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法医手记 第三章 梦游杀人(第2/2页)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死者是他杀!死者口鼻处的白色泡沫大部分已经被浴缸里的水所污染,但是,在鼻腔口端所擦取到的棉签上,我意外地发现了抗抑郁药物盐酸阿米替林的痕迹。而死者的病史中,并没有注明其患有过抑郁症,盐酸阿米替林是属于严格控制的精神类药物,市面上是不会随便让你买到的。如果按照正常剂量服用的话,服用者情绪提高,对其思考缓慢、行为迟缓、食欲不振会有所改善,而且有较强的镇静催眠的作用。但是,如果过量服用,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头昏、萎靡不振、精神恍惚等现象。并且这种药一般都是口服的,怎么会在死者的鼻腔发现呢?在鼻腔深处的隔膜层以至于更深,发现的盐酸阿米替林的含量更浓!我因此而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死者在临死前被人从鼻腔灌入了超剂量的抗抑郁药物,导致精神不正常,任人摆布,最后,插入铁钉,引起丘脑部位被损伤,脑内出血死亡,死后,为了掩盖迹象,还被扔进了放满水的浴缸,让人误以为她是溺水自杀的!凶手处心积虑地制造了一个恶毒的杀人案件!”在随后举行的案情分析会议上,张晓楠一口气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推论。

“但是案发现场所有证据都表明当时房间里就只有死者和其丈夫两个人,照例说动机应该很明显,但是,死者丈夫却一口咬定自己是严重的梦游症患者,并且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跟妻子感情很好,不可能下这么狠的手。我们也查过医生的证明,一大堆厚厚的病历显示这个毛病已经持续有好几年了,所以,即使在梦游时他对妻子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应该是属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我想或许不应该负法律责任。”于强谨慎地表明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一个正常人在睡眠时,分为好几个睡眠阶段,由浅至深,正常人从一个睡眠阶段到另一个睡眠阶段时,并不会出现梦游的情况,但对如今社会上数量庞大的梦游症患者来说,他们很难从非快眼动期睡眠转向快眼动期睡眠,相反会陷入一种游离状态,也就是说,他们在梦游时,并不具备正常的思维意识,这时候,他们的大脑一部分清醒,一部分沉睡。我想如果真的确定死者丈夫是严重的梦游症患者的话,那这个案子的顺利侦破就比较棘手了。小于说得对,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现行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专门针对这一条的有关规定。”主管刑侦的张副局长也表示赞同于强的看法。

突然,张晓楠意识到了自己遗漏了一个重要的证据,问道:“你们赶到现场时,浴缸的水是不是冷的?”

于强皱了皱眉,回答说:“对,整整一浴缸都是冷的!”

“那么就能确定死者的丈夫当时并不是在梦游!因为冷水刺激、铁钉的尖利都会让梦游患者醒过来。他做这些事情都是有预谋的,也是系统性的行为,他绝对不是在梦游。”张晓楠有些激动,“还有他右手虎口上的那块创口贴,梦游状态的人是不会系统性地处理这么细小的动作的。他应该没有痛感的,也就不会想到给自己贴创口贴。那块东西是新的,刚贴上去不久,我进现场时注意到了……”

“我建议联系一下市里第一医院的睡眠科,对死者丈夫马上进行睡眠监测。”张晓楠认真地说道。

上午八点不到,睡眠监测报告被送到了张晓楠的面前。睡眠科专家一致认定,即使睡眠监测显示出超同步贝塔波的存在,因为这是一种与梦游症有关的脑电波,也是一种脑神经紊乱的表现。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凶手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肯定也处于这种状态。

当张晓楠把报告交给张局的时候,说:“如果凶手真是梦游的话,他的行动不会这么有计划,相反会很迟缓,无意识,甚至走路都不稳,动作不连贯。而灌药、钉钉子,以及到浴室放水等一系列行为,梦游时是完全做不到的。凶手怎么会想到使用盐酸阿米替林的,这很简单,因为他是一名医院药房的药剂师,经常会有药物过期报废,他所要做的,只是在报废数额上多一点点小手脚罢了,而这种盐酸阿米替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他本以为浴缸的水会冲淡死者鼻腔中的药物痕迹,也能造成溺水的假象,但是,结果证明他打错了算盘。”

张局皱眉,点点头:“刑警队那边已经控制了死者丈夫,就等你这边的报告呢,我马上批逮捕令。”

法医办公室,每次结案后,总会有一堆的文字工作要处理。

“张姐,你知道为什么犯罪嫌疑人会如此颇费心机地杀害他相伴多年的妻子吗?”

张晓楠沉吟了一会儿,放下手中的X光片,转身对身边站着的潘建说道:“谋杀案,不是为财就是为色。死者并不是年轻貌美的女性,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难不成,犯罪嫌疑人在外面有了别人?”

潘建苦笑,摇摇头:“没错,张主任,我想什么都瞒不过你。我刚经过刑警队的时候,于强跟我说了,犯罪嫌疑人外面有了第三者,逼死者离婚,结果,死者的观念很传统,死活不肯离婚,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说着,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张主任,你说,既然不爱了,还死守着那份婚姻干什么?最后搭上自己的一条命,太可惜了。”

张晓楠没有回答,她无言以对。

活人有时候,比死人更可怕!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