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玉龙子 2

“是《长恨歌》。”裴玄静说。

“正是《长恨歌》的最后两句。”

“质夫先生是有所指吗?”

“有可能,可惜我猜不出来。”陈鸿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感觉十分怪异。王质夫与我虽有一面之缘,但交情并不深,多年中亦无书信往来,怎么会突然给我来这么莫名其妙的一封信?我收信之后,深感困惑,因知白行简与王质夫在一处,便给白行简去了封信,打听情况。数日前,我才收到白行简的回信,方知他们都已经离开梓州。白行简还在信中写道,自梓州一别后便失去了王质夫的消息,颇为担忧。此外,白行简又提到一件怪事。”陈鸿迟疑了一下,“他说自己离开梓州后,便去往江州探望哥哥白乐天。白乐天告诉他,前不久收到了一封王质夫的信,其中只写了两句诗。”

裴玄静问:“莫非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正是。”

“奇怪……”韩湘喃喃。

“所以陈先生就找到这里来了?”裴玄静目光炯炯地说,“因为先生开始担忧,质夫先生会不会遇上了什么困局?”

“不瞒炼师说,陈某在太常博士任上数年,深为簪组所累,加之父母年迈,所以去年下决心辞官,回洛阳尽孝。质夫这事一出,我思虑再三,自己离周至县最近,少不得来跑一趟,查出个究竟,方能安心。于是便从洛阳赶了过来。”顿了顿,陈鸿又道,“我没有见到质夫,又不甘心就这么空手而回,索性在草庐中住了下来。我想,干脆多待些时日,如果能够等到质夫平安回来,自然最好。否则,我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多方打听,找找线索。不料一住多日,毫无所获,最终却等来了二位。”

“所以刚见面的时候,陈先生刻意隐瞒身份,是想先鉴明我们的身份和目的,对吗?”

陈鸿叹息一声:“我总感觉此事不简单,质夫的行踪下落或牵扯极深,暗含凶险,不得不防啊。我也要提醒二位,若没有十分准备的话,还是不要轻易上路为妙。”

裴玄静点了点头。

陈鸿问:“二位究竟是受何人之托,来寻找王质夫的?”

“是他的族人。”

“哦。”陈鸿不再追问,少顷,又道,“既然他的族人托了二位,在下也可以放心离开了。寻找王质夫的事情就有劳二位了。但凡有了他的下落,请务必告知于我。”

“那是自然。”裴玄静应道,“陈先生若还想起什么特别之处,也请告知一二。”她想了想,“比如《长恨歌》,比如那两句诗……”

“对了,说到《长恨歌》,倒是有些内情相告,且与质夫直接相关。只是,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请陈先生赐教。”

陈鸿皱起眉头望着裴韩二人:“你们都熟读《长恨歌》,就请说一说诗中的内容。”

韩湘忙道:“我来吧。《长恨歌》所咏的是玄宗皇帝与其妃子杨玉环的事迹。诗篇从玄宗皇帝倦于政事,思慕绝色开始。杨玉环生就倾国之色,得到皇帝的宠爱,从此六宫失色,三千宠爱聚于杨氏一身,连杨家人都跟着鸡犬升天。然而好景不长,安禄山造反了,玄宗皇帝不得不逃出长安。在马嵬坡六军停滞不前,强逼皇帝处死杨玉环。皇帝虽万般不舍,也只得忍痛割爱,缢杀了妃子。叛乱平息之后,玄宗皇帝从蜀地回到长安宫中成了太上皇。然而物是人非,玄宗皇帝思念贵妃夜夜难眠,这时有一位临邛道士正客居长安,说能以法术招来贵妃魂魄。玄宗皇帝喜不自禁,便命他做法……”

“且住。”陈鸿打断韩湘的滔滔不绝,“郎君还记得,《长恨歌》中是怎么引出这一段的吗?”

“我记得是这样写的,”韩湘道,“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唉,每每吟到此处时,我都挺感慨的。”

裴玄静问:“陈先生,此处有问题吗?”

陈鸿正色道:“当然有问题。不知你们发现没有,在这段以前,诗中所写的都是事实,或者经由众人口口相传,或者已有史书记载。即使有些场面被白乐天的妙笔生花,终归算是有凭有据。但从这段开始,玄宗皇帝思念杨贵妃,请方士做法寻找贵妃的魂魄,后面更写到,方士在海外仙山上见到了太真仙子。仙子感念君王的恩情,将当年玄宗皇帝所赠的金钗钿盒一分为二,交于方士带回。最后,为了表达忠贞无悔的爱意,太真仙子还将她与皇帝在七月七日长生殿上的盟誓告知方士,让他传回下界,以示君王……”他长吁了一口气,道,“请问,这些宫帷秘事,白乐天是从何处得知的?又如何能描述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一般呢?”

裴玄静和韩湘都被问住了。《长恨歌》自元和元年问世以来,便以其缠绵悱恻的词句、宛转动人的情感,打动了无数人。尤其是它所记载的那段情事,正是大唐由盛极走向衰败的标志,更令多少人触景生情,感怀无限。裴玄静和韩湘都还年轻,他们所置身其中的大唐,已经是褪尽盛世荣光的颠沛乱局,有关于那段往事的所有印象,几乎都是从《长恨歌》中得来的。他们确实从未质疑过它的真实性。

裴玄静想了想,问:“难道陈先生的意思是,自临邛道士之后的内容,都是白乐天杜撰出来的?”

陈鸿摇了摇头。

“我不明白。”

陈鸿一字一顿地道:“自临邛道士之后的内容,都是王质夫口述给我们听的。”

“是质夫先生说的?”

“对。就在元和元年的那次相聚中,质夫不仅详详细细地讲述了道士为玄宗皇帝做法寻找贵妃魂魄的经过,还说出了该道人的名字:杨通幽。据他说,杨通幽做法之后,真的拿出了拆成两半其中之一的金钗钿盒,证明他的确见到了杨贵妃。玄宗皇帝认出金钗钿盒正是自己当年所赠,不禁睹物思人,落下了眼泪。杨通幽还对玄宗皇帝说,虽然有贵妃的信物为证,但自己还怕玄宗皇帝不相信,故特意讨问贵妃一句私语,须得是只有玄宗皇帝和杨贵妃之间才知道的,好以为证,免得自己回去后,被皇帝当成骗人的术士给斩了。杨贵妃听他这么请求,才说出了天宝六年七月七日那一天,她曾与玄宗皇帝在骊山宫的长生殿盟曰:‘愿生生世世为夫妇。’而这句话,绝对是只有他们二人才知道的私语。”

陈鸿停下叙述。一时再无人言,空山寂寂,又似有不可捉摸的回音缭绕,渐入云端。

良久,裴玄静才问:“所有这些,全都是质夫先生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