道心能言善道,也更加灵活善变,相比较起来,一直不苟言笑的柳纯就显得闷了些,有点书呆子的感觉。

这样的人不懂得变通,将来到了官场之上,会是忠直之臣,会是天子手中的利刃,但却不会成为天子近臣,因为他们若是看到天子有些不合适的举动,也会直接点出来,御史言官的风骨已经在柳纯身上显出来。

柳纯行了一个相当标准的见礼,“陛下此次考题是土地政策改革,将耕地从部分圈地、垄地的官员和地主手中划分出来还给百姓,学生的文章便一直围绕近些年陛下所颁布的相应政策所作,既结合了当下的事实情况,又围绕陛下的看法展开,融合学生个人的见地,致力于解决陛下头疼的分割和抚慰问题,以及执行政策的大概方向。学生私以为,这篇文章已是极佳。”

柳纯的口气很大,别的官员都有些意外,不过话说回来,这可是孙大儒的弟子,有这样的底气也很正常。

皇帝点点头,似乎也认可。“古道心,说说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