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第3/4页)

“目前已知食用Angel对人类并无危害,调查结果也表明,Angel的数量并未减少,因此食用Angel应该不存在问题。”这是日本政府的意见。

“这不是问题所在。人类身为万物之长,却可以心安理得地吃下酷似自己的动物,这种行为显然很不正常。”这是反对派的代表性意见,或者不妨说是欧美国家的意见。很明显,他们的反对理由主要是基于宗教因素。

“虽然Angel外表酷似人,但那只是偶然的相似罢了,实际上和我们人类没有任何瓜葛。”日本代表不甘示弱地反驳,“Angel毫无智力,就算有,也只相当于青蛙的程度,难道贵国也不吃青蛙?”

“青蛙和Angel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了?”

“看到时产生的感受不同。Angel的姿态令我们有种神圣之感。”

“那恐怕只是你们在想入非非。日本人看到Angel,只会想到同名的点心。”

“所以日本人才常被批评缺少国际视野!就算是你们,看到酷似佛祖的生物时,也不至于想美餐一顿吧?”

“那可未必,如果好吃自然就吃啰。”

“真是走火入魔!”

就这样唇枪舌剑地吵了好几年,终于到了投票表决的时刻。食用Angel究竟是对是错,即将揭开分晓。

结果是反对票占了多数,从此Angel被指定为特别保护动物,严禁食用。

给事态带来意想不到变化的,是一起发生在休斯敦的事件。

事件主角是某电子零件制造商的老板。说是制造商,其实只是个从外包业者那里承揽IC基板制造工作的街道工厂而已。

这位老板习惯每天第一个到工厂上班,事发当天,他也一大早就独自在工厂里四处巡视,检查各方面情况,一边思索是否还有可以进一步合理化的环节。

随后他迈向仓库。那里堆放着装满IC基板的纸箱,预定当天向发包的公司交货。这份订单期限紧迫,是他夸下海口一定比其他厂家早交货才揽到的。让他安心的,是总算顺利赶上了交货时间。如果这次迟了,只怕就没有下笔生意了。

走进仓库时,他发觉脚边有动静,定睛一看,竟是一只Angel。他不禁有些诧异,到底是从哪儿跑来的?他想起从报纸上看来的消息,Angle最近已野生化,踪迹随处可见。

紧接着他又听到奇怪的声音,咔嚓咔嚓响个不停。他打开仓库的灯,惊得当场呆立十秒,然后才反应过来,发出尖叫。

堆得与天花板等高的纸箱上聚集了几十上百只Angel,它们打开纸箱,咯嘣咯嘣大嚼里面的IC基板,基板上电子零件的金属碎片散落一地。

那天第二个来上班的是一位女经理,她正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蓦然听到一声不知是怒吼还是悲鸣的叫喊。声音是从仓库传来的,她提心吊胆地赶到,一看到现场情景,立时大叫出声,这回可真是不折不扣的悲鸣了。

老板正挥舞球棒把Angel打得稀烂,而且还不是一只两只,他把几十只Angel一起扔进纸箱,然后拼尽全力挥棒猛击,只听一声闷响,Angel半透明的白色肉块和体液四下飞散,他的身上、脸上溅满了滑溜溜的污物。他把眼前的Angel全部打死,又进入仓库,再次用拖车拖出一个装了几十只Angel的纸箱,像刚才一样大开杀戒,Angel的头、手、脚飞得到处都是。

最后,他把Angel的尸骸点火烧掉。这时其他员工也都已来到工厂,他们呆呆地盯着老板的行动,谁也没去阻止。

“总之,当时我什么都忘了,一心只想保护自己的生活和工厂。它们把我宝贵的商品吃掉一大半,我心想这下生意全完了。一想到这里,我就再也忍耐不住。嗯,我知道它们是特别保护动物。但那又怎样?我也要过日子。你说它们是天使?开什么玩笑,根本就是恶魔。杀掉它们我一点都不后悔。要是下次再敢来吃我的产品,我照杀不误,把它们全部烧死。”以上是他恢复理智后的表示。

事后查明,他杀的Angle总数约有三百只。工厂往南三公里处有一座加油站,Angel应该就是在这里繁殖的。证据就是,加油站还剩有两百只Angel,附近的居民也曾遭过灾,电视、电脑都被Angel吃进肚里。

Angel以塑料、树脂等石油化学制品为食,对石油更是情有独钟,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摄取石油后,Angel的繁殖能力会比正常情况暴增近十倍,这在学界也已成为常识。此前一直没有发生类似休斯敦事件的情况,是因为它们通常栖息于水中,从未长时间在陆地上移动。但有关学者详细调查过这起事件后,发现Angel中已进化出适应陆地生活的种类。一般认为,野生的Angel都属于陆生种类。

不到一个月,同样的受害事件再次发生。全美各地频频爆发塑料制品被大量吃光的事件,而无一例外,在附近的加油站都发现了Angel的巨大巢穴。

深受其害的不只是美洲大陆,凡盛产石油化学制品的国家无一幸免。例如日本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承揽不可燃物处理业务的公司使用Angel进行作业,结果一夜之间所有办公器材都被它们风卷残云吃个精光。Angel还啃食电线的塑料外膜,导致漏电、停电事故频发。那些装修时用了塑料材料的家庭,连墙壁都被啃得一干二净。

最后美国政府调查发现,这群惹是生非的天使已经开始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异常繁殖——油田。

各国首脑立即共聚一堂,紧急召开会议研讨对策,认定Angel为人类历史上危害最严重的生物,此时距指定它为特别保护动物还不足十年。

世界各地随之展开大规模消灭Angel的行动,有时使用火焰喷射器,有时连激光都赫然登场。更有国家出台奖励政策,国民可凭Angel的脑袋领取奖金。到了这个地步,把Angel拿来吃吃喝喝自然也毫无问题。但日本人还没高兴多久就发现,异常繁殖的陆生Angel不仅肉质坚硬,而且有股浓烈的汽油味,根本无法入口。美味的只有现今已很稀少的水生Angel,而这种Angel只生活在南太平洋极有限的区域内,由于动物保护组织和环境保护团体的压力,目前依然禁止捕猎。

尽管各国兴师动众,陆生Angel的数量却全无减少的迹象,原因是尚未发现对付Angel的有效药剂,只能用打死、烧死等原始手段。人们不禁窃窃私语,照这样发展下去,地球上的石油化学制品迟早要被它们洗劫殆尽。

就在这时,事态忽然峰回路转。

找到解决之道的是法国的一个辐射能研究小组。这个小组原本致力于研发辐射能清除剂。如何清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积存在地球各处的辐射能,在当时也是科学界研究的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