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第2/2页)

作品描绘了许多微妙而细腻的情感,十分触动人心。比如,主人公福克返回小镇后多次听到旧友或熟人讲起可怕的大旱,但是如今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他对此没有概念,直到他看见童年的大河完全干涸时,才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冷酷无情的现实。“现实疯狂地嘲笑着他的天真幼稚。牲畜都死在了牧场上,他怎么会异想天开地以为清新的河水还会流经这些农场?人人都在谈论旱灾,他怎么还能无动于衷地一边点着头,一边却又意识不到河水已然干涸?他的双腿不住地颤抖,泪水模糊了视线。凤头鹦鹉在火红的天空中不停地盘旋、哀鸣。福克孤独地站在这道狰狞的伤疤上,将脸埋在掌心里。就这一次,仅此一次,他用尽全力放声尖叫。”(第十三章)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听到是一回事,而亲眼所见又是另一回事。他听到人们谈论草原的枯萎、生活的悲惨,但是只有当他看到昔日那清凉湍急的河水消失无踪时,他才终于意识到什么是干旱。再如,由于在不同的环境里过着迥然相异的生活,曾经关系最好的挚友也会疏远、陌生,面对小时候一起玩闹、成长的朋友,像亲兄弟一样的朋友,福克却不知该说什么,甚至想不起童年的温暖友谊。“当他们握手道别时,福克又一次努力地回忆着,他们两个为何依然是朋友。”(第二十二章)又如,福克回到阔别二十载的童年故居跟前,却无论如何都不敢上前。“……他走得越近,脚步却越慢。在距离那栋房子还剩下大约二十米时,他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童年故居。……他想捡起那个啤酒罐,找个垃圾桶扔了,又想重新粉刷阳台的门,把下沉的台阶修好。然而,他并没有动,只是默默地站在原地。”(第十五章)这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渴望与思念,还有淡淡的无奈与惆怅。

在这部小说中,类似这样的叙述和描绘并非偶尔为之,而是大量存在,以至于成为整个作品的基调,因而不再仅仅是作为悬疑小说的故事背景或情节铺展,而是早就成为作品的重要内容和特色,成为其高度文学性的充分展现了。如第二十八章中描绘福克小时候常常一个人骑自行车到墓园来,在母亲的坟墓前待上数个小时,“他很喜欢来看母亲,她是一个很棒的倾听者。他把零食、书本和作业带来,舒服地躺在墓碑旁的草地上,随意地讲着自己的生活,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自由自在。”重返故乡后的福克又一次来到了这里:

不知不觉间,福克又一次摊开四肢在墓碑旁躺下了,干枯的野草扎着他的后背,树荫遮住了灼热的太阳。他透过枝叶望着天空,喃喃地对母亲讲述了汉德勒家的事,讲述了自己回家的事。他说到跟格雷琴的再次相见,说到曼迪在公园里的挑衅,说到伊恩在商店里的为难,说到自己的恐惧,说他害怕永远都无法揭开卢克身上的真相。

说完一切,他闭上了眼睛,静静地躺在母亲旁边。身下的土地和周围的空气都暖洋洋的,哄着他安然入眠。

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眷恋,男人对大地的悠悠情怀,岁月对人生的千淘万漉,作者以浪漫的笔触一一呈现,不仅具有亲切可感的温度,也具有勘破人生的深度,引人静思,令人动容。如此纯熟的语言表现力,对一部小说处女作而言,实在是令人惊讶的。

本书是我为新华先锋出版科技公司翻译的第三本小说,非常感谢公司以及刘思懿编辑对我的充分信任和热情鼓励。由于时间匆促以及水平所限,译文定有未当,还望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戚悦

2017年3月记于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