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评定(第2/2页)

这次,小岛重重地点头说道:“所以您才会催促我尽快找到辻村。”

“我已知道凶手是谁,但关键人物辻村却躲了起来。在我看来,只要辻村出面,此案就能告破。但即便如此,我心里仍有些不太踏实。凶手和作案手法都已经知道了,只有一件事令我感到十分头疼,那就是我完全猜不透作案动机。我本打算向席有仁打听五兴社长的事,甚至因此撒谎,自称是嘉兴中学的教师。可是,我仍然毫无头绪。正在这时,田村被杀了。小岛君的洞察力十分敏锐,你猜得没错,这一命案的确与徐铭义事件有关。我也认为凶手可能是同一人。事实上,我曾偶然见到田村出现在五兴公司,而且,通过社长和田村的交谈方式可以看出,他们似乎以前就已认识。于是我想,只要调查田村过去的经历,就能找到作案的动机。”

“田村过去的经历正是我调查的……”小岛问道:“您是通过朝日产业这一点知道的吗?”

“就算是吧!”陶展文说道,“而且,当时我在这里读了南洋日报,通过席有仁的《东瀛游记》得知,他与李源良虽有很深的渊源,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这次竟是初次见面。双方约定插着假花,作为标记。由此我便大体猜到——五兴的社长或许并不是李源良。倘若有人知道他不是李源良,并且可能会将此事告诉席有仁,那么五兴社长或许就会将其杀死。”

“根据这封自白书所言,您昨天向凶手暗示了这一假设?”小岛问道。

“那时早已不是假设,因为我遇见了真正的李源良的侄女夫妇二人,已经将事情打听得一清二楚。说暗示有点牵强了,李源良的侄女来到神户,辻村也会出面作证——对五兴的社长而言,这两件事已经是决定性的了,何况我还带去了那颗棋子。”

陶展文缩进椅子里,点着一根香烟,仿佛在宣告谈话到此结束。

“换个话题……”朱汉生开口说道,“那家伙如此这般地求你将他以李源良的身份下葬,身为治丧委员长,你打算怎么办?”

“此事已经得到李源良侄女的谅解了。”陶展文懒洋洋地说道,“倘若举办两次葬礼,伯父也会高兴的——乔玉是这样说的,然后便同意了。我相信李东昌的这封自白书,被归于李源良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我也问过乔玉,情况基本属实。李源良的尸体已被草草火化,不如这次就针对他的业绩举办一次葬礼,而且席有仁也会出席。”

“说不定……”小岛低声说道,“被他杀害的不止两人,而是三人……”

“不,不会。”陶展文打断小岛说道,“起初我也有此怀疑。倘若果真如此,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他的请求的。可是,真正的李源良的确只是死于交通事故。乔玉已在东京将伯父死时的情况打听得一清二楚,此事断然不会有错。”

“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这样做太过宽容了。”小岛带着无法理解的表情嘀咕道,“不仅不揭穿凶手的真正身份,还要举行盛大的葬礼……他可是杀了两个人的杀人犯啊!”

陶展文凝视着小岛,脸上浮现出悲伤的表情。随后,他带着歉意的语气说道:“你能认为他已经疯了吗?”

小岛似乎开始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一个人若只执著于一件事,他就会变得疯狂。”陶展文说道。

或许的确如此——小岛陷入了沉思。靠着陶展文的翻译,他得以了解自白书的内容。对于死去的李东昌对梦想的热情,以及为了保护这个梦想,不惜去做任何事情的心情,自己也并非完全不能理解。但即便如此,夺取他人性命——是绝对不能原谅的。

“就算是你,若是为了保护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只怕也会变得疯狂吧?”说着,陶展文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连我自己也无法保证。也不知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还从未只执著于一件事情过。”

“如果你对做菜无比投入,要是有人乱说你做的菜很差,你说不定就会用菜刀猛砍那家伙。”朱汉生开玩笑地插嘴说道。

“幸好我还有家庭生活,中医和拳法也能分散我的精力。”

“还有象棋。”朱汉生补充道。

“我必须去安排葬礼了,不是李东昌的,而是李源良的。我打算向人们解释,这次葬礼是针对李源良的业绩而举办的……我先走了。”

走到门口,陶展文突然转过身来,问道:“小岛君,你之所以心有不满,是否是因为无法将这一新闻进行独家报道?”

小岛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声说道:“不是,没这回事!我绝对没有那样想。”

望着陶展文走出房间的背影,小岛又再次大声喊道:“绝对没这回事!”

然后,走廊里传来了陶展文的声音:“你也疯不了,很安全,因为你并没有一门心思地只执著于工作之中。”

听闻此言,小岛不禁想起了报社一位被人们称作“工作狂”的前辈,倘若那人在此……

小岛心头生出一种冲动,只想追上陶展文,解释自己心怀不满的原因——不是因为无法报道独家新闻,而是出于道义上的感情。但是,他并未起身离开椅子,因为这样做就如同狡辩,让他觉得很不舒服,于是他再次考虑,改变了想法。

杀人犯必须受到惩罚,这是道义上的问题。然而,李东昌不也已经惩罚过自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