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4页)

诺博不再把玩自己衣服上的熊或海牛形状的袖扣,此刻玩起了一支不错的钢笔,“我们国土安全部在考虑,那个拉曼可能是一个潜伏在美国多年的恐怖分子小组的成员,也许是从9·11时起就潜伏了下来。摒弃伊斯兰教徒的生活风格,一直去温和派的清真寺,避免说阿拉伯语。”

麦克丹尼尔继续说:“我已经从匡蒂科派出了一支TC小队。”

“TC小队?”莱姆有点气恼地问道。

“技术和通信小队。负责监视任务.还有负责申请搜查令的专家,保证在我们需要时可以随时对嫌犯进行窃听。两名司法部的律师。我们还有两百名探员可以派遣。”

莱姆和塞利托对视了一眼。对于一起并非属于正在进行的调查的单个事件来说,这是支惊人的庞大队伍了。还有难以置信的调遣速度。对于电网的攻击发生在不到两小时之前。

联邦调查局的这位主管探员注意到他们的反应,说:“我们坚信恐怖主义出现了新面貌,所以我们采取了新的对抗方式。就像中东和阿富汗地区的无人机那样?你们知道吗,飞行员其实是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或奥马哈的哪条路边商业街隔壁操控飞机。”

云区……

“现在,技术和通信小队已经就位,我们不久就能拾取到更多的信号。但是我们依旧需要传统的破案方式。”麦克丹尼尔环视了一下实验室。莱姆推想,他指的是鉴识学。接着,这位主管探员望向戴尔瑞,“还有街面的调查工作。不过弗莱德告诉我,他运气不佳。”

戴尔瑞是个天赋超群的卧底探员,而比这更厉害的,是他作为秘密线人操纵者的技巧。9. 11事件之后,戴尔瑞成功地在伊斯兰社区赢得了许多秘密线人的好感,还自学了阿拉伯语、印度尼两亚语和波斯语。他时常与纽约警局里表现让人印象深刻的反恐小组合作。但戴尔瑞证实了他老板的意见戴尔瑞板着脸说:“我还未收到任何有关‘为了正义’或拉曼的情报。我已经把消息透露给我在布鲁克林、新泽西、皇后区和曼哈顿的线人们了。”

“这事刚刚才发生:”塞利托提醒戴尔瑞。

“对的。”麦克丹尼尔慢吞吞地说,“当然,像这样的袭击肯定是早就计划好的,你们猜猜是多久之前?一个月?”

诺博说:“我能想象到,至少是一个月前。”

“你瞧,就是这个该死的云区。”

莱姆也能听出麦克丹尼尔对弗莱德·戴尔瑞的批评:线人的用处是在事情发生之前提前知道情报。

“好吧,弗莱德,继续跟进,”麦克丹尼尔说,“你做得很好。”

“好的,塔克。”

诺博已经不再把玩手中的钢笔。他现在看起了手表,“那么,国土安全部会与华盛顿和国务院协调,如果我们需要,也会与驻外大使馆接洽。但纽约警方和联邦调查局将像对待其他任何案件一样调查本案。林肯,人人都知道你在犯罪现场调查方面的专长,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开始微迹证分析。我们正在组织一支犯罪现场调查队伍。他们应该在二十分钟以内就能抵达变电站,最多三十分钟。”

“当然,我们会帮忙的。”莱姆说,“但我们要对整个犯罪现场进行调查,从头到尾一处不漏,还要包括所有次要犯罪现场。不只是微迹证,而是整个鉴识过程。”他看向塞利托,见到他在坚定地点头,意思是说,老兄,我在背后撑你。

在随后令人尴尬的一阵沉默中,人人都明白了林肯·莱姆这番话的潜在含义:谁会最终主导这次调查。如今警务工作的本质变成了谁控制鉴识环节;谁就基本能主导案件调查。这是过去十年犯罪现场调查技术所获得的进步的实际后果。单单靠着搜索犯罪现场,分析所获得的物证,鉴识警探就能最深入地认识案件和可能的嫌疑人的本质,并能头一个得出破案线索。

三方的代表——来自联邦机构的诺博和麦克丹尼尔,代表纽约警局的塞利托——会制定战略决定。但是,假如他们接受莱姆作为犯罪现场调查中的关键人物,那么他会是实际上的首席警探。这完全合理。莱姆在纽约市的破案历史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都要久,既然眼下没有嫌疑人或其他重要线索,只有物证,一位专长于鉴识科学的警探是最恰当的人选。

更重要的是,莱姆极想接手这个案子。出于无聊的因素……

好吧,自尊心也在起作用。

于是,他提供了自己最好的论据:他一声不吭,只是把目光落在国土安全部的代表加里·诺博的脸上。

麦克丹尼尔有点慌乱——因为他手下的犯罪现场调查人员将要听命于他人——诺博看了他一眼,问道:“塔克,你怎么认为?”

“我了解莱姆先生……我了解林肯的工作。我对于他负责犯罪现场调查没有异议。只要他与我们进行百分百的协调。”

“当然会的。”

“那么我们现在有人手了。我们要尽可能快地有所发现。”他望着莱姆的眼睛,而不是看着他的身体,“最重要的是快速反应时间。”

莱姆揣测,他话里的意思是,像你这种情况的人能做到吗?塞利托有点不满,但这并非对残疾人的侮辱。这是一个正当的提问。莱姆本人也会问出这个问题。

他回答说:“我明白。”

“好的,我会告诉手下的物证反应人员尽可能地帮你。”麦克丹尼尔向莱姆保证。

诺博说:“现在,对于新闻媒体,我们目前会尽可能掩饰这起事件的恐怖主义性质。我们会让它听起来像是一次事故。但有消息泄露了出去,说是不仅如此。民众都很恐慌。”

“我也这样认为。”麦克丹尼尔点头说道,“我已经让办公室里的监视器检查过互联网流量。搜索引擎里,‘触电致死’、‘电弧闪络’和‘停电’的点击数都增长迅猛。You-Tube网站上电弧闪络视频的观看数就快撑破天了。我自己也上线去看了。视频无比地吓人。前一分钟,两个男人还在配电板前工作,紧接着,刹那间一道电弧占据了整个屏幕,一个男人向后摔倒,一半的身体着了火。”

“还有,”诺博说,“民众十分紧张,担心电弧闪络也许会在变电站以外的地方发生。譬如他们的家里或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