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4页)

然而这么一个地方,却是钱小多此次的任务点之一。

“奶奶,我是来这边旅行的,我想问一下,您这家里面能出租房间吗?”钱小多在走进村子里后,便找了户人家问。

被她问话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此刻正坐在屋门口,用洗衣板搓洗着木盆里的脏衣服。

被人问话的时候,老奶奶才抬起头来,发现向自己询问的是个背着书包,穿的很干净的城里小姑娘时,她还愣了一下,“啥?”

“我说,我想要在您这里租一间屋子住。请问,你家出租吗?”钱小多笑着重复了一句。

老奶奶便回答,“我没租过屋子呀。”

钱小多,“……那您租吗?”

“没租过屋子,我不知道怎么租啊!”老奶奶再次说道。

“那,我给您一百块钱一天?您看这价格,行吗?”这户人家是她经过挑选了的,没有经过彻底的拒绝之前,钱小多并不想别的地方去问。

老奶奶听了,连忙摇头,“哪,哪要得了这么多钱啊!”她又说,“我看你这小姑娘家家的就一个人,你要真没地方住,住我这也行。你意思意思给点就行了,就是屋子不怎么好。”

说实话,就她家这破屋子,她是真不大好意思收钱。

可钱小多也不会白住她的,因此想了一下,便提议道,“这样吧,奶奶,我还是先给您一百块一天。然后到吃饭的点了,我跟着你随便吃点……后面的伙食费什么的,要是少了,您跟我说,我再补您一些?”

“一百块够了,不用补了!”老奶奶说,“就你一个小姑娘,能吃多少啊!”就是添双碗筷的事。

就此,便算是谈成这租房的事了。

老奶奶便不去洗衣服了,她把湿漉漉的手往自己身上随意的擦了两下,对着钱小多说,“小姑娘啊,你跟我来,我带你先去看屋子。”

这屋子外面破旧,里面也是一样的破旧,就连那地板,也到处都是一片大大小小不一的小坑。

老奶奶带钱小多去看的房间是左侧屋子里的最里边的那间,光线看起来也不是很好,偏暗淡的那种。

屋子里没别的摆设,就一张老旧的木架子床,外面套着打了不少补丁的蚊帐。床头有一根长长的细线,连着一个圆圆大灯泡。然后在床的对面,还摆立着一个红色的大衣柜。

那衣柜看起来年头应该也有点久远了,不过衣柜上面倒是有镶嵌着一块不小的全身镜。

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这屋子收拾的还算干净了。

钱小多也不是什么挑剔的人,再说了,她连地府的忘川河上的牢笼都住过……眼前的这屋子虽然条件是差了点,但怎么样,也比那笼子住起来要舒服的。

“朱奶奶,我先给您交五天的钱。”确定要入住了,钱小多就立刻从书包里拿出五百块递了过去。

刚刚聊了一会,钱小多从这个奶奶嘴里知道,这个村子叫朱家冲。可以说,整个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姓朱。

至于眼前的这个老奶奶,其实她自己本来姓什么,她却不记得了。因为当年,她是在三四岁左右的时候,跟着她妈妈一块逃难来到这个村子里的。

最后,她妈走了,但是她却以童养媳的方式,给留在了这个村子里。

她做童养媳的那户人家,便是她现在住的这个屋子。屋主人姓朱,她就一直也被人喊做朱奶奶。

朱奶奶现如今已经七十一了,至于她老公,早些年早没了。

“小多啊,你要是有事,就跟奶奶说,奶奶去找人帮你。”大约是收了钱小多五百块钱,朱奶奶显得格外的热情。

她告诉钱小多,说她老公家是村子里的大支,亲兄弟一共有十一个!而她呢,也生了五个,还全都是儿子。

五个儿子虽然没跟朱奶奶一块住,但是住的也不远。

钱小多笑了下,便说,“谢谢朱奶奶了。”

“嗨,到底是大城市里来的孩子,就是有礼貌。”朱奶奶笑眯眯的夸了钱小多一句,又问道,“这么早,你还没吃早饭吧?饿不饿,要不我去给你做?”

说着,抬脚就要去给钱小多去做饭。

钱小多想拦,没拦住。去厨房帮忙,人家不让不说,还使劲把钱小多给推了出去,“哪能要你干活呢,你都给钱了。”

行吧,钱小多也看懂了,自觉收了她五百块“巨款”的朱奶奶,现在是不给钱小多做点什么,她这心里头就过意不去了似的。

于是早饭,钱小多是跟着朱奶奶一块吃的。

老人家年纪大了,口味就偏软。

此刻,两个大大的海碗摆在桌子上,只见里面装着是白白的一团团的东西,然后里边还有一些清绿色的丝瓜片。

钱小多拿起勺子尝了一口,才吃出来这白白的东西是面疙瘩。

早餐是真简单,但是味道却出乎意料的不错。尤其是这丝瓜片放在面疙瘩里面,使得整个面汤都带着一股子清甜的味道。

钱小多忍不住夸道,“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朱奶奶被夸了,也很高兴。

等到吃完饭后,朱奶奶去清洗碗筷了,钱小多便背着她的书包,在这个村子里,慢慢的转悠了起来。

这个村子虽然破旧,但是整个村子里的人,貌似还不少。

大家在骤然见到钱小多这么一个外乡人出现在村子里的时候,还交头接耳的讨论了一番。

说话的声音不算大,但是钱小多却全都听见了。

他们讲话其实都是带着乡音的,但是这乡音,钱小多却能大致听懂。要不然之前跟朱奶奶,也没办法沟通的那么好。

整个村子,钱小多只转了一小半,便没有继续转下去了。而是选择了一条山坡间的小道,开始往山上走去。

此刻放眼看过去,这条小道的两侧全是立起来的墓碑,墓碑的后面便是一个个鼓起的小丘包。

其实在之前下山的时候,钱小多其实就有注意看到,这边的山坡上,有很多的坟墓。

不过坟墓这个东西,在乡下是真的太过稀松平常了。

不管是之前的钱家村,还是后面的钱家老家所在的堰塘村,附近的山坡上,便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坟堆。

农村这边都讲究土葬,而土葬的最佳地点,基本上都会选择位置比较好一点的山坡处。甚至,钱小多还见过,自家家门口一打开,正对面就是坟堆的地方。

人家也没那么多的讲究,甚至一些不懂事的小孩,天天在墓碑上面爬上爬下,玩来玩去的都没事。

普通人尚且都不惧这些,作为地府公务员,本职就是抓鬼的钱小多,就更不可能会惧怕了。

沿着这条山道一直往前走,中途钱小多还在这山林间,碰上了几个穿着长袖,背着背篓在采着蘑菇的农村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