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漂流瓶(第2/2页)

那两只空鞋子都是女式运动鞋,一看即知是国内厂家仿制的国外品牌,均有七八成新,这样的鞋子在岸上很常见。从寒冷中稍缓和过来的李观澜对苏采萱说:“以前我们对这些空鞋子没怎么留心,能不能做个分析,这两只鞋子和盛有断脚的鞋子是否有联系,比如能否配成一双?”他一边说,双腮还在不由自主地颤抖。

苏采萱说:“这个检验有价值吗?就算能配成一双,能说明什么?还是不能立案,白白浪费时间。”

李观澜被她没好气地顶了一句,翻翻眼睛,无话可说。他手里握着的倒不是空瓶子,里面装着半瓶子药片。这瓶子是塑料材质的,很大,约二十厘米长,直径七八厘米左右,装的像是维生素之类的保健药片。由于瓶子的密封性很好,里面的药片都没有浸湿,但瓶子外面的商标已经被洗刷干净。苏采萱扫一眼那瓶子,又说:“你们在水里泡了四十来分钟,就捞上来这几样乱七八糟的东西?”

李观澜见她态度不善,敷衍地笑笑,没有说话。

回到警队,已是下午六时许。苏采萱随手把装有断脚的鞋子丢进盛放证物的冰柜,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忽听实验室外面有人敲门,打开看时却是李观澜。

苏采萱有些意外,站在门口说:“有事?是不是对断脚的事还不死心?”

李观澜侧过身子挤进来,把门关上,说:“今天在浴场有所发现,也许案子可以查下去。”

苏采萱诧异地说:“就凭那两只空鞋和一个药瓶,怎么查?”

李观澜扬了扬手里的一个棕色纸袋,说:“这里可能会藏着重要线索。”说着,把袋子放到办公桌上,从里面取出一个棕色的塑料瓶子。

苏采萱不知道他在搞什么把戏,静静地看着,没说话。

李观澜说:“这个瓶子是我在凌波浴场的沙滩上排查时找到的,当时人多眼杂,我就藏了起来,没对别人说。”

苏采萱说:“好啊,原来你藏了一手,不过说实话,我真想不出这个瓶子和断脚有什么关联。”

李观澜把瓶盖打开,倒出里面的东西,是许许多多用彩色亮光纸折叠成的幸运星,差不多有近千颗。李观澜说:“是九百九十九颗,我数过了。”又从瓶子里取出一个折成心形的纸条,展开,上面写着:“顺与华,心相知,愿此生,永相依,纵白首,不分离。”下面写有一个手机号码。

“是情人搞的小玩意,”苏采萱在心里默念两遍那几句话,说,“这个顺与华,倒和何晓顺与许天华的名字有些像,有意思。”

李观澜说:“就是他们两个,下面的电话号码是何晓顺的,我核对过了。”

苏采萱不解地说:“就算是他们俩的玩意,你不还给他们,反而还藏起来干什么?这和断脚也不挨着。你不是怀疑许天华吧?”她说出最后一句话时,身上起了一层细细密密的鸡皮疙瘩。

李观澜严肃地说:“不是在怀疑他,而是希望这个瓶子能够帮助我们揭开断脚之谜。两年前曾经有专家论证过,断脚是从空难遇害者身上脱离的,随着河水漂浮到凌波浴场。可是,这里面有两个重大疑点,专家的论证完全无法解释。一是为什么漂流过来的断脚都是年轻女性残肢,而且都穿着运动鞋?这与飞机乘客的多样性不符。二是为什么在时隔两年后,断脚再次出现?空难遇害者都是同时落水的,断脚漂流的时间即使有差异,也不该相隔这么长时间。这两点解释不通,专家的论证就不足信。”

苏采萱说:“就算是这样,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在三四年前已经努力尝试过了。”

李观澜在手里掂了掂那个漂流瓶说:“这个瓶子装进那九百九十九颗幸运星后,重量是一斤一两,和装有断脚的鞋子的重量接近。瓶子的材质是乙烯塑料,与制作运动鞋鞋底的材质相似。此前曾有水利专家论证过,在巨流河流域,凌波浴场因地势特殊,使得上游漂流过来的杂物集中到那里。而且还有几处地方也与凌波浴场的地势相似,因巨大的管道形石壁造成中心负压,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成为水中漂流物体的聚集地带。这个瓶子与装有断脚的鞋子的重量和材质都接近,我们是否可以假定,两者漂流的路线也一致,当年许天华与何晓顺丢下漂流瓶的地点,就是断脚随河水漂流的起点?”

苏采萱听他进行分析时始终紧扣许天华夫妇,感觉身上一阵阵发冷,但深入思索,他的分析其实很有道理,就说:“当年专家认为断脚是从H省与松江省交界处的巨流河上游漂过来的,那也是H省空难的发生地点,还曾有专家就断脚的漂流路线做过分析,结合天气、风向、水流、水温等诸多因素得出一个结论。我当时也读过那份专家报告,科学性很强,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李观澜赞同说:“我倒没怀疑这些专家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素养,他们做出的结论,不能全盘推翻。但是天气、风向这些因素都是变量,在计算时有偏差也是不可避免的。”

苏采萱说:“只要计算偏差在合理范围内,就是允许的。”

李观澜提醒她说:“你记得四年前我们曾到诏安市植物园度假,后来我才了解到,何晓顺家就住在那里,而诏安市就位于松江省与H省的交界处,与H省空难发生地点相距不到一百里。”

苏采萱替许天华辩解说:“就算两人的漂流瓶是在诏安市境内丢进水的,和断脚漂流的路线相同,那也只是巧合而已。”

李观澜不置可否,说:“但这个巧合却帮助我们圈定了调查范围,如果这是一起刑事案,案发地很可能在诏安市内。”

这时门外又有人敲门进来,却是冯欣然,他向李观澜报告说:“经过核对,你从河里捞出来的那个药瓶是诏安制药三厂的产品,里面装的是半瓶钙片。”

苏采萱这时才明白过来,不无讥刺地对李观澜说:“原来你急赤白脸地带人下水,是去寻找佐证了。在岸上发现漂流瓶后却丝毫不动声色,你隐藏得真好。”

李观澜毫不计较她怪异的语气,说:“今天的谈话内容仅限于我们三个人知道,绝对不要在警队里扩散。”

苏采萱听他语气严峻,也不敢再表现出大大咧咧的态度,有点结巴地低声说:“李……支队,你到底要干吗呀?难道许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