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2/4页)

句句是夸,可惜没能夸到重点。

“王北壹。”邵炼语气严肃正经,却勾出一个恶劣的笑,“我看你想留在俄罗斯喂熊了。”

越描越黑自寻死路,王北壹泪眼朦胧想给大佬跪了,“我又哪儿说错了……”

“哪儿都错了。”什么爸什么父母,邵炼对沈明洲的关心爱护绝对比沈武昌那种破烂玩意儿要多一万倍。

他抬眼见到沈明洲微笑的侧脸,少年穿着得体西装瘦弱高挑,在野蛮粗糙的中东人衬托下显得温润如玉。

邵炼视线柔和,笑容深邃,看也不看王北壹,义正言辞的纠正道:“那是我的大宝贝。”

王北壹:……

王北壹觉得,他的好哥哥可能想犯罪。

俄罗斯军备展第二天,开端无聊无趣枯燥,下半场却充满乐趣。

沈明洲遛着机械犬带着一堆人逛遍了剩下的展区,还见到了俄罗斯引以为豪的碳纤维外骨骼。

沈明洲说想试穿,当然没人拦。

奥列格亲自叫人拆下模特身上的外骨骼,准备好好跟沈明洲讲讲这套军备的特殊之处,谁知道沈明洲刚脱下外套,又被人裹了回去。

“感谢奥列格部长。”邵炼接过这套外骨骼,没有想看沈明洲试穿的意思,“天气冷,沈的身体弱,我们回酒店慢慢试。”

他语气自然,仿佛这件军备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衣服。

伊万诺维奇出声阻止,“这可是我们俄罗斯的核心——”

“是的,我们俄罗斯的核心科技,邵先生一定要仔细试试。”奥列格打断伊万诺维奇的话,并且给了眼神示意。

对,没错,是核心科技高度机密。

但是邵炼掌握的秘密技术,别说一套碳纤维外骨骼,就算是核武器,俄罗斯也可以考虑拿出来换。

等邵炼拿着战利品,牵着沈明洲走了,伊万诺维奇疑惑不解的低语,“中国人的仿制能力极强,这么不谈交易的给了他们一件外骨骼,核心技术一定会外泄!”

“这对我们只有好处,碳纤维不适合中国人。”奥列格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难道你以为,那只是一个商人吗?”

“那不就是一个商人?”伊万诺维奇清楚邵炼的资料,高科公司CEO,中国各类商界科技媒体大幅度报道的成功商人。

“邵。”奥列格不得不提醒道,“他就是那个威廉.邵。”

一个藏在中国飞跃的科技水平幕后,消失了十年时间的归国天才。

现在,他带着另一个说要创造人工智能新时代的天才回来了。

虽然不能在展台试穿,只要能试穿,沈明洲都心满意足。

他不管邵炼有什么A计划、B计划,回到酒店,脱掉西装,直接开始研究俄罗斯的碳纤维外骨骼。

俄罗斯的外骨骼用材轻便,符合人体结构的外骨骼构架,能够支撑整副骨骼靠墙站立。

大腿、手臂掌宽捆覆,单人穿着轻而易举。

邵炼坐在酒店沙发里,表情凝重的盯着沈明洲愉快测试这套外骨骼的样子。

脱掉了西装外套,这孩子纤细的腰身、瘦弱的腿、不盈一握的手臂一览无余,配合着捆覆在腿末窄带,勒出了少儿不宜的模样。

哪怕沈明洲正在尝试徒手搬起酒店客房的大床,也无法阻止邵炼认为:这种外骨骼,有点儿……不适合沈明洲在大庭广众之下穿着。

邵炼心里大约在后悔和科研万岁之间挣扎。

他的科研献身精神面对沈明洲的时候,总会出现诡异的动摇。

沈明洲不在他眼前这段时间,恐怕试穿了不下五种外骨骼,而他在这儿皱眉沉思辗转反侧,到底是因为沈明洲太瘦弱不能承受之重,还是外骨骼太简洁不能完全把穿戴者的身体包裹起来?

“怎么样?”沈明洲活动着四肢,“无电设计,确实很轻。”

肮脏的成年人心神被唤了回来。

邵炼一脸凝重的看向沈明洲被外骨骼勒出来的腰线,认真的说道:“不怎么样。”

他只要想到白袍中东人的手揽过这条细腰,恨不得剁掉大胡子加萨尼的手。

这下轮到沈明洲诧异了,“为什么?”

邵炼冷静的说道:“俄罗斯人的外骨骼设计都特地考虑了本国军人体质。他们都是一群能跟熊赤手肉搏的战斗民族,无电设计的负重极限,还要加上军人本身负重忍耐度。哪怕我们按照这套外骨骼进行仿制,也达不到七所第三代外骨骼想要的效果。”

俄罗斯的军备,一旦亚洲化,效果都会减半。

沈明洲穿着无电设计外骨骼,仔细一想,邵炼说得对。

他感觉上,就是穿了一身轻便僵硬的石膏,石膏能够负重,最终还是依靠军人的力气去背负这一堆军备重量。

冲减负重引力、实现超过军人力量极限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没有电,外骨骼只能减轻压力,却不能做出更多协助。

想通这样的环节,沈明洲就有点儿意兴阑珊。

他缓缓脱下外骨骼,认真思考莫敏学提出的新材料问题。

第三代外骨骼需要的不止是新材料,还有新能源。

可以持续提供长时间急行军,维持外骨骼数十个小时以上的新能源电力系统。

他脱完外骨骼,里面穿着的衬衫已经有些褶皱。

沈明洲干脆连衬衫一起脱掉,翻出毛衣套上。

果然,在这样寒冷的地方,还是厚毛衣舒服又温暖。

一转头,沈明洲发现邵炼坐在沙发上。

凝重的神情久久没有散去。

“你怎么了?”沈明洲爬上床坐下看他,连声音都不由自主放低。

“想不通。”邵炼在没有外人的酒店套房,坐姿优雅,陷入沉思。

他不敢看沈明洲,视线一扫少年跪坐床上,就……

很想移开视线。

“想不通就别想。”沈明洲往枕头边倒去,四肢舒展盯着天花板,“看俄罗斯的态度,应该会考虑用发动机技术跟我们换万物。距离下一次设备大换代可能还要两三年,如果先搞定俄罗斯市场,在发布万物系统的同时,中俄同步上线,应该比美国更快的抢占人工智能发言权。”

他们已经落后太多。

十年飞速发展,无法弥补上百年的空缺。

IBM 1911年创立的时候,甚至没有新中国。

沈明洲合上眼睛,房间暖气充足吹得人昏昏欲睡。

万物系统将会站上未来舞台毋庸置疑,可沈明洲也无法确定,它彻底打开全球市场,统一所有设备的使用习惯需要多少时间。

Window用了三个版本,耗时十年。

Android一年时间凭借热销手机,惊艳世界,三年成功抢占了绝大多数智能设备市场。

他想更快,就需要更多的支持。

酒店房间安安静静,沈明洲闭着眼躺在床上思考未来迅速发展的各个领域,翻找可以协助他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