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准备归程(第2/2页)

司娓娓他们在省城采购的速度很快。

银子足够,想买什么都方便,更何况他们想买的都不是什么贵重稀奇的。

种子和布匹好说,司娓娓把市面上能见到的种子,不管是调料还是蔬菜,都买了一些,加起来足足有一斤。

布匹她挑的是结实耐用的竹布和爽滑宜人的绵绸,一样各十匹。村里人有一百来号呢,回去压根都不够分,只是路程太折腾,买太多就怕带不回去。

铁器方面,司娓娓他们临来的时候,崔小强就说过,古代的铁器是管制用品,想大量的买是不可能的,等真到了各家铁匠铺一问,果然也是如此,一次最多只能订不超过十斤的铁器,就这还得记下身份文书,写明用途。

司娓娓他们就只好各人买了把防身的武器,还有一口做饭的铁锅。

王大军带着孔金顺去买了一辆马车,连车带马,花了一百两。

有了货物和交通工具,还得备点干粮。

司娓娓花了十几两银子,请先前那位雇来的仆妇来帮忙,做了几十斤的炒面和油炸食物……

探路小组没一个会做饭的,如今天气热,带别的食物也放不住,所以只能搞这些了。

司娓娓甚至还化身技术指导,请这位帮工做了古代版的油炸泡面。

最后做出来的成品虽然卖相感人,但口味居然也还凑合!

万事齐备,眼瞅着还剩下两天就要启程了。

司娓娓拿出二两银子,付给帮忙的大姐当报酬。

那位大姐接了银子,却不走,欲言又止。

“娘子,有件事不知当提不当提……”

司娓娓还以为她是嫌银子少呢,“没事,你说吧。”

这位大姐其实也就是三十几岁,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

放在现代,这年岁没结婚还在家里当宝宝的多的是,可这位大姐已经是可以称一声陈婆子的人了。

陈氏搓搓手,“娘子莫怪,我昨儿做炸麻花的时候,听到大爷在和那位孔小哥说给他娶媳妇的事,我也是碰巧听着了,我,我家里有个女儿,是前头那个男人的,后来我前夫病死了,夫家容不下,我只好带着闺女改嫁了一家,又生了个小子。我现在的男人因闺女不是她的,就不大容得下,天天家里都不安生,偏偏我那闺女气性也大,说是宁愿去当丫头也不乐意嫁我后夫给她说的人家……这不,我想着,要是娘子不嫌的话,不然领来相看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