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第2/8页)

“把电视关上。”彼得斯牧师说。

“为什么?”妻子问。

“那就随你吧。”他站起身,“我得去书房了,还有一篇布道词要写。”

“我以为你已经写完了呢。”

“一篇写好,总还有另一篇等着。”

“说不定我能帮上忙。”妻子说着,关上电视,“我也不是非看不可,还不如去帮你。”牧师把咖啡收拾起来,擦了擦桌子,然后以一贯的精准动作慢慢地挪动他庞大的身躯。他的妻子站着把最后一点咖啡喝完,“这个节目倒是让我对你的布道词有了个想法,你可以谈谈人们不要被错误的预言引入歧途。”

牧师含含糊糊地咕哝了一句什么。

“我想大家都需要明白,眼下的情况并不是意外。他们需要明白,这一切都是计划的一部分,他们需要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经过规划的。”

“要是他们问我这个计划是什么,怎么办?”牧师反问,但是并没有看他的妻子。他安静地走进厨房,她跟在后面。

“你要跟他们讲实话:你也不知道计划是什么,但是知道计划的确存在。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人们需要知道的。”

“人们已经厌倦了等待。这个问题是每一位牧师、教长、布道者、萨满僧人、伏都巫师或者其他类似的人都要面对的。人们不喜欢别人总是跟他们说有个计划,却不告诉他们计划具体是什么。”他转身看着她说道。她突然看起来更弱小了,小而且百无一用。她简直是个失败品,他的脑海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声音。这个想法让他猛地僵住了,脑中的思绪也被打断,只是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

她也站着没有说话。自从复生者出现之后,她丈夫跟以前越来越不一样了。特别是这些日子,似乎有什么东西横亘在两人之间,那是某个他不愿告诉她,也不敢放在布道词中的东西。

“我得去写了。”说着,他作势准备离开厨房。她一步跨到他面前,就像高山面前立着一朵鲜花。高山停住了脚步,他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你还爱我吗?”她问。

他握住她的手,弯下身去轻轻吻了她一下,然后将她的小脸捧在手中,拇指轻轻滑过她的双唇,又吻了她一下,一个深深的、长长的吻。

“我当然爱你。”他温柔地说。他说的是实话。

然后他怀着无限的温柔和爱意,将她举起来,放在了一边。

* * *

天太热,什么也干不了,但是哈罗德却十分确信,今天这样的天气适合死亡,不管死亡到如今还有什么意义。

他坐在自己的床上,两脚蜷在身前,嘴里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额头上已经涌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外面走廊上虽然有电扇嗡嗡作响,但送进来的气流只够偶尔吹动一张纸片。

雅各布就快从卫生间里出来了,然后哈罗德才能进去,因为他们的床必须有人看着。人已经多到几乎没有地方睡觉。如果有谁离开自己的床,哪怕只有一小会儿,等他回来就会发现,今晚只能顶着星星,在外面的人行道上过夜了。

每个人都一无所有,只好牢牢抓住手边的一切。哈罗德还算幸运,有个老婆经常来看他,还能给他带些替换衣服和充饥的食物。但是这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士兵收紧了探视时间,理由是“人太多了”。

他们已经搞不清究竟有多少人,无论原生者还是复生者。不仅如此,他们还怕被别有用心的人混进学校,煽动骚乱,犹他州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直到现在,那些人还困守在沙漠中,举着枪呼喊着自由。

但政府依然未能决定如何处理这些人,只能派兵看守他们,士兵的数量远远高于这一小股叛乱者能突破的范围。双方已经僵持了一周,士兵至今没有轻举妄动,完全是出于对罗切斯特事件的回忆,以及对媒体报道的顾忌。

于是,这些持枪的叛乱者只能每天趁士兵分发食物时出来,替复生者们吆喝两声“自由”“平等”的口号,随后便退回到隔离栏之后,回到全世界和他们自己铸就的牢狱之中。

相比罗切斯特发生的一切,以及那几个德国士兵和犹太人一家的死,总体的局势还算平稳。但尽管如此,调查局为避免事态失控,还是全面提高了安保等级,并实行了铁腕政策,因此,露西尔现在一星期只能来看哈罗德和儿子一次。然而涌入学校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地方最初也并不是为关押囚犯而设计的,营地里已经有传言说,政府正计划为每个人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这也就意味着,不少人要被送到别的地方去。这是个不祥的信号,哈罗德不由得感到担心。

阿卡迪亚的供水虽然还没有完全枯竭,但已经出现了短缺。一切物资都开始实行配给制,食物配给已经够糟了,而定量供水则堪称严苛。

目前还没有人因脱水而死亡,而且很幸运,他们每隔三四天还能冲个澡。但是大家都学会了尽量不弄脏衣服。

开始的时候,这些看上去都是小事,甚至还挺有趣。人们吃饭时面带微笑,翘着小指头,还不忘把餐巾塞在领口围成一圈。当菜汁飞溅出来,他们就煞有介事地擦干净,生怕自己的举止不够得体,担心因眼下的遭遇而失态。

每一个人都保持着体面,仿佛目前的境况随时都会结束,然后他们晚上就能回家,舒舒服服地歪在沙发上,看他们一直喜欢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但是一周又一周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现在已经不止了——没有一个人能回家在沙发上看电视。第一个月过去的时候,年纪最大的犯人已经认清事实,他们回不了家了,而且情况会一天比一天更糟。从那时起,他们一步步抛弃了仪态,也不再顾忌旁人的眼光。

面对如此多的人,尽管调查局还能控制好食物和水的配给,但已经无力收拾其他烂摊子。学校西侧的抽水马桶因为过度使用而堵塞,但人们还是照去不误,因为有些人觉得哪怕马桶坏了,只要还能忍受,有马桶用总比没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