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绝代的风骨(第3/4页)

王雍看了一眼,警告的地说了一句,“比试期间,他人不得提示和干预。”

不过高台上的玄机眼神终于变得清明了。

那声声琴音,如同能击穿肺腑,他又怎么可能忘记,也是那些琴声告诉他,他虽然是个道士,但他也是大魏人。

他又怎么能在这么重要的时候,自顾自的什么也不顾。

玄机坐直了身体,风吹动他的白发,一时间居然跟变了个人似的,看得周围的人所有的目光都投了过去。

苏幕遮一行人也松了一口气,这才是他们大魏的玄机道人,一生辨玄从未输过的玄机。

场上的变化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玄机正要开口,他这一次也准备得特别的充足。

但突然,一直闭目养神的周复礼也开口了,而且还是抢在玄机开口之前。

“你输了。”是周复礼一如既往平淡得没有任何感情的声音。

哗!

什么?

司马煜都猛地站了起来,啥情况?

他什么都没有看出来,怎么对方就输了?他觉得他现在就是个傻子。

周围的人也是一片哗然,这不是还没有开始吗?怎么就赢了?

老皇帝和百官:“……”

特么的嘴巴都没有张一下,这就结束了?

这比试是怎么结束的?

庞大的惊讶声掩盖了一切,直到几个小公公拿着铜锣一个劲敲,才将声音压下来。

玄机也有些愣,这都还没有开始辨,怎么对方就说他输了?

看向周复礼,结果周复礼目不斜视,“一开始你就输了,不然也不会坐到现在,让我等到现在。”

玄机心中一震,他被对方的手段震惊到现在,连比试都忘记了,让别人一直等他醒来,他又有什么资格和别人比。

周复礼又说了一句,“嘴上说的终归是虚幻的,又怎么比得过亲手做的,你不是已经看到了,又何必再挣扎。”

玄机:“……”

是啊,他都亲眼看到了,又拿什么比?

一群观众:“……”

妈呀,他们在说什么?

司马煜左看看右看看,要是他这个时候问他们在说什么,是不是显得他特别蠢。

周复礼压低了声音,说出了击垮玄机的最后一句话,“天地之奥妙你还没有入门,等会下来我可以教你你所看到的。”

教……

一个字已经定性,达者为先。

达者是谁不言而喻。

玄机张了张嘴,周复礼都已经不屑和他打嘴仗了吗?

也对,就算自己讲得再玄妙,说得再天花乱坠,又怎么能和别人直接的一个化水成冰相比。

周复礼说得也没错,其实他早就输了,见到那桶水的那一刻他就彻底输了。

现在不过无畏的挣扎。

“就这么输了啊。”声音有些艰难,但又不得不承认。

安静,安静。

不知道多少人眼睛睁得跟铜铃一样,下巴都掉地上了。

所以说,小圣人一句话没有说,就在那里坐了坐就赢了?

“玄,玄,太他么玄了。”

“这绝对是我见过的最精彩的辨玄了,虽然啥也没看懂。”

“你们谁看懂了吗?给我说说啊。”

不过马上,所有的声音又停了下来。

高台上玄机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然后看向大魏的方向,“我玄机终归是一个无用之人,终归是负了大魏所有人的期望,可惜不能回去聆听大魏的琴声了。”

说完,身体就朝后倒去。

周复礼嘴角都抽了一下,又来了,大魏的人读书读傻了,一个个浪漫得不得了。

周围大晋的百姓开始兴奋了,“跳了跳了,又跳了。”

“妈呀妈呀,老精彩了,我就说今天肯定能看到大魏的人跳下来。”

这可是他们每年的乐趣。

只是苦了他们大晋的士兵。

高台下,一群士兵拉着几层的被子,“接好了接好了,这该死的大魏人,怎么每年都要玩这一出。”

“真想不接他们,让他们脑袋摔个稀巴烂。”

兴奋的兴奋,抱怨的抱怨,看稀奇的看稀奇。

大晋的百姓也真是,每年都看,居然还稀奇得不得了。

这时,大魏的读书人脸上已经羞红得咬牙切齿了。

虽然每年都要经历这么一遭,但他们脸皮还没有厚到无动于衷的地步。

玄机也有些懵,他是第一次来大晋,他还不知道,因为大魏人输了就喜欢跳这个坏习惯,在搭建高台的时候就做好保护措施了。

没死成,但没死成也未必是好事。

周围都是笑声,笑声如刀,割在每一个大魏人的身上心上。

这时,嘈杂的声音中有琴声响起,如针一样刚烈,如针一样尖锐锋利,从所有声音中刺破而出。

周复礼看了过去,是苏幕遮。

一个人,一把琴,竟然将周围的声音压了下去。

大魏文人喜琴,基本琴不离身。

原本被周围的笑声压得低下了头的大魏人,茫然的抬起头。

这些人的脸上,愤怒,悲伤,耻辱,眼泪,什么都有。

但在此刻,他们仅仅是拿起了琴,开始合着苏幕遮的琴声弹了起来。

琴声未必动听,甚至有些撕裂一切的感觉,听在人的耳中,是倔强,不屈,忠贞,顽强……

每个大魏人此时脸上或许还挂着眼泪,但他们抬起了头,面对一切。

十几把琴,居然就这么压住了所有人嘲弄嘻笑的声音。

除了琴声,再无其它。

他们是大魏人,这就是他们大魏文人的风骨,以琴明志,以琴抒怀,虽一声不发,却将所有不屈和倔强容在了琴声中。

周复礼也有些沉默,听说大魏太学生千琴齐鸣,能使鬼惊颤,能让天地变色,如今这十几把琴,倒是让他见识了一番。

但这对周复礼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就是大魏文人这种顽强和不屈,让他们一年又一年不惧屈辱的前来挑战。

周复礼自己有几斤几两,他清楚得很,遇到这些真正的名士,要是比真本事,他还真比不过别人。

除了周复礼,老皇帝和百官也是心里发愁,这样的大魏自然有它震撼人心的东西。

琴声铮铮,连不懂琴的人都感觉到了其中的意志。

大魏人输了,但是没有输掉他们的骨气,又有什么值得嘲笑的。

整个现场都是琴声,如同内心一般撕裂的琴声,咆哮得震耳欲聋,让任何人都不敢小看这些大魏人。

周复礼叹了一口气,无论如何他也得想办法渡过难关,文斗三场,他不过才赢了一场。

而且,他必须想办法让大魏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挑战他。

面对这样不屈的大魏人,周复礼只能做一个恶人了,只要将他们的傲骨打压下去,压得死死的,他们才会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