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4页)

毕竟军备离得群众生活太远。

他们当做大公司被人戏弄,跟风感叹一下国家军事武器多么不值得信任就结束了。

然而,得知内情的人只觉得不可思议。

从蝰蛇缺陷报告来说,沈明洲掌握的无人侦察机的相关技术,远超劳伦军备水平。

但是,一个小孩子攻破劳伦军备总部服务器,连一群网络安防工程师都拿不出证据,也太令人惊奇了一些。

那可是劳伦军备!

在美国眼高于顶,不可一世的军备公司,竟然也会栽在一个未成年的手上。

知情人不仅不同情,而且还充满兴趣的等待沈明洲炫耀。

如果这孩子掌握了神乎其技的黑客技术,怎么可能忍得住昭告天下的欲望?

然而,沈明洲回国后,像是一滴水汇入河流,怎么也找不到了似的。

国内国外网民,都想在劳伦军备泄密事件里,看到蜻蜓拥有者的回应。

反驳也好,嘲笑也好,你倒是说句话啊!

可惜,这位天才少年,仿佛走上了邵炼的老路,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微博上出现了新的话题——

“振兴·智慧城市”项目,即将举行发布会,见证中国首座智慧城市系统上线。

早就将智慧城市理念抛诸脑后的网民朋友,忽然被官方账号狂轰乱炸的消息唤醒了记忆。

对了,是那个宣传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实现家庭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以及养老智能全覆盖的新型城市。

概念铺设得无比之大,住宅区的智能楼宇系统与配套的教育、养老、医疗系统相得益彰,说得好像能让居住者分分钟体会到科幻世界中的未来都市一样。

热衷关注热点的网民,刚刚从劳伦军备里乐呵呵的出来,又开始关心起身边的大事。

嗯,家用内部智能系统不错,连垃圾分类、煮饭洗衣都是全自动的。

哇哦,配套教育系统真棒,孩子学校教育结束,回家直接无缝对接课堂作业,连书都不用带。

吼!养老系统看起来也是特别舒服,居然还有随传随到社区送温暖,不结婚不生崽看起来也能安度晚年的样子。

大家看智慧城市的项目的发布会预告,快乐得像是手揣巨款的买房群众。

不过,这些高端的配套系统,当然也会拥有非常好看的价格。

网民朋友一边看一边估价,结果鼠标滚轮拖着拖着,在医疗系统部分停下了随意浏览的视线。

因为,医疗系统可不是之前居家、教育、养老系统模块似的,必须在指定的“振兴”楼盘范围才能享受的东西,它竟然会进三甲医院?!

“我没看错吧,这个卖房的项目,可以把自己的系统对接医院?”

“其他系统都是买房送的,这个系统真的是政府项目!你看负责单位都有各地政府和医院协会!”

“难怪这么多官方官媒转发了,别的系统必须买房配套,这个是直接进三甲医院线下测试的民生项目啊!”

“大型医疗online测试?免费吗?好用吗?哪里可以玩?”

网络热热闹闹,都为医疗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大部分活跃者,不需要过分智能的家居产品,因为贵。

也不需要什么方便快捷的义务教育,因为书早读完了。

更不需要社区上门送温暖,按摩捶腿智能娱乐欢度晚年,因为年龄还没到。

但是医院、医疗,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从生到死,无论年龄,都会被病痛烦恼得被迫进医院,感受永无止境的排队威力。

可你看看,这个仿佛卖房的项目,居然告诉你,全国三甲医院即将上线医疗系统,包含智能医疗箱、诊断辅助系统,供广大患者进行测试。

在“振兴.智慧城市”正式启动入住之后,居民可以无条件享受相同的智能家用医疗箱,实现足不出户,在家看病的梦想!

单单是这一条,对于体会过感冒发烧排队一天的网民来说,可太具有吸引力了。

他们心情从随便看看,变成了仔细观察,想从官方的发布内容里,感受科技的可靠。

果然,医疗系统不同凡响,比起之前的养老、教育、智能家居,出现了更多的官方机构参与。

政府、协会、国家级研究所赫然在目。

大教授、大专家的头衔数不胜数。

在浩浩荡荡的专家教授工程师列表里,他们见到了无数国家研发代表人的名字。

但是,列表里两个人的出现,令人诧异。

高科CEO,邵炼。

特邀系统专家,沈明洲。

靠!

等了一万年没等到沈明洲对劳伦军备发表只言片语,怎么在这儿看到人了!

小众网民的务实型讨论,顿时炸出了一群八卦新闻爱好者。

沈明洲三个字与大家期待的医疗系统绑在一起,真是令人又爱又恨。

他是天才没错,他刚拿了奖没问题。

可是,有谁能告诉我,他到底对医疗系统做了什么?!

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时候,网民的反应就变得真实起来。

“我宁愿看到白发苍苍国家院士给我们搞系统,也不相信什么天才。”

“太搞笑了吧,把沈明洲跟这群做科技研究的博士教授并列?还什么特邀专家?”

“特邀这个说法我在智博会上见过。卧槽啊,不会连医疗系统都去那个什么CE论坛求助过吧?太LOW了。”

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接受中国专家向海外求助,都无法接受他们上论坛求助的事实。

是,你们CE确实厉害,可再厉害也只是一个论坛。

这可是医疗系统!

要上三甲医院测试的那种超级无敌高级的顶尖系统!

舆论风向在这一刻,因为沈明洲的年龄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情绪。

凭借着经验主义,他们甚至怀疑,这个医疗系统看起来厉害无比的噱头,其实一点儿用也没有,只会增加医生、患者的负担。

“医患关系已经够紧张了,求求了,放过医疗!”

呼声过于统一,连吃瓜看戏并不是很关心什么医疗的瓜民,都觉得舆论如风。

“等等,你们之前集体夸奖的为国争光呢?!”

“沈明洲是得到了CE认证的大佬吧,做个特邀又不是核心技术员,没问题呀。”

“再说了,沈明洲搞不好真是攻破劳伦军备的蜻蜓黑客,要是有这种技术,做个医疗系统轻轻松松啊?”

之前的夸奖都好像一阵风,在群众对医疗系统抱有极大期待的同时,变成了巨大失落。

他们面前好像摆着一个十分为难的选择。

医疗系统也许是解决常见病症的绝佳捷径,可这系统是一个十六岁孩子做的,你愿意用吗?

偏见并未因为一座行星奖和美国媒体的针对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