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2/2页)

所以说现在香水开始惹恼他了。他是怎么了?爱伦说他缺乏“天然浮力”,或其他什么名称,大多数人都可以借着它再度浮到水面。哈利从曼谷回来之后,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潮期,让他觉得再也不要回到水面了。他觉得每一件事物都冰冷黑暗,他的每一个感官似乎都有点迟钝,仿佛他深深地潜入水中。那是多么安静美好。人们跟他说话时,话语就像是口中吐出的泡泡,快速向水面浮去。这就是溺水的感觉吧,他想,并且等待着。但什么事也没发生。只有空虚。不过那没关系。他熬过来了。

幸亏有爱伦。

哈利回来后的前几个星期,每当他必须放弃工作回家,爱伦都会伸出援手。她会确定哈利不会上酒吧。当他上班迟到时,她会命令他做呼气检查,之后再视情况宣布他是否适合值勤。她曾多次让哈利回家,但从不声张。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而哈利也没别的事好做。在确认哈利连续保持五天清醒状态的第一个星期五,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最后哈利直截了当问爱伦,为什么警校出身而且拥有法律学位、前途一片光明的她,自愿扛下这个重担?难道她不知道这对她的事业没有任何好处吗?她是不是难以结交正常、成功的朋友?

爱伦望着哈利,一脸严肃,说她之所以这么做,只是想吸取他的经验,而他是犯罪特警队最优秀的警探。这当然是一派胡言,但她毕竟费了口舌,让他听起来受用。再说,爱伦是个充满干劲和雄心的警探,很难不被她感染。最后六个月,哈利开始表现得不错,有些表现甚至称得上是出色,斯维尔的案子就是一例。

哈利来到莫勒的办公室门前,从一位便服警官身边经过,对他点了点头,那警官装作没看见。

如果他是瑞士电视真人实境秀《鲁宾逊探险记》的参赛者,哈利心想,不出一天他们就会发现他运气差到家,然后送他回家。送他回家?天哪,他脑子里的词汇已经被电视三台那些烂节目给同化了。每天晚上在电视前待五小时就是会产生这种副作用。他是故意把自己锁在苏菲街自家的电视机前,这样他才不会坐在施罗德酒吧里。

他在名牌下方敲了两声,名牌上写着:“比雅尼·莫勒,PAS”。

“请进。”

哈利看了看表。七十五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