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第五个世界(14)(第2/2页)

一声轰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

而紧接着,少年的双手便如同翻飞的海鸟,在琴键上飞速地辗转腾挪,奏响急促的音乐。

他演奏的是《第五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不同于第一乐章对昔日平静生活的描绘,也不同于第三乐章对战争惨烈的痛心和疯狂,更不同于第四乐章对胜利的强烈渴盼,它体现的是一种非常矛盾的感觉:在战争的残酷切实降临的时候,人们在危机中回忆着过往,同时又感受到现实的狰狞。如此一来,这一部分,过往幻想中的轻快欢愉与现实的沉重悲哀并行,使得这一段乐章有种奇妙的吊诡和撕裂感。

这首曲子的难度不小,主要就在于表现战争残酷的部分节奏很急,手指必须高频率地敲击琴键,而且横跨数个八度。

表现战争的音乐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宏大的,无论是展现山河破碎,还是表现军队的英勇,都有着开阔的格局。

就像是这支交响乐的第三乐章。

但第二乐章却不一样,它更像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在反思,在倾诉。

在最开始那一声如惊雷般震撼人心的巨响之后,接下来的乐曲突然转柔,甚至称得上美好恬静。

柔和的3/4拍慢板甚至最缓板温柔地阐说着恬淡的生活,偶尔雀跃的小调音似乎在描绘一个孩子们叽叽喳喳的早晨。这一段的交响乐是由钢琴和单簧管、竖琴等乐器配合完成的,现在夏翊只在钢琴上演奏,自然不如交响乐那么富有层次感,略显单薄,但依旧清晰地勾勒出乐曲的主体。

这份柔和让人慢慢沉浸在宁谧的情绪当中,眼前似乎浮现了红屋顶白墙面的漂亮民居,坐落在郁郁葱葱的森林当中。孩童嬉闹、鸟雀纷飞,完全是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然而,忽然,左手在高音处连续变换了几个和弦,同时延音踏板被重重踏下,近乎尖锐的不和谐音一下子击碎了美好的幻梦,近乎惊骇的尖叫。

原来,先前的恬淡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回忆,现实的冰冷在炮火的轰鸣中毫无怜悯地戳穿了最后的美梦。

乐曲变得急促而慌张,演奏的少年此刻身形也随着手臂的用力开始微微摇摆。他舒展双臂,双手在琴键上辗转,身体的重心也随着旋律的进展而情不自禁地改变。

乐曲变得惊险,让人心都跟着揪了起来。

评委老师忍不住通过光脑看向全息系统中倾力演奏的少年,却见他精致的面容此刻因为紧蹙的眉宇而显得焦灼,身体因为用力踩踏板或是利用全身的力量敲击琴键而轻微地前俯后仰。

再仔细一看,他的双眸竟然是紧闭的,没有看着眼前全息系统自动翻页的模拟乐谱!但他长而浓密的睫毛颤抖着,似乎因为这旋律的变化而紧绷。

这样的姿态,更重要的是那惊险而优美的音乐,令所有听众都情不自禁地生出震撼的感受。

即使是那个一开始忙着直播的网红,后来也渐渐闭上嘴,再说不出一句话,只觉得整副心神都被旋律所慑,沉浸其中。

再看那双手飞舞的演奏者,目光就已经完全不同:

这不是一场考试。

或者说,在所有人都仅仅将它当做一场考试的时候,考生本人没有!

他是在演奏,在表现,在演绎自己体会的音乐。那旋律中所宣泄出来的充沛情感无不诉说着他此刻澎湃的内心。

这一部分选段有着两条并行的主线,一半是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幻梦,一半却是冰冷残酷的现实和死亡。它们交织在一起,令人分不出何为真实何为虚幻。

而再想到那些轻柔的旋律,不过来自对于旧日的回忆、不过是过于痛苦的现实中人们自我麻痹所编制出来的旧梦,就更加令人揪心。

乐曲选段最终的结束旋律落在c小调4/4拍的中板,在最后弹出的两个小节后戛然而止。

少年的双手从琴键上抬起,他静静地在琴凳上坐了片刻,沉淀着心中的情绪,而突然的清脆掌声让他仿佛从自己的世界中被惊醒,抬起头来。

“非常,非常出色!”

评委老师近乎高喊着,同时结束了全息考试模拟系统。

钢琴和周围安静的环境突然虚幻起来,紧接着变为细碎的光点,如同流水一般从夏翊的周围退去。

他怔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真正意义上地睁开眼睛,摘下了头上的全息模拟头盔,起身再次对评委老师们鞠躬。

一开始鼓掌的那位老师表情非常激动,不断夸赞着他的出色表现力,直到另一位老师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要评分了,他才勉强按捺下来,坐回椅子上。

——由于单向屏蔽,夏翊并不知道,在考场的后面,那些起初抱着各种目的来到这里的旁听者们中间,也传出了掌声。

起初是微弱而尴尬的,渐渐的,一共十几个人的旁观者中,竟有一多半加入进去,为了方才的演奏而鼓掌。

陶安铭听着那从微弱到响亮的掌声,双臂沉重如灌铅,却不得不抬了起来。然而当双掌拍打在一起的时候,他却感觉到掌心刺痛。呆了一下低头看去才发现,不知何时,掌心已经被自己掐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