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阿尔卑斯山[1]上的尸体(第3/6页)

“院长,死亡时间有三十个小时吗?”最早验尸的警医问道。

“是的。以昨天勘验的时间点来看,超过三十个小时了。”院长同意警医的看法。

警部补露出思索的神情。如果时间吻合的话,濑沼律师很可能死于台风当晚的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假如他饿了三四天,那么他在山里徘徊就超过五六天了。

濑沼律师为什么会独自在山里徘徊呢?井手警部补想不出其中原因。

这期间,医生又切开内脏的各部分。他嘟囔了一下,耳尖的警部补立刻上前问道:“院长,什么事?”

“你看,他的膀胱。”院长指着膀胱说,“尿液非常少。通常人饥饿的时候,都会拼命喝水,但他的尿液实在很少,而且其他脏器也是干的。”

医生吩咐助手把尿液装进量杯里,量杯上有刻度,助手看着刻度说尿量为四毫升。

“尿量稀少与死因有关吗?”警部补问道。

“是没有直接关系。不过,水喝得太少,会增加饥饿感。”

濑沼律师为什么不喝水?当晚山上的降雨量为四百二十毫米,不可能没水可喝。这时候,始终站着听他们对话的福岛警局警部补说道:“不,我认为死者原本很想喝水,但是雨下得太大,那里的地形全是岩层,雨水很快就流到山下,没办法形成水洼。不过,发现死者的现场下方,却有一个水潭。这是我的想象,濑沼先生可能想走到水潭处取水来喝。人渴的时候,都想喝水,加上他当时又饿又疲惫,走路不稳,不慎摔落到岩石上。”

井手警部补听着,觉得这个推论有道理。濑沼摔落之后,不管有没有造成脑震荡,人已经无法动弹,在那种情况下,寒冷会加速濑沼的饥饿感。这时候,井手警部补应该想到更重要的事,可是他却疏忽了。

警部补只专注于推测濑沼律师为什么非得攀登木曾的深山,于是他问濑沼律师的弟弟:“濑沼先生是否经常爬山?”

“不,家兄根本没有这种嗜好。”律师的弟弟回答道。

“令兄在木曾附近有什么亲友吗?比如,有没有熟识的人,或是以前曾经来过这里?”

“没有,完全没关系。”律师的弟弟否认道。

警部补心生纳闷,不喜欢爬山,又没有亲朋故旧的濑沼律师,为什么来到中央阿尔卑斯这个陌生的折古木山里徘徊了五六天呢?

井手警部补还年轻,却有文学嗜好,想到濑沼律师的离奇死亡,不由得想起海明威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序言: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高山,长年积雪,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风干冻僵的野豹尸体。野豹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能够解释得清楚。

(濑沼律师为什么会爬上这座高山活活饿死呢?)

他暗自背诵道:“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风干冻僵的野豹尸体。野豹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能够解释得清楚。”

当然,井手警部补也知道濑沼律师不是一只豹。

濑沼律师是被人从东京绑架的。那么,爬上中央阿尔卑斯山的一隅,就不是出于他的本意,他是遭到暴力挟持,强行被带去那里的。

警部补把医生开具的详细验尸报告送交警视厅,在福岛警局的协助下,前往现场附近打听。

说是现场附近,只不过是沿着大平街道散居在山里的零星住户,而且各户之间相隔遥远,没有预想能找到什么线索。

不过,倒是从其他方面得到些许情报。有个服务于三留野与饭田之间巴士路线的乘务员小姐,向福岛警察局报案。

乘务员小姐说,大约在暴风雨来袭的四天前,从名古屋出发的巴士,在上午十一点抵达三留野车站。她刚好轮到往饭田的第二班巴士,车上有个乘客很像警方在协寻的濑沼律师。警察问她怎么知道,她回答说,因为对方穿着深绿色衬衫。

“是这个人吗?”井手警部补拿出濑沼律师的相片给她看,乘务员小姐表示记不太清楚了。

“他不是单独一个人,”乘务员小姐说,“有五六个人跟他一起。”

“噢,他还有同伴,那些人大约几岁?”

“都很年轻,嗯,大概三十出头吧。他们的长相我记不太清楚了。”

“他们在车上的情况怎样?”

“在聊天,主要都在聊登山的事,聊了哪些事,我没特别注意。”

“那个穿深绿色衬衫的男子也加入他们的谈话吗?”

“没有,只有他不怎么说话。我想起来了,他离那些人比较远,显得有些孤单。”

“噢,那么他们在哪一站下车?”

“在木曾岭的隧道那边,五六个人一起下车的。当然,穿深绿色衬衫的男子也在其中。”

“后来呢?”

“他们往山里的方向走去,因为山路狭窄,他们排成一列纵队。”

“那时候,穿深绿色衬衫的男子走在最前头,还是后面?”

“嗯,他好像在中间。”

警部补开始思索,如果在中间,那表示前后有人包夹,这意味着濑沼律师被绑架以后,又被那批人强行押上山。

警方询问过曾与这班巴士擦肩而过、载运木材的卡车司机,他的证词也与乘务员小姐相同。综合上述线索,可以得知以下的情况。

在中央本线,大约在名古屋站与盐尻站之间,还有一个叫三留野的小站。那里位于山谷之间,除了木曾河流经,没有什么特别的风光。

从车站前面沿着旧中仙道往南而去,不远处有家马笼旅馆,它即是作家岛崎藤村的作品《黎明前》之故事舞台,只有爱好文学的人,才会注意这个小站。

上午十一点南下的火车抵达后,在站前等候的巴士载上刚出站的旅客之后,随即开走。巴士的起迄站是“三留野——饭田”,这条路线的班车,从木曾谷的三留野开往伊那谷的饭田市,途中必须越过驹岳山的山脊,全程总共四十四公里,每天只发三班车。

乘务员小姐记得那天是八月二十一日。当时,车上有十四五名乘客。身穿登山装的有五人,均买了到大平的车票,她猜想他们可能去露营。这些人有年轻人,也有年长者,在车上神情愉悦地高谈山事。

巴士沿着蜿蜒的山路,气喘吁吁地爬上陡坡。有三名乘客在中途的村落下车,一人上车。再走十里,山坡上出现住户的地方就是大平,其余全是险峻的环山路,一面是森林倾压,一面是悬崖峭壁,下无着地,只有淙淙流水,对面的山云盘绕,变幻莫测。

车子走了一个小时之后,停车休息五分钟,前面有一间孤零零的茶店。

“木曾见茶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