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夜游(2)(第2/2页)

黄桥伟说:“白鹭湖畔,靠白桦林的这一侧。”

车子离湖畔还有几十米远,李观澜就倒吸一口凉气,明白了黄桥伟为什么语气那样惶急。在混浊的湖水边,郁郁的桦树下,大批的白鹭倒地死去,雪白的羽毛与青青碧草交相呼应,衬托出令人绝望的惨淡和凄清。

那些死去的白鹭横七竖八地倒卧着,身体僵直而坚硬,两只鸟足蜷曲着,似乎对这个喧嚣又残忍的世界充满了恐惧。它们的眼睛不肯闭上,混浊的白色眼膜湿润而黏腻,不知是沾着露水还是曾经在死前哀哀地哭泣。黑色的瞳仁望向虚空的远方,提醒冷漠的人们,它们也曾是一条条美丽而鲜活的生命,在这个利欲熏心、弱肉强食、相互争抢资源的拥挤世界上,也曾有属于它们的一部分空间。

白鹭湖边已经站满了围观的市民,里三层外三层,都面带恐惧和猜疑,交互窃窃私语,猜测着白鹭骤然间成批死去的原因。有的认为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有的说一定是白鹭湖里被人下了毒,也有人脸色惨白,心事重重,颤抖的嘴唇在含糊不清地念叨什么。

焦头烂额的黄桥伟见李观澜走过来,像看见了救星,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去,说:“李支队,我是没辙了,你快帮我看看,这些大鸟咋死了这么多,找不出死因,市民们胡乱猜,对社会稳定是个隐患。”

李观澜一时间也无法作出判断,说:“只要不是急性的禽类传染病,就不会酿成更严重的后果。”他回头让一名刑警通知苏采萱立刻赶过来,继续对黄桥伟说,“这些白鹭是今天同时死的吗?”

黄桥伟擦擦汗说:“我刚才了解过,近两个月陆陆续续地有白鹭猝死,有市民在湖边发现过白鹭的尸体,不过也没引起注意。像今天这样大批地死去,以前从来没有过。”

李观澜担心有疫情传播的潜在危险,命令现场的警员们把围观群众疏散到十米外,警员也在离白鹭尸体较远的地方守着。

苏采萱接到通知后火速赶至现场,见到白鹭成批死去的惨状,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问与她同来的马德中:“你有什么看法?”

马德中年纪虽轻,遇事却很能保持沉着冷静,说:“最怕是禽流感爆发。这些白鹭符合禽流感载体的大多数特征——水生鸟类,与人类饲养的家禽有近距离接触,种群密度很高,这些都是危险因素。不过国内至今为止并没有野生鸟类爆发禽流感的记录,所以这个可能性很小。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应马上对白鹭的尸体进行取样检验。”

苏采萱说:“我们随身携带的工具和药物都有限,不过事不宜迟,只能在现场作初步检查,万一发现异常,可以立即通知动植物检疫所,避免疫情扩散。”

两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穿上防止酸碱渗透的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进入隔离现场。

两人从地上挑选出两只僵硬程度较浅的白鹭作为样本,取出解剖刀,刮去其腹部的翎羽和绒毛,然后小心翼翼地剖开其皮肤。

数十只白鹭在半空中盘旋、鸣叫,为同类的死去而哀伤不已。

苏采萱仔细检视白鹭的内脏,一颗悬着的心略放下,说:“未见到禽流感的特征。气管内无充血、出血,无干酪样渗出物,无混浊的心包液,胰脏未见肿大。可以初步排除禽流感。”由于戴着面具,声音非常沉闷,要大声喊叫才能传出来。

马德中点头说:“我同意。”

苏采萱剖开白鹭的嗉囊和胃,检视它们临死前吃的食物,忽然双手停顿,若有所悟。

马德中在三十秒后也明白过来,抬起头与苏采萱对视一眼,说:“我想我们找到答案了。”

苏采萱向李观澜遥遥地打了个“OK”的手势,李观澜心领神会,知道两人已经查找到原因,而自己最担心的疫情终于没有出现。

与此同时,李观澜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一个重要画面,这画面就像是黎明时分的启明星,在沉沉黑暗中带来一线曙光,让李观澜此前纷繁混乱的思路豁然开朗。传奇小说里形容武林高手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字句,李观澜虽然不是武林高手,但是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三只眼睛四只耳朵。有时候他明明背对着你,看似在阅读文件或敲打键盘,但你在他身后的一举一动,比如倒杯水或弯下腰捡些什么东西,他头也不回就知道得清清楚楚,像是后脑勺上也长着眼睛。

这时他又表演了一次让人佩服又有些惊悚的“超能力”。李观澜的眼睛直盯着苏采萱的手势,貌似目不转睛,却丝毫没错过周围的动静,微侧过头伏在黄桥伟耳边说:“我想已经找到向公务员小区丢垃圾的凶手了。”

黄桥伟茫然不解,说:“是不是苏法医发现了什么线索?”

李观澜摇摇头,指着远处的天空说:“看那里。”

黄桥伟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在远方天际,依稀看到有两只白鹭向公务员小区方向飞去,已经遥遥飞进云层,几乎仅见两个白点。黄桥伟仍是一头雾水,问:“那是什么?”

李观澜见他没明白,又指向二三十米远处的一个硕大垃圾堆说:“还在继续。”

黄桥伟不知他在卖什么关子,心想自己幸好不是他的下属或同事,否则要不时接受他的业务能力考试,可不是什么让人愉快的事情。黄桥伟见垃圾堆里站着几只白鹭,有的引颈长鸣,有的在低头觅食。他依然不明所以,只是不愿让李观澜瞧低了,没有急于开口求教,而是努力搜寻每个细节,脑子在飞速转动,心想即使发现少许似是而非的线索,也可以应付过去。

李观澜善于洞察别人心意,见黄桥伟的尴尬模样,也不催促他,而是沉默不语,明知这种无形的压力已经足够黄桥伟承受。这个年轻却老谋深算的刑警队长,喜欢用这种手段在实战中训练他的下属。

黄桥伟冷汗涔涔,如芒在刺,正当不知所措之际,一个出乎意料的景象映入他的双眼:一只白鹭振翅翱翔,奋起飞上半空,而尖尖的鸟喙中叼着一个小小的深红色塑料袋,那是从垃圾堆里叼起的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少许垃圾,吊坠在白鹭的尖嘴下面,随着飞行产生的气流轻轻晃动。

在李观澜看来,那袋垃圾却无比沉重,那里面不仅隐藏着关于一条命案的重要线索,同时也隐藏着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那是成批猝死的白鹭对生命的质问,对人类的复仇。

黄桥伟却眼前一亮,脑海中灵光闪现,脱口而出:“原来往公务员小区丢垃圾的是鸟不是人,我们从一开始就判断错了。”

李观澜的嘴角露出一丝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