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璧玉连城(三)(第2/5页)

沈璧君是个敏感又疑心重的人。当然,连城璧也是。萧十一郎更不例外。

但凡他们三人中任何一个对另一个人抱有信心,也绝不会发生这种令人厌烦的追追打打。

很可惜,世人总是缺乏信任的。

这,这其实也很正常。

背叛太多,信任就会变得十分稀少。姜晨也不喜欢信任别人,但是他也习惯用人不疑。当然,如果有背叛,他也一定毫不犹豫掐灭。像他这样的身份,能信任敢信任的人总是少之又少的。

因为每一次的苏醒……

往往已众叛亲离,亲友亡殁。

身体的原主个个都不是身世清白,他们心机深重也足够的心狠手辣,比之姜晨犹有过之。姜晨唯一比他们多的,不过只是不甘。

此刻,他坐在前往京城的马车上,手中扣着一两银子。

这个时候,他真的是懂了无钱难行一步这句话的意思。

倒是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

实在新奇。

新奇过后,姜晨就需要好好想想如何能顺利到京城了。

反正南方这鱼龙混杂的地方,他也不想插手了。

他挑起车帘,眼角扫到车外街角一个占卜摊子上,一身黄色道服的干瘦老人撑着一个长幡,上面写着整齐的三个字,刘半仙。

大约,他找到一件事情做了。

金陵城平康街角最近来了一位画师,人生的潇洒,画也画的好,字儿也写的不错。所以他的到来还没有一天,这条街上的人家已经得了消息。

他时常坐在茶馆里。

也许目前他的画作还不算出名,但是仅凭那些据说中他的好相貌,就足以让这里的大大小小的小姐们出门一探。

传言不可尽信,但是未得证实之前的传言往往让人思之若狂。并不战乱的时代里,不入江湖的人们总是对美丽的事物存有几分偏爱。

他刚刚传出的几副画中没有任何署名,刻章之类。

不过消息灵通的人还是听说了他的名字。

姜晨。

这是个生僻的姓名。姓也生僻,名也生僻。

但是喻意倒是不错。

能有这样姓名的人,往往不会让人太失望。

他的画,总有一种虚幻飘渺的感觉,无论是山是水,有仙境一样的清灵,又有山川的广饶,如此的壮美和真实,好像他是真的亲眼见过那一切。

虚幻又真实,矛盾又和谐。

无论是谁,哪怕是个极为挑剔的人,他也不能说这画不够好看。何况意境深长。

丹青之色,姜晨原本不该会,不过帝辛会,欧阳克会,连城璧也会,那他不会也会了。

许多事情经历过一次也许困惑,两次便有经验,三次就会熟悉,更多就已经熟能生巧。

这么多年以来,可以说,天下三百六十行,鲜少有他半分无所涉猎的。

如果一个人可以有很多人的记忆,如果一个人的性命也能延伸的长久,他总会有一些经验能做他原本不会的事情。

如果有一个平和的生活,也许他这样的人正适合去游山玩水。

他从这样突然升起的期待中回过神来,继而变得十分清醒。根据经验,这种事情太难。

连城璧当然有很多朋友,他当然也有很多敌人。

只不过,决战之后,连城璧的朋友也大多变成了敌人。

掌握邪恶的天宗企图借此称霸武林的野心勃勃之人,名门正道的他们是不能青眼相待的。

不过,等他到金陵第二日,倒是碰到了两个十分特别的人。

说是特别,也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不小的年纪,却穿红着绿。

连城璧见过这两个人。

在玩偶山庄里。

李红缨,杨绿柳。

这两人其实姜晨并不想碰到。姜晨总是不想碰到原主的熟人的,任何程度的熟人都不想碰到。

天下之大,如此之大。天下之小,又如此之小。

李红缨与杨绿柳大步踏了进来。

他们身上别着形势特别的弯刀。

姜晨记得有人曾说过,李红樱杨绿柳与白杨绿柳出自一身,但是他现下也不太明白,为何这里有白杨绿柳,却也有他们。

不过他向来也不在意这些。他向来都不在意与自己无关的东西。

毫无疑问,他是人群中最耀目的存在。即使他的衣饰并不贵重华美,可是只要一眼望进这个客栈,他总是第一个被看到且不能再被忽略的人。

萧十一郎第一次见到连城璧的时候,也一眼认出连城璧。因为除了连城璧以外,绝没有人再有这样优雅的清华之气。他注定就是人中龙凤。无论他人认不认识连城璧,但是在一众人群中,连城璧永远是引人注目的。

习武之人难有记性不好的,李红缨却有些不敢认这个青年。

这两年,他们从那可怕的玩偶山庄逃了出来,总算与世事接轨了。萧十一郎沈璧君连城璧之间的恩怨,他们当然也有所了解。

只是不曾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连城璧。

他们甚至都不敢相信这个人会是连城璧。

他们所见到的连城璧,是为了沈璧君闯进玩偶山庄神态有些失措的连城璧,他们不曾见过连城璧真正从容镇定的模样。

这种不同,立刻让两人不确定起来。

在这里,他没有华贵的衣衫,也没有玉佩金冠,却不显得落魄。即使一身简单的布衣,穿在他身上,也显得特别了起来。

见到了他,李红缨杨绿柳却实在看不出保护沈壁君寻找萧十一郎时她口中连城璧的冷漠与野心勃勃。

他坐在桌旁,提笔描绘丹青,身上全无追名逐利的匠气。清俊,优雅,这正是连城璧惯常的模样。

见到他们两人进来,也只是抬头看了看,又好像只看到了普通人进门一般,低下头画那一幅山水。

李红缨走到他面前,赞道,“好画。”

能画出这样飘逸潇洒的画的人,又如何是一个冷漠无情的野心家?

旁边求画的人赞同的点了点头,同样赞道,“是啊,姜公子的画,的确不输大家之作。”

一幅百两,也贵的有点儿特殊。

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人们只以为他是狮子大开口。

但是他画出来的时候,人们又觉得百两也是理所应当。

姜晨当然知道一百两对很多人来说并不便宜,不过他只是拿来提升一下注意力罢了。

初来乍到的画师却要价百两,岂不是足够的引人注目?

这座城池并不贫困,甚至可以说相当富饶,对于这条街上的居客而言亦是如此。

所以,只要有这个价值,百两一画也不足为道。

李红缨却哼了一声,一种凌厉的压力汇聚而来。

姜晨眉尖几不可察的一蹙,但他的笔力依旧稳健。他画着那幅画,神态从容,好像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