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2/2页)

刘继宗点头,“行啊。”

两个孩子要回家帮忙搬桌子,江舒涵忙道,“不用,我们待会儿送来。”

两人回家的路上,江舒涵发愁,“咱家只有一张吃饭桌子,好像也没有多余的桌子啊?”

总不能把吃饭桌拿去当书桌吧?

刘二妞想了想,“咱家倒是有两张,有一桌搁我们那屋放东西,要不然让孩子先凑合着用。”

江舒涵闻言乐了,“行啊,两个孩子用一张桌子绰绰有余。”

刘二妞给孩子送桌子板凳,江舒涵去找刘三生做两套书案。

刘三生婆娘见她要做书案,少不得问几句,“你家不是只有柱子一个孩子吗?怎么要做两个?”

“还有石头的,二弟妹回家搬桌子去学堂,我过来帮她交钱。”

刘三生婆娘闻言笑了,“那行。”

刘三生婆娘是个嘴巴,这事她知道,估计全村人都得知道了。

不过江舒涵也不在意,早晚的事儿。

这古代没什么娱乐活动,凑在一块就爱说东家长,西家短。大伙纷纷猜测,江舒涵是不是发了大财。要不然怎么会送儿子进学堂呢。

“以前她家穷成啥样了。别说念书了,就是吃顿饱饭都没有。现在居然有钱给孩子念书。肯定是发大财了。”

“她能发啥大财啊?”有人不信,“整天窝在家里,连村子都不出。”

有那脑筋活络的人猜测,“你说会不会是桃花啊?她夫家那么有钱,她娘扣下来点给孩子念书,不也正常吗?”

“可我听说柱子他娘把许家给的聘礼全让桃花带回去了。”

“你就听她吹吧。她这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不想让大家知道她嫁女儿发财。你还真信了?要是搁你,你面对那么多聘银能不心动?”

诚然许家送的聘礼其实并不多,至于比给原配家少了一多半。但是在这山窝窝里,却是独一份。

众人一听这话有道理,纷纷猜测江舒涵到底私藏了多少钱。

一传十传出百,传到江舒涵耳里,居然说她私藏了一半聘银。

至于没说聘礼留下,是因为桃花出嫁的时候,聘礼换成嫁妆全给桃花带回去了,大伙也都看见了。

“五十两?”江舒涵抽了抽嘴角,看向刘三生婆娘,“你咋想的呀?他们家给的聘银我全都当成压箱银子了。你又不是没看到。”

刘三生婆娘也想起这回事了,却还是有些疑惑,“那你哪来的钱给柱子念书?”

江舒涵之前不是没想过从空间里拿出好东西卖钱。但是想想现在的桃花是个穿越者,兴许能认出东西,到时候再识破自己的身份,那可就掉马了。

她也不能用金手指从大山里发财。要是这些人一蜂窝全上山冒险,要是被野兽咬死,她倒还成罪人了。

她也不能问桃花要钱。固然可以解了她一时贫困,从长久上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

要是族人认为桃花嫁给许满城能得那么多好处,有那不要脸的族人说不定会去许家打秋风。许家为了面子,多少也会给点。为了各自的利益,族人就不可能答应桃花和离了。

她最终只能先卖回门酒,做启动资金。

“昨儿许府管事送来了回门礼,有几坛酒,我们家也没人能喝。我就请柱子二叔进城卖草药顺道卖了。”

刘三生婆娘一听是卖酒得来的银钱,心里既羡慕又嫉妒,“你这闺女算是没白养。瞧瞧回门还送酒。咱家呢?只割了一两猪肉。”

江舒涵苦笑摇头,“好啥呀。连人都不来,摆明了是看不起咱家。”

刘三生婆娘听到这话,也沉默了。

许家来接亲那天,许家那些下人摆明瞧不起他们。一个个眼睛就像长到头顶上似的,问话,理都不理他们。

刘三生婆娘没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