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3/3页)

另外一架直升机顶上来。这回射击手稍稍打偏,但还是打掉了直升机的尾翼,机身失控,迎面撞上了悬崖。埃利斯心想:老天爷,没准儿还真能全部打掉呢!此时,射击的节奏已经改变。过了一阵,他意识到只有一处仍在开火,其余的都已经被歼灭。透过尘雾,埃利斯看到山顶露出一顶小帽。尤瑟夫还活着,阿卜杜尔受了伤。

幸存的三架直升机继续在头顶盘旋,同时调整着位置。一架向上攀升,俯视战场。埃利斯推测,俄方的指挥官应该就坐在上面。剩下的两架向尤瑟夫夹击。算他们机灵,尤瑟夫不可能同时左右开火。埃利斯眼睁睁看着两架飞机渐渐向山顶靠近。尤瑟夫将枪口对准一架,另一架便趁机进一步逼近。飞行中的苏军直升机舱门大敞,跟在越南作战的美军直升机一个风格。

两架直升机突然猛扑过去,一架直奔尤瑟夫,继而转向,结果恰恰被尤瑟夫打个正着,机身起火。第二架尾随而至,枪林弹雨疯狂扫射。这回尤瑟夫玩完了!然而,直升机仿佛在空中迟疑了片刻。被击中了?机身陡然垂直坠落二三十英尺,一股脑栽到距离尤瑟夫不远的崖边。根据驾驶学院的教官讲,如果直升机引擎失灵,机体就会像三角钢琴一样下坠。然而,眼前这架飞机的引擎似乎又恢复了过来,意外地在埃利斯眼前徐徐攀升。真见鬼,这家伙比休伊直升机还经得起折腾!过去的十年间,直升机的制造技术突飞猛进。突然,直升机停止了射击,埃利斯的心一沉。一架包裹在灌木枝杈中的高射机关枪从崖边翻滚着砸下来,随后是尤瑟夫沾满泥土的躯体。他的身体从崖面前坠落,中途被突出的岩体拦截,小帽从头上脱落,不一会儿便在埃利斯眼前消失。他几乎是只身一人赢得了这场胜利:他不会得到勋章,但在百年之后,在寒冷的阿富汗山间的篝火边,他的故事将会得以流传。

苏联人损失了四架“雌鹿”、一架“河马”以及二十五人的兵力。游击队一边的两台重型机关枪全部报销。俄方剩余的两架“雌鹿”再次开始对村子发动猛攻,而阿富汗人已经完全失去了防御。埃利斯退回到自己隐蔽的小屋,心想这房子要不是泥糊的就好了。前一轮猛攻只是想软化对手。过了一两分钟,仿佛收到信号指令一般,麦田里的苏联人突然起身向桥上飞奔。

机会来了,埃利斯想。胜也好,败也好,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村里的游击队员纷纷朝冲过来的苏联军队开枪,无奈受到俄方空中掩护的抑制,只打倒几个。几乎所有的苏军都已经暴露,足足有八九十人,他们一边冲一边向对岸放枪。看到对方的防御是如此单薄,苏军气势高涨,叫喊声也是愈发响亮。苏联人逼近桥边,游击队的命中率也有所提高,又倒下几个苏联人。然而,这还不足以阻挡对方的进攻。几秒钟过后,几个苏联士兵率先过河,并在村中的房舍间寻找掩护。

当桥上及桥梁附近聚集了约六十个苏联士兵时,埃利斯拉动了爆炸装置的机关。

古老的石桥如火山般四下崩开。

埃利斯发动了进攻,这次可不是什么齐整精密的爆破。爆炸中崩射开来具有致命能量的石料碎块威力不亚于重型机关枪的扫射。不但桥上的人被炸飞,麦田里的很多苏联人都没能幸免。漫天碎石四溅,埃利斯赶忙撤回到小屋中隐蔽。尘埃渐渐落定,他四处观瞧。

之前桥梁的所在之处如今只剩下矮矮的一堆碎石,中间掺杂着可怖的碎尸。两处宅院以及清真寺的局部已经倒塌。俄军已全部撤退。

幸存的二三十个苏联军人鱼贯上了直升机。这也难怪,留在麦田里,没有任何掩护,下场只能是被埋伏在村里的游击队员一一歼灭;要是试图过河,想必对方也是一打一个准儿,如同瓮中捉鳖。

几秒钟之后,三架幸存的“河马”直升机从地面起飞,与空中的两架“雌鹿”会合,旋即一齐呼啸着飞过崖顶,消失在空中,一枪未放。

螺旋桨的声音渐渐消失,另一种声音随即爆发。好一阵埃利斯才反应过来,那是游击队员们欢呼的声音。我们赢了,埃利斯想。去他的,还真赢了!他也加入了欢呼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