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优等生(39)(第2/2页)

“接吻?”

“……”

周齐也沉默了一会儿:“……那还剩什么?做X?”

他低头看了看下面,笑了:“小明你脑子都在想什么啊,高中还有一年半,我天天在学校呆着,能跟谁做啊?”

“……”年级第一面无表情,“我指的不是这种事情,和恋人做的事都是亲密关系。”

周齐趴回桌子上:“那你直接写不准我谈恋爱就是了,费这么大功夫,又不让别人和我谈恋爱,又不让别人和我有亲密关系,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我男朋友。”

傅明贽没吭声回答,也没改第五条,就提出了第六条:“第六条,乙方有义务在有自主经济能力后偿还债务,在偿还清债务前,甲方应配合乙方联络收取债款。”

这是年级第一提出的三条里面唯一一条正儿八经的要求。

“你答应吗?”傅明贽问。

周齐懒洋洋地看着那一行字:“你的意思是……毕业以后继续保持联系吗?”

“在我还清你的钱之前,不要和我失去联系。”傅明贽悄悄攥紧了笔,指尖发白,“也别……”

他想说“也别忘了我”、“也别不搭理我”、“也别找到新的朋友就装作不认识我了”但是都说不出口。傅明贽顿了顿:“也别毁约。”

别不要我了。

周齐从傅明贽手里抽过笔来,在下面甲方旁边写了自己的名字:“我努力。”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周齐没说,心知肚明。

高二上学期不长,阳历一月中旬放寒假,一月下旬过春节。

过了期中考试,学校节奏一下子就快了,期中考试后没有下次月考,因为离期末考试也就还只剩下一个半月多点的时间。

期中考试周齐语文考了105分,经过期中考后的多次模拟考试,证实了周齐这次的105只是昙花一现。周齐的语文成绩还是以前的德性,最多是从七八十,升到平均分九十几。

一直到临近元旦,都没什么事发生。

只有两件小事,一件是回家反思一个月的许文文回学校了,小绿豆比起以前交际花似的万紫千红,变得安分了不少——或者说因为作弊,融不太进去原来的班级环境了,有时候两个班一起上体育课,周齐见小绿豆一个人在角落影单影只。

但小绿豆还是和以前一样精致。

许文文和周齐“偶遇”了一回,看上去心平气和,好像是有话要对他说。

但像周齐没明白许文文是从哪来的一样,他也没明白傅明贽从哪来的,许文文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周齐就被傅明贽拉走了。

另一件小事是原主的妈妈回家留了半个星期的时间。

和周齐简单地聊了聊母子近况,就匆匆地赶飞机去外地了。

原主父母和原主的关系之疏远,连叫周齐的换了个人都毫无察觉,就是和周齐说了声今年爸妈不回家过年了,给了笔假期吃喝玩乐的钱。

学习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以前不学,周齐对上课没什么兴致,但因为在学校,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娱乐活动能吸引周齐注意了,学习就好像变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周齐第一次因为他十几岁去了青训队走职业遗憾。

这种遗憾大概持续了一秒钟时间。

在这短暂的一秒钟内周齐觉着,如果他回到初中开始读书,一直读六七年,考试就没现在这么费劲了。

他现在在一个瓶颈期,语文成绩提不上去,理综又没有一门特别突出,靠天赋赶进度,前面进步很快,后面就慢慢停了下来。

但周齐不是很急,瓶颈期很正常,离高考还有三个学期,慢慢来。

期末考试定在一月中旬。

十二月末班里举办元旦晚会,正好赶上周四,放周五周六周日三天假。

周四一天基本就不上课了,有表演节目的找地方排练节目,准备元旦装饰布置的去校外买装饰布置,什么事都没分着的明面上在教室里自主上自习,实际上看书的看书,聊天的聊天。

过节放假,学校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出来搅氛围。

周齐不表演节目,也不出去买东西,但准备跟着出去买装饰品和班级零食的同学一块混出学校去。

十二月底了,天气已经很冷,今天阴着天,天气预报说有小到中雪,飘了一上午零零散散的小雪花,在沥青地上积了一层白。

周齐跟隔壁班的同学打了半个小时球直接去了校门口,严祎带头出来买东西,发微信说下午两点半在校门口集合。

周齐远远在校门口看见了三四个人,第一眼看见的年级第一。

傅明贽个子高,线条好看,黑色的冬季校服外套穿到他身上都好看,站在门口,神情疏远,很斯文的样子。

周齐跑到他面前,有点喘,边喘边笑:“小明你怎么出来了?”

中午周齐刚确定过,傅明贽既不报名表演,也不出来买东西——这很符合年级第一的做派,高冷、话少、不参与活动。

傅明贽默不作声地瞥了一遍周齐冻得发红的指关节,捂了捂周齐的手。他手也冷,但比周齐的暖和很多。

周齐瞧他:“你不会想和我拉手逛街吧?”

“……”傅明贽懒得搭理周齐。

周齐扫了眼附近:“严祎呢,还没来吗?”

“人还没来齐。”傅明贽握了握周齐另一只手。

周齐不太自在,两个男的校门口拉手干什么,就索性跟傅明贽十指相错,等傅明贽不好意思主动放开他,冲傅明贽笑了声:“你不是不参与学校活动吗?”

傅明贽视线垂在周齐扣住他的手上,声音低了低:“你没报名就出校,我不出来,你要去哪?”

周齐看看手,又看看年级第一:“去跟你开房?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