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4页)

【注】:真空金属沉淀。

在种种从非渗透性表面采集指纹的技术中,VMD是最高级的。将受检测的物体放置在真空密闭空间中,蒸发黄金或锌,这些金属会附着在看不见的指纹上,显现出清楚的纹路涡旋。

但是库柏没有带VMD检测仪。

“你到底有些什么东西?”莱姆不满地问。

“苏丹黑、稳定显影剂、碘剂、氨基黑、DFO和甲基紫,还有马格纳刷。”

他还带了能在可渗透表面上采集指纹的宁海德林,以及一罐采集平滑表面指纹专用的万能胶。莱姆想起多年前轰动刑事鉴定界的一桩新闻:一位在日本服役的美国陆军刑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在用万能胶修理一架破相机时,意外发现粘胶的蒸汽能够显现隐藏的指纹,而且效果比所有专门为采集指纹发明的化学药剂都要好。

现在库柏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他用镊子把石头夹进一个小玻璃箱里,在箱内的电热盘上加上几滴胶水。几分钟后,他把石头取出来。

“找到了。”他说。他撒上一些长波UV粉末,然后再用珀利灯的强光照射,一个指纹清楚地显现在石头中央。库柏用一比一的宝利来CU-5拍立得相机拍下照片,把照片拿给莱姆看。

“拿近些。”莱姆眯起眼睛审视着,“不错,是转上去的。”

在物体表面转动手指留下的“旋转指纹”与单纯拣拾物体留下的指纹不同。两者之间的差别相当细微,只能从不同着力点的擦痕宽度判断,不过莱姆一眼就看出来了。

“你看,那是什么?”他沉吟着,“那条线。”在这个指纹上方,有一道模糊的新月形痕迹。

“看起来像是……”

“对,”莱姆说,“是她的手指甲。通常我们不会留意,但我打赌他一定确信我们会拣起这块石头,才会在上面留下印记,例如这擦痕。”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萨克斯问。

莱姆又生气了,似乎没有人能像他一样这么快抓住重点。他简单地解释道:“他想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他要再次提示我们受害者是个女性,万一我们还没有把她和早上那具尸体联系起来的话。”

“为什么?”

“加大赌注,”莱姆说,“使我们更加焦急。他故意让我们知道还有一个女人正身处险境。他评估过受害人的价值——就像我们一样,即使我们都不承认。”说到这里,莱姆的目光不经意地落在萨克斯的手上。他相当诧异,这么漂亮的女人,双手却一塌糊涂。她有四根手指包着厚厚的邦迪绷带,其余手指也有好几根带着已长出新肉的旧伤口,还有一根在指甲根部的表皮上凝结着一层棕色血痕。他又注意到,她眉毛下的皮肤有红肿发炎的迹象,这是拔眉毛造成的,他猜。她耳边还有一道明显的抓痕。所有这些都是习惯性自我伤害的后果。除了药丸和塑料袋,还有一百万种方法可以伤害自己。

莱姆说下去:“第二,他想告诉我们:我已经警告你了。他熟悉证物。他要说的是,别再费工夫去找一般物证了,我不会留下任何东西的。他肯定是这么想的,但我们还是一定会找到。你最好赌我们赢。”突然,莱姆皱起眉头喊道:“地图!我们需要那张地图,托马斯!”

看护脱口问道:“什么地图?”

“你知道我指的是哪张地图。”

托马斯叹了口气:“我真的不清楚,林肯。”

莱姆眼睛望向窗外沉思着,半对他人半对自己说:“铁路地下道,走私隧道,通路暗门,石棉——这些都是老东西。他喜欢纽约的历史。我要那张兰德尔地图。”

“什么地图?在哪里?”

“我写书用的研究档案。还能在哪里?”

托马斯翻寻档案夹,抽出一张长长的横式曼哈顿地图的复印件。“是这张吗?”

“对,就是这张。”

这张地图是兰德尔·瑟维在一八一一年任纽约行政长官时绘制的,当时他们正在规划曼哈顿的棋盘化街区。地图是横向绘制的,原本在南边的炮台公园放到了最左边,而北面的哈莱姆区则在地图的最右边。在这种方式绘制下,曼哈顿岛的形状看起来活像一只跳动的狗,正仰起窄小的脑袋要攻击咬人。

“把它钉在那里,很好。”

当年轻的看护照他的吩咐做完后,莱姆突然说:“托马斯,我们决定委托你了。朗,给他块警徽什么的。”

“林肯……”他小声责怪道。

“我们需要你,过来吧。你不是一直想当山姆·斯佩德【注1】或高捷【注2】吗?”

“我只想当朱迪·加兰德【注3】。”

“那你就当杰西卡·弗莱彻【注4】好了。你将亲笔书写这一事件。快点,把那支总插在你衬衫口袋里摆样子的名牌钢笔拿出来。”

【注】1:山姆·斯佩德(Sam Spade),硬汉派侦探小说家达希尔·哈密特笔下的私家侦探,著名电影《马耳他之鹰》的主人公。

【注】2:高捷(Kojak),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电视侦探节目《高捷奇案》中的主角。

【注】3:朱迪·加兰德(Judy Garland,1922-1969),好莱坞著名影星。

【注】4:杰西卡·弗莱彻(Jessica Fletcher,1930-),美国侦探小说家。

这个年轻人转了转眼珠,抽出他那支派克笔,又从一张桌子下面拿出一叠盖满灰尘的黄色信纸。

“不,我有更好的办法。”莱姆说,“挑一张招贴,那些美术招贴画,反过来贴在墙上,再用签字笔在上面写字。要写大一点,这样我才能看得见。”

托马斯挑了一张莫奈的《睡莲》,反过来贴在墙上。

“在最上面,”这位刑事鉴定学家指示道,“写‘不明嫌疑犯八二三’,然后分出四栏,分别标上‘外表’、‘住所’、‘交通工具’和‘其他’。很好,现在我们要开始了。我们知道什么和他有关的事?”

塞林托说:“交通工具……他开的是黄色出租车。”

“没错。还有,在‘其他’一栏里,写上他熟悉犯罪现场处理工作。”

“这一点,”塞林托补充说,“或许可以表示他在号子里待过。”

“什么意思?”托马斯问。

“他也许有案底。”这位资深警探解释。

班克斯说:“我们要不要写上他有一把点三二口径的柯尔特手枪?”

“他妈的还用说?”他的老板表示赞同。

莱姆又贡献了一点:“还有,他熟悉摩擦脊……”

“什么?”托马斯问。

“摩擦脊——就是指纹的意思。每个人的手脚表面都有一道道隆起的纹路,可以增加摩擦力。还有,记下他可能在一间安全屋中实施犯罪。干得好,托马斯。瞧瞧他,天生就是干警察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