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状态的发话来源(第2/3页)

到千代田庄查访接线生,询问冬本和山村的通话时,因为确定和回音一六六号上的发话记录同一时间接到一通电话,所以没有询问其他的接线生,造成一次失败。如果当时也问其他的接线生,也许会发现在完全相同的时间内,还有从回音号上打来的电话,这件事得立刻去求证。”

“冬本从那里打的电话呢?”这一次是木山刑警问。

“当然是从另外的回音号。旅馆的接线生只说是从回音号打来的,并没有说明是从‘回音一六六号’打来的。只要查证就可以知道,接线生一定只听到‘回音’。电话局的接线生也不会每次都报出发话列车的班次、号码。山村和我们都被这简单的技巧瞒过去了。十七时二十二分,冬本从另一辆回音号打电话来,刚好(实际上并非偶然)在同一时间,从回音一六六号发话给二六一——四八六一找山村,任何人都会认为这次通话是经由同一条线路接通的。”

“不知道各本坐的‘另一班同音’是那班车?如果能在那里找到十七时二十二分,发话给东京二六一——四八六一的记录,就是铁证如山了。”下田刑警说的很积极。

“那要有服务生作证才可以。”大川比较慎重。现在知道那儿采用代表号码,同时能够接听许多外来的线路,也可能偶然有完全不相干的第三者,从另外的回音号打电话到二六一——四八六一 。

“总之,找出‘另一班回音’是先决条件。”下田刑警拿出随身携带的火车时刻表,现在他完全没有睡意。

“另一班回音必须在某处能改搭闪光六十六号才行。回音号绝对不会超过闪光号,所以一定是比闪光六十六号先开的列车。”

按照大川的提示看时刻表的下田,以兴奋的口气说道:

“替身发话是十七时二十二分,而闪光号在名古屋与东京之间不停车,所以一定要在名古屋换车。这么一来,是比闪光六十六号早开车,而且在十七时二十二分要行驶在新大阪与名古屋之间某处的回音号。”

条件相符的列车有两班,即回音一九二号与一六四号两班。除此之外的回音号,在十七时二十二分已经通过了名古屋,没有机会换乘闪光六十六号。

“其中一九二号只有星期六与假日行驶,在事情发生的星期二没有这一班车,所以只剩下回音一六四号。”

回音一六四号是十六时三十五分由新大阪开出,十七时二十二分行驶在系原与岐埠羽岛之间。

“这班车不行。”大川发出冷冷的声音。

“不行?”下川张大眼睛。自己提出的意见立即被打消,有点生气的样子。

“看看回音一六四号到达名古屋的时间吧,是十七时五十五分,可是闪光六六号在前两分钟,在十七时五十三分已经从名古屋开出去了。”

每个人的脸上都出现了难以掩饰的失望表情。回音一六四号不能成立,就没有冬本可搭乘的“另一班回音号”了。而且制作人山村和冬本通话时,确实听到了列车行驶的声音。

“会不会是从完全不同的地方打电话,利用一个人假装是接线生,说是从“回音号”打来的电话,并加入火车行驶的音效?”

木山刑警提出的疑问,以前也曾经产生过,但当时并未发现利用替身的方法,因为与第一次发话记录符合,遂打消了这个疑问。

可是,现在发现能利用替身和本人同时发话,及代表号码可同时接通许多线路时,以前产生的疑问难兔又出现了。

虽然能确定旅馆的接线生并未被收买,但是他所听到的电话接线生的声音尚未确定真伪。

加入列车的音效,由两犯或他视为工具的女人,假装成电话局接线生,说是从“回音号”上打来的电话,千代田庄很容易受欺骗,而把电话接到山村处。

可是这么一来,冬本除了坐在回音一六六号上的替身外,还需要伪装成接线生的女人,和使用音效的人,合计要有三名共犯及使用工具。这种推理简直异想天开。而且接听电话的人是这一方面的专家,万一被识破是音响效果,费心安排的不在场证明就不能成立了。

如此计划周详的人,会做这种危险的事吗?但是,冬本又如何能从“另一班回音号”上发话呢?

再三思考,也得不到答案。因为新发现,彷佛已经把睡意驱散了。一旦思想停滞,白天的疲劳又立刻回到身上,调查员们几乎都有气没力的坐在那里。

“今晚还是睡吧,明天再去查访一次山村和接线生。”

听到大川的话,虽然不能了解这件事,但暂时得以解脱,刑警们又回到有霉味的值勤室。

第二天前往查访山村与旅馆的调查员,再度证实冬本的电话的确是从“回音”打来的。而且从该旅馆另一名接线生处得到证实,在同一天同一时间内,从“回音号”接到预约房间的电话。这一次预约的客人并没有出现,所以一定是替身打来的电话。

可是,山村对冬本的发话来源,以专家的信心断然说道:

“使用音效?哈哈!我至少也是吃电视饭的人,那种声音还能听得出来。列车的音效是把吹奏乐器低音喇叭的吹嘴拔下,反过来有节奏地吹,就可以发出那种声音,可是瞒不了我们内行人的耳朵。”

有人提出,事先把真正列车行驶的声音录下来,再由电话中放出,但这个疑问被旅馆的电话按线生打消了。

因为千代田庄的接线生肯定,冬本打来的电话是由电话局转来的。千代田庄偶尔也会接到从新干线列车上打来的电话。或住在旅馆的客人要求和列车上的人通话,所以和电话局列车台的接线生,彼此已经熟悉了对方的声音。刚好冬本打来的电话,是由熟悉的接线生转过来的。

“绝对不会错,那是从名古星电话局打来的。”千代田庄的接线生充满自信地回答。

即使能对山村使用事先录音的技巧,可是却不可能模仿列车台接线生的声音。况且事先也不可能知道那一个接线生会接电话。

现在可以确定冬本从“回音号”发出第一通电话。可是“回音号”除了一六六号以外,没有其他的班车。的确是件怪事。

“第一通电话不是替身,是冬本本人发出来的吧!”这样的意见再次出现在专案小组。

可是,如果冬本是凶手的话,第一通电话无论如何都需要替身打。否则,这一次行凶,在环境条件之下成为绝对不可能的事。

环绕在冬本身边的可疑情况,也说明了使用替身的情形,如此虽然解开了使用电话之谜,但只要不发现做为媒体的,比闪光六十六号先到达名古屋的“另一班回音号”,冬本的不在场证明还是很稳固。不坐回音号,就不可能从回音号上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