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4/4页)

弗雷德·德尔瑞站在门口,身上那件绿色外套已经脱掉了,原本浆得笔挺的衬衫也起了皱。他用手指夹住架在耳朵上的香烟。“把手里的工作暂时放下一两分钟,先跟我来,警官。答案快要出来了,我想你也一定想早点知道。”

萨克斯保持两步距离跟在他身后,穿过一条短短的走廊。

“指纹自动辨识系统的结果已经送出了。”德尔瑞宣布。

作战室里比刚才更加忙碌了。探员们个个脱去外套,在办公桌间来回穿梭。他们佩戴着平日值勤时才用的武器——一把大号的十毫米口径西格索尔手枪,一把点四五口径的史密斯威森自动手枪。至少有半打以上的探员团团围在那台带扫描仪的电脑屏幕前。

萨克斯不喜欢德尔瑞从他们手中抢走这个案子的方式,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满嘴俚语粗话、打扮流里流气的德尔瑞确实是一个好警察的材料。FBI的探员不论老少,都会到他那里请教问题,而他也耐心地一一解答。他经常拿起电话,时而哄骗,时而怒骂,一定要电话那端的人答应他的请求才肯罢休。更有些时候,他会抬起头望着乱哄哄的作战室,大吼一声:“我们就要逮住那个杂种了吗?没错,你最好打赌我们会。”每当这个时候,那些一本正经的探员们都会表情不太自然地望着他,但他们的心里都很清楚,如果真有人能逮住这个嫌疑犯的话,那个人肯定是德尔瑞。

“来了,结果传来了。”一个探员高喊。

德尔瑞吼道:“我要开通纽约市、新泽西和康涅狄格州车辆管理局的电话线路,还有教养和假释中心,移民局也要。叫他们准备好,随时接受我们提出的资料查询,要每一个部门各就各位。”

探员们立刻分头拨打电话。

电脑屏幕上出现资料了。

萨克斯不敢相信,德尔瑞居然也会把瘦长的手指交叉成十字,企求好运。

整个房间里寂静无声。

“找到了!”坐在电脑前的探员叫了起来。

“他现在再也不是无名嫌犯了。”德尔瑞哼着小曲俯身凑近屏幕,“各位听好,我们已经有他的名字了:维克托·彼得斯,一九四八年出生,本地人。父母来自贝尔格莱德。看来,我们要和塞尔维亚扯上关系了。身份验证结果告诉我们他有吸毒、伤害前科,其中一次伤人致死。他坐过两次牢。好了,听听这个——他有精神病史,有三次犯罪是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发生的。他先后住过贝尔维尤和曼哈顿的精神病院,最近一次出院是在三年前。最后居住的地址是华盛顿高地。”

他抬起头问:“谁负责和电话公司联络?”

好几位探员同时举起手。

“快打电话查询。”德尔瑞下令。

等待的五分钟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

“不在这里,他不在目前纽约电话公司的名单上。”

“也不在新泽西。”另一位探员回报。

“康涅狄格州也没有。”

“妈的,”德尔瑞嘟囔着,“把姓名顺序颠倒一下再试一次。还要查询过去一年来因没有缴费而被取消账户的客户名单。”

接下来的几分钟,作战室里又是一片此起彼伏的说话声,像时涨时落的潮水。

德尔瑞像发了疯似的走来走去,萨克斯现在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瘦了。

突然一个探员喊了起来:“找到他了!”

所有人都转头看向他。

“我正在和纽约车辆管理局的人通话,”另一位探员也喊道,“他们查到他的资料了,现在正在传送……他是出租车司机,有营业执照。”

“这倒不让人感到意外,”德尔瑞喃喃地说,“早该想到这一点了。他住在哪里?”

“晨边高地,离河边一个街区。”那个探员把地址记在纸条上,举得高高的递给德尔瑞。德尔瑞匆匆奔过去接过纸条。“我知道那片地方,很荒凉,有一大堆吸毒者。”

另一个探员正在把这个地址输入电脑终端。“好的,检查房屋契约……这是幢老房子,所有权登记在一家银行名下。他一定是租来的。”

“你需要人质救援小组吗?”一个探员隔着人声嘈杂的房间大声问道,“我和匡提科联系上了。”

“没时间了,”德尔瑞宣布,“就用这里的特警小组吧,叫他们准备出发。”

萨克斯问:“那下一个人质怎么办?”

“什么下一个人质?”

“他已经抓到下一个人了。他知道我们已经找到线索一两个小时,因此他肯定布置好了新的人质现场。”

“目前没有任何人失踪的报告,”德尔瑞说,“即使他真的抓了人,十有八九也可能关在他家里。”

“不,他不会这样做。”

“为什么?”

“因为他们会留下太多的物证。”她说,“林肯·莱姆说他一定有个安全屋。”

“好吧,那我们就先逮住他,再让他说出人质藏在哪里。”

旁边一位探员插嘴说:“我们说服人的本事高得很。”

“我们走吧,”德尔瑞叫道,“来,各位伙计,让我们对这位阿米利亚·萨克斯警官表示感谢,是她发现并采下了那枚指纹。”

她脸红了,红得发烫,连她自己都能感觉到。她觉得很难为情,但就是忍不住要面红耳赤。她低下头,注意到自己的鞋子上有几道奇怪的线条。她眯起眼睛仔细一看,才发现她的鞋子上还套着勘察现场时绑上的橡皮筋。

当她抬起头来,发现满屋子的调查局探员都在一脸严肃地检查着自己的武器,陆续朝门口走去。当他们回头望向她时,她感觉,他们的眼神与伐木工人打量木材的目光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