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卖菜(第2/3页)

大嫂心里有气,不肯将菜卖给许家,也是人之常情。

到了望江楼,锁头在车里守着,江舒涵和刘木生提着篮子进去找掌柜。

掌柜看到这么新鲜的千金菜,当即看直了眼,“你有多少?”

“我带了两百斤。”

“这是你自己种植的?”掌柜捋着胡子问。

“那当然。”江舒涵笑道,“掌柜,我地里还有,您还要吗?”

掌柜拍着大腿,“当然要。”

“那价钱?”

“我按照五文钱一斤给你。”掌柜担心江舒涵嫌少,又补充道,“这要是再过几个月,一文钱一斤都抢着卖。”

刘木生心里一个咯噔,居然才五文钱?这岂不是亏本了?

之前大嫂算过,不算人工,每斤卖二十二文,她才不会亏本。这掌柜只肯出五文也差得太远了吧?

江舒涵叹了口气,“不瞒掌柜,您也知道这菜是冬天长的。要想种好,那得保暖。我这一冬光炭火就用掉四十两银子。更不用说还有其他东西。五文钱一斤,我连炭火钱都收不回来。”

她说得夸张了点,事实上烧炭她总共花掉十八吊钱,她之前卖酒和兔子钱根本不够,还是刘木生夫妻俩将自家的存款拿出来支援她的。

掌柜不懂冬天种菜的技巧。是以信口开河,只出了五文一斤的价,听她说用掉这么多的炭,想了想,“既然你这菜需要炭火。那我再给你加一文。六文钱不少了。”

江舒涵没想到这望江楼掌柜这么抠搜,这是欺负她是个没见识的乡下婆子呢,她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开口,“掌柜,您要的话,一斤四十文,要是低于这个价,我只能去别家了。我辛辛苦苦种了一冬,总不能亏本吧。”

掌柜一听要四十文,眼睛瞪得溜圆,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你这也太贵了。”

江舒涵作势要往外走,“那我只能去别家问问了。听说许家酒楼生意也不错。”

掌柜见她真要走,赶紧叫道,“你这太贵了,你给便宜点。三十文,我全要了。”

“四十文,不还价。”

“三十五文!”

最终讨价还价,江舒涵以三十八文钱一斤卖给掌柜。

剩下的菜,掌柜也全包了。每天送两百斤过来。

这两百斤自然不全是望江楼吃的,还要送一部分要送府城东家那里。他们东家可是个能耐人,认识府城不少有钱人。那些有钱人吃了一冬的白菜,嘴巴早就淡了。

这千金菜要是送去,东家必定会奖励他。

“你还会种些别的吗?”掌柜问道。

江舒涵见他有想法,“您想要什么菜?”

“冬天的时候,新鲜菜太少。你试着多种几样。”掌柜试探道。

“行,我会好好琢磨的。”江舒涵很爽快答应了。

她是想带着全村一起发财。但是所有人都种一样蔬菜,价钱势必也会跌下来。

不如多种几样。轮着吃。想必很多人还是愿意买的。

掌柜想了想,“你家住哪儿?剩下的菜,我让伙计去你家拔吧。到时候直接送到府城。也省得你来回跑了。”

江舒涵猜到这人肯定不是为了方便她。担心许家酒楼知道她有千金菜,跟望江楼抢才是真的。

不过江舒涵也确实不想卖给许家酒楼,说了地址。

江舒涵带着伙计将车上的千金菜全部卸下来,称重后,掌柜给两人结账。

江舒涵从望江楼出来,回头看了眼刘木生,却发现他居然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锁头坐在牛车上,看见两人回来,他爹傻呆呆的样子,从车上跳下来,握住他爹的手,不停呼喊,“爹,爹,你怎么了?”

刘木生这才回神,“没……没什么。”

他看了眼江舒涵,神色一言难尽。他真的没想到种菜居然这么值钱。

江舒涵将欠刘木生的十吊钱还给刘木生。刘木生将钱放回车上,让锁头拿好。

刘木生试探问,“大嫂,你接下来还种菜吗?”

江舒涵摇头,“不种菜,我打算种西瓜。”她侧头看着刘木生,“二弟,你也种吗?”

刘木生低头想了想,“我……我也种一亩吧。”

江舒涵听到这话有些诧异,认识这么久,江舒涵可以看出来,刘木生是个性子很稳的人。

没想到他居然敢冒这样的险。毕竟西瓜跟千金菜其实还是有些区别的。

不过他愿意冒险,江舒涵自然高兴,“那咱们先去买种子吧?”

红峰县有家粮店里面种子非常齐全。就连草莓都有。要知道草莓原产于美洲,前世直到1915年才传到华国,而这古代居然现在就有了。不得不说平行世界很奇迹。

小二得知他们要种草莓,苦着脸劝道,“你们会种这个吗?很多人种这个都赔了。我看你们不如种点别的?”

刘木生听到这话,下意识看了眼江舒涵,却见她很肯定点头,“我们就种这个。”

草莓需要精心伺候,但是越珍贵的东西越容易卖上价。她可以发展长久买卖。不过草莓有三年周期。头一年最好不要让草莓结果,尽可能让它生长出更多的叶子。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量就会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

而且三年后,最好改种别的农作物。要不然会给土壤造成一定的危险。

她爸妈一般都是草莓和西瓜轮着种。

小二见她铁了心,叹了口气,不再劝。

江舒涵想了想,问道,“你这有西瓜种子吗?”

小二愣了愣,忙不迭点头,“有有。”

刘木生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种西瓜。

他们家院墙也种了窝瓜,非常好生养。西瓜应该也是同样道理。

至于草莓,刚刚小二说得太吓人了,他到底不敢。

江舒涵也没说什么。

买完种子,刘木生又给锁头买了些吃食。

回去的路上,刘木生特地问江舒涵,“大嫂,如果其他家知道你卖了三十八文一斤,肯定要向你求教的。你打算怎么办?”

江舒涵正想跟刘木生说起这事,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他,“二弟,你想不想当村长?”

刘木生下意识勒紧牛绳,“你……你说什么?”

“当村长啊?”江舒涵很坦然道。

刘木生看了眼锁头,见大儿子正睁着大眼睁看着自己,他低声道,“大嫂,当着锁头的面说这话不合适。”

江舒涵摸摸锁头的脑袋,“锁头已经十岁了。已经懂事了,不会出去乱说的。你只管回答我就是。”

锁头静静看着他爹。

刘木生别开目光,“这……这又不是我想当就能当的。”

这就是想当了?江舒涵眼含笑意,她带领族人发展,就是想等他们有钱之后送孩子读书。

只要有一人能考中秀才,他们刘氏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