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第3/3页)

李道玄望着他,似乎想伸出手去,却又微微一震,略僵硬地收回了手。

孟长青没察觉出异样,一双眼望着李道玄,“师父,您不在的时候,我一直……”他原本想说自己一直很担心李道玄,忽然又想起南乡子与谢仲春的话,他一个做徒弟的,担心道门金仙的李道玄,确实是有些好笑。思及此他改口道:“师父,我还以为我做错了什么,惹您不高兴了。”说着他抬头看李道玄。

李道玄许久才道,“以后不会如此了,你若是愿意……你若是愿意,我会一直照顾你,我不会走的。”

孟长青望着他,闻声心中感动,竟是没能说出什么话来,李道玄一直话少,性子有点冷淡,他从未听过李道玄说出这样的话,也从没想到他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反应过来后,他对着李道玄道:“师父,我会一直在山上,我不下山,一辈子陪着您。”可能是过于激动,说话也断断续续的。

李道玄看着他,神色倒是瞧不出什么异样。终于,他低声道:“下去吧。”

“是。”孟长青出去了,临走前对着李道玄行了一礼。

孟长青走后,李道玄坐在原地许久,袖子上有血往外渗,擦着点手腕。

洞明剑气在周身回转,李道玄看向那焚出轻烟的香炉,没发出一点声音,也不知是在想些什么。

孟长青总觉得,他好像忘记了什么事。

他明明记得这半年来所有的事,没什么缺的,可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比如那学堂上那副谢仲春的字,“一年之计在于春”,他盯着那副字看了许久,他记得是李道玄施的道术改了玄武的时令,却不记得他师父为何要这么做了,又比如说他每次上药室山找陶泽,看见药室前那棵梨花树,脚步总是要顿两下。

有什么东西无声无息地消散了,所有的记忆,连带着那一点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情愫,消散在那年的春风中。

他开始经常做一个梦,却又不记得自己梦见了什么,很多时候,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了梦。

学堂前,那副字一直挂着。

“一年之计在于春。”

孟长青依旧经常从那底下走过。

*

第二年玄武开春,万众期待的道门大典如期而至。

玄武少说也要两千年没开过山门了,此刻广开大门,迎天下道友。

天下宗门中,长白宗排场最大,近百来号人御剑北下,掠过大江大河,入了玄武仙门。和玄武不一样,长白收了许多女弟子,成群结队的女修从山前走过,玄武师兄弟们当面还是彬彬有礼,背地里已经全都疯了,热泪盈眶不外如是。

他们终于见到了成群结队的女修!全是女的!全是活的!一个男人都没有!

有师兄直接说,“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女的!我都想去扑上去亲掌教一口!”

那场道门大典真是热闹极了,百年罕见的一桩道门盛事,但凡登上那伏魔台的道门才俊,多年后全部个个名扬天下。

不过最出名的,仍是长白玄室第七十二代大弟子,吴聆。

那年他并未夺得魁首,却仍是在众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是长白大弟子第一次登上玄武的仙台,走到了天下的面前,只凭了一剑,便掀起了长达十年的道宗狂潮,新的天下,新的传说蜂拥而至。

就连鲜少吹捧人的齐先生都忍不住低低叹了一句,“君子藏器于身,谋时而动,俊才也。”

玄武高台之上,谢仲春对那年轻人赞不绝口,回头对着南乡子道:“这年轻人用剑时很像一个人。”

南乡子将视线投给了李道玄,大约是调侃,低低道:“百闻不如一见,一剑霜寒十四州,名不虚传。”

而玄武道宗下,吴聆正往外走。

身后传来一句,“道友请留步!”

负剑的吴聆回头望去,墙上翻下了两个人,落地时掀起了一地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