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5页)

店主拉上了纸门。

他站在原地,听着屋外的动静。杂工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他好像碰到了门口八角金盘树的叶子,叶子沙沙作响。

他走回写字桌旁,把折好的信纸装进信封,在信封上涂了许多糨糊,又从另一个抽屉里拿出邮票,在信封正面的角落里整整齐齐地贴了两张,就像是邮票从一开始便印在信封上一样。

他站起身,把信塞进口袋,轻轻拉开纸门。他本能地看了看走廊,只看见远处有女服务生的身影闪过。他走到了旅馆大门口,穿了双给客人用的杉木木屐。木屐上还有四角形的烧印,写着“筒井屋”三个字。

“老板,您上哪儿去啊?”路过的红脸女服务生见状不禁问道。

“嗯,出去走走。”

店主走出了门。

旅馆门口正面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钟,黄铜色的钟摆缓缓摇动。指针指着晚上九点四十二分。

走出大门之前,店主的动作还是慢吞吞的。可一旦离开家门口,他就撒腿跑了起来。木屐的响声在路上回响。迎面并肩走来三个年轻人,其中一个赶忙躲开。

“那大叔疯了啊!活得不耐烦了!”

他望着店主的背影,咋了咋舌。

筒井源三郎终于跑到了两百米开外的邮筒。这里虽然是品川,但毕竟是偏僻的小路,行人很少。这里是一条坡道的尽头,再往前走就是昏暗的住宅区了。

店主从口袋里掏出信封,塞进邮筒。他有些犹豫,迟迟不肯放手。终于,他还是听见了信封掉进红色邮筒的声音。他的表情扭曲了。

他开始往家走。那步履,与寄信前完全不同。垂头丧气的他,仿佛正在用心回忆刚才丢进邮筒的信。

突然,眼前竟出现了自己的影子。原来是一辆车从后头开了过来。他之所以没察觉后面有车,是因为那辆停在路旁的车,刚才一直都没有打开车灯。

那是一辆漆黑的大型进口车。开到他旁边的时候放慢了速度。

“不好意思。”

车里的人叫住了他。驾驶座和后面的车厢里都没有开灯,里头一片漆黑。只有探出头来的司机能照到一丝路灯的光亮。那是个二十四五岁的男子,脸型很长。

筒井源三郎放慢了脚步。与此同时,那辆车也在他身边停了下来。

“我想向您打听个事儿。”司机低头示意道,“听说这附近有一户人家姓山冈,请问该怎么走啊?”

有人问路是常有的事。估计是司机看他像本地人吧。

“山冈?”

筒井源三郎歪着脑袋思索着附近的人家。

“得,还是我来问吧。”

说着,后车厢的门开了。

如果是普通的车,只要一开车门车厢里的灯就会亮起来,但不知道为什么,这辆车即使打开了车门,里头也是一片漆黑。然而,筒井源三郎并没有察觉到异样。

“不好意思。”黑暗的座位上的人开口了。店主只能隐约看到他的轮廓。

“我们听说有一位山冈先生住在这里,也知道地址,可就是找不到他家的房子。他是农林省的官员。”

“这……”

店主还真是没有印象。

“我真的不清楚。”筒井源三郎回答道。黑暗的座位上又传来了另一个人的声音。

“哦,你不是筒井屋的老板么?”一副和店主很熟的口气。

“啊?”店主还以为他是住过店的客人,不禁弯下腰问道,“请问您是?”

“是我啊,是我。”

对方露了个脸。可是外头太暗了,店主实在是看不清楚。

“好久不见了。”

“请问您是哪位啊?”

“你不认识我了吗?你再靠近点看看。”

听到这话,筒井源三郎不禁走近了打开着的车门。

突然,一股巨大的力量击中了他的背部。不知不觉中,司机走下了车,绕到了他的身后。

店主失去平衡,向前栽进车厢里,身躯卡在好几个人脚下和驾驶席的座位之间。

他的身体又被狠撞一下。原来司机一踩油门,把车发动了起来。

有人抓住店主的衣襟,把他的上半身拉了起来。一片黑暗中,店主只能感受到那个人的手的力量。他发现,自己被迫挤压在了两人之间。

“你们要干什么!”

他好不容易挤出声来。然而很快,男人的手臂勒住了他的喉咙。

筒井源三郎还以为自己会被勒死,可是勒住他的手臂并没有继续用力。看来这只是对方为了阻止他大喊大叫而采取的方法。他简直快透不过气了。

汽车沿着住宅区的坡道飞速行驶,通过窗口的灯光,可以知道它已经驶过了好几条明亮的马路。那是他所熟知的城市,可是他现在已经是与世隔绝的人了。商店的霓虹灯,正在散步的人们,擦肩而过的巴士,巴士里的乘客——谁都不知道他被绑架,正面临着生命危险。不远处有一个交警亭。巡查的警员正在红色的电灯下眺望着马路上的景色。

“再忍一会儿就好了。”耳边的男人轻声说道,“你一定很难受吧。我们也没办法,不这样你就会大喊大叫了。”

筒井想要用手势告诉对方,自己不会轻举妄动的,可双手却被旁边的男子按得死死的,无法动弹。

汽车飞快地行驶着,所经之处都是他见惯的道路。小路变成了大路,又碰到好几处红绿灯。遇见红灯的时候,窗边的男子就会变换姿势,挡住店主。

汽车驶入了目黑区。从两旁熟悉的建筑物可以判断出,再往前走就是中目黑了。过了祐天寺,钻过了东横线的防护栏,店主愕然——车正往三轩茶屋的方向开去。他惧怕那个方向,是有原因的。

店主挣扎起来。

“给我老实点!”就像是训孩子的口气,“要是你敢出声,我们就只能再粗暴一点了。”

两旁的男子都是彪形大汉,他们的话绝不是在吓唬人。

车开到了三轩茶屋热闹的十字路口,又遇上了红灯。一辆亮着灯的电车在窗边驶过。汽车左右——不,不光是左右,汽车的前前后后都是出租车。可是谁都没有注意到这辆车中的异样。对店主而言,外头的世界明明近在咫尺,而他自己却已身陷险境。

车又发动了起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向后飞驰而去。

汽车沿着宽阔的马路驶过住宅区。过了一会儿,路变窄了。透过车窗,能隐约看见经堂车站的灯光,但角度很偏。前方就是郊区那昏暗的街景。已经十点多了,还开门营业的店越来越少了。马路上只有开着车灯的汽车在行驶。当然,即使对面的车灯照了进来,对方也不会注意到车里的情况。

房子越来越少,汽车驶进了农田和杂树林较多的地区。路况也越来越像田间小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