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旧案疑云(第2/6页)



麦涛只想逃离此地,哪还顾得上过来看看。鼻下清凉的物质早已过了劲儿,什么都闻不见了。他又是一阵呕吐。“老刘,我就说吧,好好的念书的一个孩子,你非让他出什么外勤,老老实实回去看我们带的照片不就好了吗?”“不去现场怎么能行呢,那不是闭门造车吗!”刘队搀起麦涛,“不许吐了啊,再吐就都吐我身上,回去你给我洗吧,总不能让我闺女洗!”队长打起女儿刘安心这张牌来,倒似一针强心剂。麦涛挣扎了一下,站稳了身子,目光依旧盯着女尸的脸,向前挪了几步。“你看到了什么?”“她……认识凶手!”“啧啧!”法医笑着说,“有点意思啊。为什么?”

麦涛没马上回答,反问道:“法医叔叔,这女孩没被强bao过吧?”“没有,你怎么知道?”“因为刀子丢在外面了,就在老妇人的边上。如果意欲强X,持刀岂不是更好吗?刀子既然没被带走,就表明凶手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当然也不会在持刀威胁女孩之后,又把刀子扔在屋外。”“嗯嗯,有道理。但为什么说女孩认识凶手呢?”“原因很简单,这房间里可有翻乱的痕迹吗?”没有。三人之中无论在谁看来,这屋子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墙上贴着海报,床角放着毛绒玩具,典型的青春期少女的房间,只是床上弄得乱糟糟的。“虽说女孩的房间里没太多贵重物品,但总有些值钱的小玩意儿吧。凶手没翻没拿,足以排除夜盗升级的可能。凶手不为财,不为色,为什么要在半夜闯进院子行凶呢?可见他八成是认识受害人。当然也还有一种可能——纯属变态连环杀手所为。但这种人往往特别狡猾,没作过实际勘察是不会随便闯进别人家里的。既然家里还有这老太太,可见凶手也许并未作过充分的调查。所以我说,凶手应该是认识受害人的。反过来说,受害人八成也认识凶手,老太太只是倒霉,做了个替死鬼。”

老法医咂吧咂吧嘴,似乎也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刚想表扬两句,只见麦涛的后背耸动了几下,又要吐,止不住还是一阵摇头。“算了吧,给你五分钟的时间,你在这里好好观察一下。”刘队叫上老法医离开了,“也让这孩子练练胆吧。”

青天白日之下,房子里却阴气十足。

两位老前辈走了,还带上了门。

麦涛心里可不是滋味了!

然而恶心管什么用呢?害怕也是扯淡,反正尸体是不会站起来咬人的。

麦涛走过去,挨着女孩的头部坐下了。他看着她凸起的眼球,看着她张大的却无法发出任何声音的嘴巴。

忽然,他竟轻轻地去触摸她的发际。“你想告诉我什么呢?”

说这话的时候,他掉下了眼泪……

尸体终究是不能说话的。麦涛在房间里洒了一阵眼泪,默默地站起身。感情得到宣泄之后,他逐渐恢复了平静。

女孩死前穿的是什么?既然尸体是裸露的,他便想到了这个问题。女孩的睡衣有些难找,因为它们被叠好了,整整齐齐地压在枕头下面。这有些难以让人理解。她听到院子里的吵闹之后,光着身子就要出门查看吗?

如果说睡衣压在枕头下还有一丝可能性的话,那么,换下来的外衣又在哪里呢?

通常,人们换下的外衣会老老实实地挂在墙边或放在某处,但是现在它们也不见了。谁拿走了它,会是凶手吗?

奇怪的是,翻动睡衣的时候,麦涛发现枕边床角还压着一个黑色的手机充电器。奇怪,现场并没有看到手机,也是凶手带走了吗?

麦涛在旁边又盘旋了一阵,刘队推门而入。“行了,其他人都等不及啦。”其他人指的是负责取证和拍照的警务人员,这时候麦涛脸上的泪痕还清晰可见,老队长愣了一下,“哦,哭过了?”

麦涛不置可否地点点头,以为迎接自己的又是一阵冷嘲热讽。

没想到队长笑了:“哭过了就好。人人都说警察是没心没肺的,其实要真是如此,那我们什么案子也破不了的。行了,走吧,到外面去透透气。”

他带着麦涛走出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麦涛走访了这座院子里的每一个房间。又过了半小时,他一言不发地跟着队长回到了警察局。

第一次面对大案,麦涛很快理解了犯罪心理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开会。

在二楼的会议室里,吵吵闹闹地聚集了一大批人。

适逢2007年,政府其他办公室里早已禁了烟,这里却不行。桌上堆着好几个巨大的烟灰缸,里面塞满了参差不齐、各式各样的烟头。“静一静。”队长发话了,他居中而坐,身边是两位副队长,麦涛没有坐,靠墙站着。“张贺。”他指着一名刑警,“你也去过现场,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吧。”

被指名的刑警还没说话,证物科的主任先闯进来:“老刘。”他和队长年纪相仿,因此亲切地叫着,“老刘,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先说好的吧。”“嗯,好消息是,你也看到了,被害人家院墙上有摄像头。”“那坏消息呢?”“坏消息是,那玩意儿是唬人用的,后面没有链接任何设备,所以别指望可以拍下什么……”“你是特意跑来拿我寻开心的吧?!”队长气得直挠头,“出去出去,别添乱了。”“好吧!”他咽了咽口水,“别费劲了,我自己给大家介绍一下案情吧。”

其实,组里的各位都了解了大致的情况,所以队长只是介绍了现场的勘察结果。

说完了,接下来是自由讨论的阶段。

有警员表示,目前嫌疑最大的当属房主的外甥,也就是一开始站在门口的做房地产生意的小伙子。

这不是自由市场,发表任何言论都要拿出根据来,他们的根据是:1.本案虽有两名受害者,一老一少,不过凶手显然不该是冲着老人去的。

2.院中死去的老太太被证实是女孩的姥姥,八十多岁了,没文化,不识字,甚至在解放前连个名字都没有,只知道娘家姓王。按照解放前农村的土办法,这老太太生下来的时候,也不需要取名字,就叫作王氏。解放后,新政啦,嫁到夫家,自然就要取个名字,叫作王玉珍。别瞧王老太太偌大一把年纪,可死前没生过大病。劳动妇女嘛,腿脚灵便,眼不花,只是耳朵多少背了些。像这样一位不可能招灾惹祸的老太太,自然不可能成为凶手的首要目标。在这件事上,所有人的理解得到了统一:老太太是碰巧出现,才做了刀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