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案 校园禁地(第4/6页)

我想了想现场的状况,即便警察走到灌木丛中,若不走到墙根处也发现不了旱渠中的尸体。

他接着说:“开始以为悦悦离家出走了,但是时间一长,我们就有不祥的预感。后来老妈说她回想了一下当天晚上的电话,说总觉得电话突然没声音有些蹊跷,而且背景中仿佛有那种想喊喊不出来的呀呀声,越想越怕,直到今天早上听说学校发现了死人,我们心底就基本确定是悦悦遇害了。”说完他又忍不住抽泣起来。

我安慰了他几句,转头和黄支队并肩往车的方向走。我说:“听他这么一说,死者在打电话的时候被突然袭击的可能性非常大。”

黄支队点了点头。

刚坐上警车,装着尸骨的尸袋就被抬出了警戒带。我突然看见胡悦悦的妈妈下了车,我也赶紧下了车,向她跑去,一把拦住了她。

“你干什么?”胡悦悦的妈妈哭喊道,“我再看我的女儿一眼也不行吗?”

“阿姨,你冷静些。”我说,“您还是别看了,真的,相信我,别看了,我们会为她报仇的,好吗?”

我知道,如果她看见了自己漂亮的女儿变成了一堆白骨,她一定会疯的。

胡悦悦的妈妈被两名女警搀扶着重新坐回了警车,我看着尸袋装进殡仪馆的运尸车,也默默地坐回警车。我的胸口如同被大锤锤过一样。

解剖室内,我们先开始检验白骨化的女尸。

我拿起死者的头颅,因为椎间组织已经腐败消失,头颅和颈部已经无法相连。头颅一拿起来,黏附着黑发的头皮哗的一声脱落了,露出了光秃秃的颅骨顶部。我正在观察颅部口腔内的卫生纸的时候,突然从口腔里快速爬出一只黑色的多角昆虫,爬进了颅骨的眼窝,着实吓了我一跳。

“没有软组织了。”高法医说,“实在没法发现更多的线索。”

“不。”亲自上解剖台的黄支队拿起舌骨,轻轻地按压着,“死者的舌骨虽然没有骨折,但是舌骨大角的活动度明显增加,说明死者颈部遭受过暴力,不过应该不是致死的原因,倒是有可能致昏。”

我点了点头认可黄支队的判断:“这就好解释了,现场有大量出血的痕迹,说明凶手是在死者活着的时候将三根竹枝插入死者会阴的,但死者身下的地面没有挣扎的痕迹,除非是昏迷的状态才有可能。”我说完,随即拿起死者的髋骨,说:“死者的髂缘和坐骨的骨骺还没有完全愈合,应该不到22周岁。”

“很符合胡悦悦的条件。”高法医说,“她今年上大四,应该是这个年龄范围。”

没法发现更多的线索,我们只好开始检验另外一具尸体。尸体刚被我们抬上解剖台,黄支队的手机响了。

黄支队一边脱下手套,一边说:“你们继续,我接个电话。”于是拿出手机,走出了解剖室。

我们刚检验完尸体的衣着,没有明显的线索,当我们开始去除尸体的衣物的时候,黄支队走进了解剖室,说:“有进展了。”

我承认我最喜欢办案人员说这四个字,每次说出来,都有种振奋人心的感觉。

“这名死者基本确定了。”黄支队说,“不出意外,这女孩是龙港师范大学的陆苗,她和云泰大学的一名女生是高中同学,关系很好。据那名女生反映,昨天晚上陆苗和她在QQ聊天,陆苗语无伦次,表达出失恋的意思。这名女生一直在安慰陆苗,陆苗却坚持要来云泰大学找她。这名女生说从龙港到云泰要两个半小时,太晚了,让她天亮了再来。陆苗也同意了,然后就下线了。晚上11点30分,这名女生已经睡着了,突然接到了陆苗的电话,但是当她接的时候,对方已经挂断,再打过去,电话却提示不在服务区。她也没多想,直到今早我们提供了那张从龙港到云泰的火车票,她才意识到死者可能是陆苗。”

“死者照片辨认了吗?”我问。

黄支队点了点头,说:“另一个好消息,我们找到证据了。”

4

“证据?”我很诧异,因为通过现场勘查,我们并没有发现可以证明犯罪的证据。

“是的。”黄支队微微一笑,说,“我们发现的那枚纽扣,表面非常光滑,是指纹附着的良好载体,所以,痕检部门对纽扣进行了处理,在上面成功发现了一枚残缺的指纹,因为残缺的指纹上有很多特征点,能对甄别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发挥重大作用。”

这个好消息让我们仿佛看见了曙光,不过这只能对甄别犯罪嫌疑人有用,怎么去把犯罪嫌疑人摸出来,才是当务之急。所以,我又转身开始继续对陆苗的尸体进行检验。

陆苗的致命伤在左侧颈部,血肉模糊。我们照相固定以后,用潮湿的纱布仔细清洗了她左侧颈部的皮肤,数处创口随即浮现出来。我们仔细观察了死者的颈部皮肤,发现创口的周围还有很多细小平行的划痕,成双成对。

“这应该是什么工具形成的呢?”高法医说,“创口呈椭圆形,而且不容易发现创角,实在难以推断致伤工具。”

我点点头,说:“打开看看吧。”

通过对陆苗颈部的解剖检验,我们发现她的右侧颈部有皮下出血。黄支队说:“这个也有扼颈的动作。”

我继续用刀尖划开她左侧的肌肉组织,发现她的左侧颈总动脉有一个破口。有一处刺创深达气管,刺伤了声门附近的软组织,这样的损伤,足以让死者失语。为了仔细观察破口的形态,我拿来了放大镜,对准破口仔细观察。破口倒是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破口旁边的肌肉组织中有一些痕迹引起了我的注意。用强光灯照射,仿佛能看见肌肉组织中插着一个细细的黑影。

我用止血钳小心地把这个黑影夹了出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后,又仔细看了看死者颈部皮肤的细小划痕,说:“我知道了,致伤工具是竹枝。”

“竹枝?”高法医说,“竹枝能刺入颈部?”

我点了点头,说:“你看,创口的截面是类圆形的,直径也就和现场地面的那么多干枯竹枝差不多。创口的两角都有平行细小的划痕,符合竹枝一头的两个凸起点划伤,这应该是竹枝多次刺击颈部、有的刺击动作刺偏了形成的划伤。最重要的,你们看,她的颈部深层肌肉内居然插有竹枝上的细小竹签,应该是竹枝刺入颈部后,因为颈部肌肉的反射性收缩,收缩的肌肉夹紧了竹枝前端的毛刺,并折断了其中一根竹签。”

听我这么一说,大家又重新查看了尸体颈部的创口,纷纷同意了我的意见。

经过对尸体的系统检验后,我们没有在其他部位发现明显的损伤,除了死者的会阴部发现了多处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