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马座 八(第2/2页)

沈之川坐下,一边开电脑一边问:“蓝图呢?”

谢栗赶紧双手呈上 U 盘。

沈之川插上电脑看了好久,谢栗和程光不安地换了个眼神,人心惶惶。

好不容易沈之川看完了,把键盘推回去:“你们没有把自由尺度考虑进去吧?”

谢栗心里一紧,他还真的没想过。

尽管大象和老鼠的体积相差甚远,但如果将二者各自放入计算机中,实际上对计算机而言,不存在任何区别。只有当大象与老鼠同时出现,并存在于同一个体系下,才会显现差异。

也就是说,真正对计算机有意义的,并不是大象与老鼠各自的体积,而是他们的体积比。也正是这个体积比,决定了大象-老鼠这个系统的性质。

这就是物理学中所谓自由尺度的概念。

谢栗最初的模拟思路,是在莫斯科物理学院已经完成的第一部分基础上,沿用他们已经做出来的大尺度下暗物质坍缩的模拟结果,来作为第二部分小尺度模拟的初始和边界条件,来模拟星系和星体形成的具体细节。

如果说莫斯科物理学院的第一部分模拟是大象,那么谢栗他们要做的就是老鼠。

沈之川一下子点醒了谢栗。

有人用一百个 10*10 的网格来描述了大象,于是谢栗沿用了“一百”这个数量,又用一百个 1*1 的网格来描述老鼠。

尽管这是一种相对直观和节省时间的方式,但带来的后果就是当把老鼠的一百个网格和大象的一百个网格放在一起时,就会按比例多出了比原先数量多一百倍的网格点。

谢栗的算法忽略了自由尺度,表现在模拟结果上,就是模拟出的恒星数量,大大超出了现有的估算数量。

也就是说,谢栗他们做的东西,从头到尾都错了。

程光顿时就萎靡了,连谢栗也跟着丧气起来。

现在再重头开始写,要赶上九月的里约会议,恐怕难度很大。

沈之川沉默了一下,先检讨自己:“这个事情要怪我,我应该提前帮你们捋一捋,至少在你们开始模拟前,帮你们把思路看一看。现在这个时间,赶上九月肯定不太可能。只能尽量做了,还好发现的早,不至于连程光的毕业论文也一起耽误了。”

谢栗很不开心地从沈之川办公室出来,程光还安慰他:“没事,今年去不了就算了,你以后日子长着呢,这破会年年开,不差这一次。”

整个算法都是谢栗写的,谢栗觉得很对不起他师兄:“可是师兄你一定很想去吧?要是你明年毕业准备转行,那这就是你最后一次能参加的机会了。”

程光笑笑:“我都打算转行了,那这会去不去还有什么要紧。”

谢栗摇头:“师兄,我来想想办法。”

作者有要说:方显:肉到嘴边我都不敢下口。我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