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2/4页)

在这种漫画里才会出现的设定下,如果真是漫画的话,两人会表面持续对立,同时又在不知不觉间结下深厚的友谊。比如在棒球队中分别担任投手和捕手,一边说着对方的坏话,一边在危急时刻拼命地互相帮助,终于在紧张刺激的甲子园比赛中夺得冠军。然而,现实生活必然不会同漫画一样。不仅不会出现双雄并立的情况,还会像“宁为鸡口,毋为牛后”这句古语所说的那样,如果其中一人当上了学生会会长,那另一个人自然会成为反主流集团的领导者。反正不可能甘居人下,成为副会长。

放在学校里的话,没当上会长的大概会与学生会产生诸多纠纷,搞砸一两个学校的活动,不过最多也就到这种程度了吧。

但要是在现实社会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是的,实际上,相比普通人来说,这种人有更高的概率突然做出反社会的行为。有反社会倾向的犯罪者中,拥有高学历、属于社会上层人士的人群比例,高到令人吃惊,这一点已经有数据证明了。

我悄悄地看向满脸通红、正激动地吼叫着的平先生的侧脸。

平先生从走上楼梯到呼喊众人之间,有一段奇怪的时间间隔,丸茂先生刚才提出来了。我虽然处于心不在焉的状态,但清楚地听到了那句话。

而且在我看来,对于这一点,平先生是无法给出让人满意的解释的。虽然他也为自己辩解了,还主张丸茂先生是凶手,但却有种迫不得已的感觉。看来,他的确隐瞒了一些什么。

难道说……难道说是平先生把鞠子给……

“哎呀!竟然,竟然!就在刚刚三泽先生主张沙耶加是凶手之后,后续文章竟然就以沙耶加作为视角人物了!简直就像在一旁听到了三泽先生的解答,然后故意使坏心眼似的!哈哈……哈哈哈。”

“到目前为止,视角人物更换了很多次呢。”

“不仅如此,还以不同的视角描述同样的场景。”

“同样的场景,变换视角后,对事情——或者说是事物的看法,差别竟然这么大呀!”

“让我想起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了呢。这是一部描写被称为‘现实’或‘真相’的事物的危险性,反映出本来应该是唯一的真相,却会根据讲述之人不同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的杰出作品。

“这篇《竹林中》,又被著名导演黑泽明于一九五〇年拍成电影,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并被授予金狮奖。更是在一九八二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五十周年,从过去历代获奖作品中选出一部最优作品这一纪念活动中,不负众望地当选。黑泽明导演还荣获过金狮奖终身成就奖。不过这部电影不知为何是以芥川的另一部短篇命名的,叫《罗生门》。作为小说,《竹林中》对此后小说界的影响亦可谓不小。

“所谓现代文学,恰好从这个时期,也就是二十世纪中叶开始,‘无法信赖的叙述者’这一概念深受普通读者喜爱。‘叙述者未必会讲述真相’,这种对叙述者的绝对权威的怀疑潮流,迅速并广泛地风靡了起来。这一专门用语,是在美国文学评论家韦恩·布斯于一九六一年所著的《小说修辞学》中第一次出现,但关于实际出现在小说中的首例,学者间存在各种各样的看法。

“讨论最多的就是一九二二年的作品《竹林中》。书中的多位叙述者中只有一人讲述的是真相,其他的叙述者都说了谎——或是至少对真实情况进行了添枝加叶。因此,此作品可以看作是使用‘无法信赖的多位叙述者’这一技法的初期例子之一。在此之前,小说读者只会盲目信任作品中所叙述的内容。而这种每人的讲述只有部分是真相的作品登场后,使得如果以‘文中写什么就是什么’这一单纯的方式阅读,就无法理解作品中隐藏的真相。另外还必须考虑到另一类作品,那就是正相反,没有叙述者,作者也故意什么都不说,读者要在沉默中发现真相。

“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存在语言和翻译的障碍,因此发表后,并未立刻成为全世界畅销的名作。然而巨匠黑泽的电影却获得了前文所述的世界知名的奖项,并在全世界放映。这便是影像的特权,也是我的梦想。之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1962年)和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1989年)等‘无法信赖的叙述者’杰作陆续出现,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文坛中犹如耀眼繁星般炫目,但如果芥川——或者黑泽的名作不存在的话,说不定现在也无人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可能现如今还没有这样的题材吧,我是这么想的。

“话说回来,这样的写作技法,理所应当的,不仅适用于纯文学,与推理小说也很搭。推理小说有一种类型叫多重解答,‘视角人物只说出了一部分真相’这种思考方法就能很好地融入这种类型中。推理小说的世界中,安东尼·伯克莱的《毒巧克力命案》可被称为多重解答之杰作,本书创作于一九二九年,在芥川龙之介那篇作品的七年后。如果发现伯克莱在某种机缘巧合下曾读过芥川的书的话,将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但现如今肯定无法得知真相了。那么,我的助手小怜华,你读过芥川龙之介的书吗?”

“唉,怜华我也不知道呀。说到底,这个芥川龙之介是谁的说?”

“刚、刚才我说的话,你有在听吗?是、是个作家哦……”

“是很有名气的作家的说?”

“很有名气的。”

“是吗,那那位作家,至少也该得过芥川奖吧?”

“唉,看来把这个话题抛给小怜华是个愚蠢的选择。那么我们回到谜题中。沙耶加也成了一位主视角人物,这也就意味着,很遗憾三泽先生也回答错误了,果然沙耶加也不是凶手。‘本格推理小说中,作为背景介绍的部分是不允许存在欺骗的,因此主视角人物不可能是凶手。’说这话的可是三泽先生本人呀。如果凶手是沙耶加的话,知道鞠子的死讯而陷入悲伤的这段独白,就全部是弥天大谎了。三泽先生虽然批评二谷小姐说‘应该等一下再进行解答’,没想到这句话也要落到自己头上了呢。嘿嘿嘿嘿。”

“喂,主持人!”

“嗯?咦,好像那里有一位脸稍微有些红的选手把手举起来了呢。虽然解答灯没有按亮……啊,四日市先生吗,节目里是基本不允许除解答外的自由发言的,您有什么事情吗?”

被称作四日市的男人身材稍显肥胖,发际线已经开始后移了。

“还什么都说不准不是吗!”

“嗯?”

“因为是主视角人物,所以沙耶加不是凶手,不能这么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