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精神科专家(第2/2页)

在朱四苹案二审前的第五天,案情出现了奇迹般的转机。

一位白发如银、精神矍铄的老人,随着下机的人群,健步走出曲州市机场候机大厅。

苏采萱和李观澜忙迎上去。苏采萱兴奋地拥抱着老人,说:“欧阳老师,我给你发信求助,没成想把您老人家千里迢迢地召唤到曲州来,您已经退休了,为了我们的事特意跑一趟,让我这个不成材的学生情何以堪。”

这位老人名叫欧阳夏辉,是我国著名的司法精神科专家,也是苏采萱在公安大学读书时的指导老师。苏采萱在被凤来村的案子困扰得无计可施时,向欧阳夏辉发了一封求助信,没想到他非常感兴趣,回信详细询问了凤来村村民的情形,又提出要亲自到曲州市来走一趟。

苏采萱和李观澜都猜不透他的来意。但是可以推断,以欧阳夏辉这样学界泰斗级别的人物,这样重视这件事,其中一定有重大秘密。

欧阳夏辉住进公安招待所。他执意不肯休息,一定要马上开始介入这起案子。

欧阳夏辉调出朱四苹和朱炳六的审讯录像,反复观看了两遍,仔细揣摩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和遣词造句。看过以后,他轻轻搓着双手,说:“这两个人的表现,进一步证实了我的判断。凤来村的村民并没有灵魂附体,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他们极有可能是患上了群体性癔症。”

苏采萱和李观澜都是第一次听见这个名词,不约而同地询问:“什么是群体性癔症?”

欧阳夏辉说:“群体性癔症,也可以叫做群体性心因反应,是指某种精神紧张相关因素在许多人之间相互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或精神障碍。这种疾病的主要特点是人群之间产生相互影响,比如在学校、教堂、村落或公共场所,一些人目睹一个人发病,由于对疾病不了解,也跟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并出现相同症状。这种病症非常罕见,我在医学界几十年,也只接触过一起类似疾病,这也是我专程赶来曲州的动力,想和风来村的村民进行直接接触。”

苏采萱若有所悟:“您这样一说,我恍惚有了些印象,您在课堂上曾经提起过这种疾病,可能是您一语带过,又是选修课,时间一长,我就把这事给忘了。”

欧阳夏辉说:“毕竟精神科不是你的专业,谁也不能要求你面面俱到。我在讲这种疾病时,最常引用一个例子,有些颇具蛊惑能力的气功师在发功时,他身边的一些人就会出现感应,或身上发热,或手舞足蹈,甚至会闻到气功师所说的香味。观众的这些感应往往是虚幻的,与气功师的暗示有直接关系,这就是群体性癔症的初期表现。”

李观澜说:“这样看来,凤来村的村民也是受到了强烈的心理暗示,从而激发了群体性癔症,对灵魂附体的说法深信不疑,甚至不惜以暴力来排除异己,维护这种信念。”

欧阳夏辉说:“是这样的,这是重度癔症的表现。而且根据你们掌握的情况,凤来村村民还有集体梦游的情形发生,这也是群体性癔症的深度表现。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找出他们集体罹患癔症的诱因。”

苏采萱说:“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并没有人有意对凤来村的村民进行心理暗示,他们似乎是同时染上了这种奇怪的病症。”

欧阳夏辉说:“群体性癔症听起来有些神秘,其实也不外乎神经和器质性疾病。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应锁定在那两个没有患病的年轻人身上。凤来村有一千多人口,只有两个人未被感染,虽然他们读过书,有些文化,但是村子里读过书的年轻人也不少,为什么只有他们两个人侥幸逃脱呢?这是一条值得深入追查的线索。”

李观澜说:“余小妹和余成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近两年一直没在凤来村居住,我也一直在怀疑,这是不是他们没被感染的原因?”

欧阳夏辉说:“我建议,立刻对余小妹和余成庆的血液组织进行化验同时对凤来村村民进行抽检,也许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