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割喉

这么久了,那个家伙,怎么还没有死啊?

林香茗攥着一把刀,鲜血顺着刀刃一滴滴地往下流,很快就在地上积起一个红色的小洼。

牛毅躺在不远处的草地上,脖子上一道很深很深的伤口,犹如张开的血盆大口。现在,从里面往外喷涌的血水已经差不多喷干净了,于是调皮地吐着血泡:噗啪,噗啪……他的两条腿也像被解剖的青蛙一样,伴随着血泡破裂的节奏,时不时抽搐一下。

一阵风掠过树林,在半空中响起一片悦耳的哗哗声,好像少女们无忧无虑的欢笑。

林香茗摘下墨镜,抬起头,看看深蓝色的天空,一朵被夕阳镶上了金边的白云,犹如被视线挂住了,就那么懒洋洋地飘来荡去。

多么美好的时光,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一切都像春天的树梢一样嫩得发青。

所以,不能猝然画上休止符。绝对不能。

林香茗慢慢地走到牛毅的身边,弯下腰,好奇地看着他,牛毅似乎还有一点点知觉,嘴唇微微翕动着发出有气无力的声音——

“救……救我……”

好吧,既然你还不死,就让你再撑会儿吧,反正你离死也不远了。

很疼?想让我帮你终结痛苦,早一点解脱?

才不呢。

林香茗把刀子放在地上,打量了一下他事前已经观察过无数遍的这片地形。

树林最深处的这块洼地,被东边、南边和北边的林木遮挡得相当严实,只有西边的灌木丛矮一些,然而那片灌木丛非常茂密,没有人会冒着扎破裤子的危险穿越过来。

所以,刚才牛毅发出的那一声惨叫,树林外面的人听来可能更像是一只找不到巢穴的乌鸦的叫喊。

夕阳将紫色的余晖投射在血色的地面上,织成一片绚烂得发腻的锦缎。

格外的静谧,仿佛清晨布谷鸟叫声的间隙……如果选择一首音乐来伴奏,那么最好是The Wings of Ikarus。

那么,在这梦幻般的乐曲声中,放慢节奏,放松心情,开始对即将发生的一切进行推演吧。

首先,谁会第一个发现犯罪现场?

现在是下午5点。除了学校里早恋的情侣,很少有人会涉足这个地方,他们来的话,多半是在晚自习后——也就是一小时后的下午6点——偷偷地到这里互诉衷肠,或者忍不住青春的荷尔蒙分泌,亲一下摸一下什么的,那么这片被树叶遮挡得密密严严的洼地无疑是首选。

然后呢,他们会发现这具尸体,并像所有高中生那样惊叫着逃离。

他们会报警么?会的,发现尸体这件事是十分值得夸耀的谈资,而青春的一大含义就是抗拒不住任何夸耀。

然后,警方会赶来——

不对!等一下,首先赶来的应该是学校的老师,毕竟“死了人”是一件需要核实的事情,中学这个属于未成年人的小社会从来都不喜欢警察来解决问题,如果警察来了又发现只是虚惊一场,那么无论教导处还是保卫科都会颜面尽失。

他们的到来只会破坏犯罪现场。

也许,会有几个看多了《名侦探柯南》或侦探小说的同学喊着“保护犯罪现场”,阻止那些比他们更蠢的蠢货走进这片小树林,不过,除了官方,几千年来还没有什么民间力量能阻挡中国人的围观热情呢。

所以我不必刻意处理足迹,自然会有大批足迹来掩盖……

有许多犯罪分子就是因为刻意伪造足迹,反而成了“个性签名”暴露自己的。

让一切顺其自然。

好,继续,校方在确认尸体和死亡后,报警。

110接警,将警讯通知距离犯罪现场最近的派出所,派出所再派出警员赶到。上个月的两次试验表明,这个时间至少要15到20分钟。

晚6点50分,警察们赶到,核实情况。

谋杀案件不是派出所民警能处理得了的,按照程序,要马上通知区一级的刑侦支队。

刑侦支队赶到,应该是7点10分左右,他们会在现场附近拉起黄白相间的警戒线,开始犯罪现场勘查。

林香茗的视线平稳而缓慢地扫视着寂静的小树林,眼前像播放电影一样,投射出大批警员在这里忙碌的动态影像——

警用卤素灯将树林照得一片雪亮,树叶的影子犹如剪碎的地毯,套着蓝色鞋套的脚步在上面穿梭不停,除了围观人群的嗡嗡声外,给尸体拍照的咔嚓咔嚓快门声格外清晰,一个个黄色的山形物证卡,将地面搏斗的痕迹、空易拉罐等等按照编号标示出来,仿佛给它们贴上了超市的特价标签。法医扒开尸体的眼皮查看瞳孔以确认死亡时间,早已干涸的血迹,像犁过的坟场一般,重新爆发出异常强烈的腥气……

那把扔在地上的木棍,上面有我的指纹,需要处理一下吗?

不需要,既然它在那里,就让它在那里好了。

让一切顺其自然。

与此同时,警方还会抽调相当的人力,向师生调查谁和牛毅的来往比较密切,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走得比较近,并和他有深仇大恨的人。

这样一来,警方很快就会找到我,时间,应该是在晚上9点左右吧。

我会被当成重要的犯罪嫌疑人,甚至被带到这里接受讯问,即便是暂时脱罪了,也要面临此后无休无止的调查。不过……

“林香茗?他绝对不可能是杀死牛毅的凶手!”

——会有许多老师和同学帮我证明的。

然而,比较麻烦的是,刚才割开牛毅咽喉的时候,喷出的鲜血溅在了自己衬衫的右臂。

还好我早有准备。

林香茗蹲下身,摘下塑胶手套,撕开书包的拉链,把衬衫脱掉,从里面拿出一件和身上这件一模一样的衬衫换上,再把染血的衬衫和塑胶手套塞进书包里。

仅凭这一点,警方就会做出完全错误的推理。

那么,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四个重点:痕迹、物证、讯问已经做好应对措施,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是——感觉。

感觉,这才是对犯罪实施者最大的考验。统计表明,80%的凶杀案,刑警的第一感觉就找对了凶手,后来再在搜寻证据中得以认定,所以,那些老刑警特别喜欢强调一个词:第一感觉——“老刑警伸鼻子一闻就能闻出罪犯味儿,凭啥?就凭第一感觉!”

不过,这一回,我会让你们的第一感觉完全失灵。

“感觉完全不对,不可能是这个学生……”

——警察一定会在私下里这样议论的。

林香茗一边想,一边向着偏南方向一棵比较粗壮的树后面走去。

他从兜里掏出一个手帕,里面包裹着一些东西。

“犯罪分子的暴露,多半是为了掩饰罪行而做了多余的事。”

这句话不是出自任何刑侦教科书,而是自己对无数刑侦教科书阅读、思考后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