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案 心理痕迹(第4/8页)

冯可欣哈哈大笑。

马经略察觉不对,刚转过身,肚子上挨了重重一拳,疼得他夸张地捂着肚子,唉唉地大叫。

我揉了揉腕子,说:“肚子挺硬啊,在背后说我坏话,不怕烂舌头。”

马经略揉着肚子说:“哎哟,早知道你在后面,打死我也不敢说你,再说我那不是夸你呢吗,说你长得还行,带出去不丢脸。”

我向他晃晃拳头,说:“还要再来一下不?”

马经略摆摆手说:“不要了,以后我再也不招惹你了,好不好?无论人前人后,保证不再说你半个不字。”

我说:“知道认错就好,今天算我给你上一课,就不收你学费了。”

冯可欣下了网,脸上笑眯眯的。

马经略不依不饶地说:“看你一脸春情荡漾,一定是得手了。”

冯可欣嘻嘻一笑说:“天机不可泄漏。”

马经略说:“你也别闹玄虚,今天中午油焖大虾,你请吧!”

冯可欣反对说:“你又没出力,凭什么请你?”

吕宏听他们说得有趣,哈哈大笑说:“小冯,这种事千万别让老马帮忙出力,那你不是吃亏了?”

我听他们越说越下道,告诫说:“打住,老吕你别为老不尊,跟年轻人乱开玩笑。”

吕宏说:“我是一片好心,哪句话触动到你的敏感神经了?”

许天华向大家使个眼色,往里间的办公室指一指,示意沈恕近来压力很大,正在办公室里伏案瞌睡。

这招倒很灵,大家立刻会意,都不再喧哗,坐回座位上开始忙手头的工作。

4.跌入低谷

刑警们在重大压力中度过了极度煎熬的二十天,而案情依然没有进展。

在此期间,三十余名刑警不眠不休地排查嫌疑人,逐个传唤,逐个排除。但是这个案子仿佛一团巨大的乱麻,把刑警们缠绕在其中,梳理不出头绪。

朱家襄也颇有怨言,几次找到王木,抱怨刑警队破案不尽心,主动请缨加入专案组,被王木温言劝阻,又安慰他,市局会不遗余力地侦破此案,如果刑警支队力有不逮,可以考虑请求省厅的支援。

朱家襄走出局长办公室,又驾车来到刑警队。这是他从韩国回来后,第二次出现在刑警队,算是休假结束,正式开始上班。

朱家襄推门走进沈恕的办公室,见房里三人正聊得火热。除了我和沈恕之外,还有一个与沈恕年纪相仿的男子,戴着金丝眼镜,穿浅灰色西装,文质彬彬。朱家襄从未见过。

沈恕见他进来,忙起身让座,说:“我们事先得到通知,知道朱支今天回来上班,就是没想到你来得这么早。”

朱家襄一边落座一边说:“在家里休息了一段时间,不太放心,来队里看看。”

沈恕见朱家襄瞟了一眼那名穿西装的男子,介绍说:“这位是我的高中同学,市规划局规划处的副处长徐涛。”又面向徐涛说:“这位是朱支队。”

徐涛主动过来握手寒暄,朱家襄的态度却不咸不淡的。

徐涛察觉到朱家襄不太欢迎他,向沈恕使个眼色,就要告辞。朱家襄阴阳怪气地说:“徐处在上班时间光临刑警队,有什么贵干?”他有意把“上班”两个字发得很重,让我们都感觉有些尴尬。

徐涛扶了扶眼镜,说:“也没什么事,很长时间没见到沈恕了,过来和老同学聊聊。”

我接话说:“朱支你别有意见,徐涛也不是外人,经常来刑警队,和这些兄弟都很熟,这次过来,是给咱们刑警谋福利来了。”

朱家襄的脸色依旧阴沉,说:“谋什么福利?”

徐涛讪讪地笑笑说:“是这样的,支队的年轻刑警多,许多人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房子,最近市规划局有个项目,我感觉还不错,想和支队合作。我们规划处日前打了个报告,想把城西的护城河沿小西门这一侧填埋一部分,在这块地方建一片经济适用房,价格比市区的低四成。支队如果愿意认购,可以解决许多刑警的住房问题。”

朱家襄闻言,一扫脸上的阴霾,感觉有些兴趣,说:“这个项目已经立项了吗?想怎样填埋护城河?”

徐涛说:“已经立项了,现在是在招商和预售,前期的招商也已经确定,估计近期内就会开工,最初的工作是填埋部分护城河,应该是靠小西门这一侧五百米的长度,先把河水抽干,夯实地基,然后填埋,就可以在原址上盖楼了。整个工期应在一年之内,刑警们如果愿意买预售房,价格会更便宜。”

朱家襄语气和缓地说:“这倒是个好事,不过除非刑警们自行筹资,支队没有决定权,如果需要单位补贴,要向局里打报告。我知道这件事了,沈恕你就张罗一下,看看队里有多少需求,如果大家都支持,咱们就把这件事做起来。”

沈恕答应着。徐涛不好意思再滞留,就礼貌地向大家告辞。

朱家襄看看我和沈恕,说:“最近的积案很多,还是尽量从日常的琐事中脱身出来,把注意力多投入到案子上。”

我也感觉再留在这里不大舒服,就告辞回到法医实验室。

距限期只有一个星期时,市局向省厅申请了三个专家来支援。分别是刑侦处副处长李华天,刑侦研究所的学者吴毅,大案队副队长冷原。

三人召集沈恕、马经略和我开了一个碰头会。沈恕汇报了案情,以及目前对近百名嫌疑人排查的结果。

李华天说:“也就是说,你们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怀疑对象?”

沈恕说:“没有,我们曾经确定过几个,但是最后都因为没有作案时间而排除了。”

吴毅说:“你们的破案思路是不是从开始就陷入了误区?你们一直沿着凶手是抢劫入室杀人的路线在排查,而这也可能是凶手故意布置的烟幕弹,如果这是一起仇杀案,你们的调查就已经完全被引向了错误方向。”

沈恕说:“这种可行性确实存在,我们也考虑过这一点,不过死者的社会关系很单纯,除去学校的同事和亲友,她基本没有更多的社会交往。而且死者在校内的口碑很好,从未和人发生过矛盾,仇杀的可能性非常小。”

吴毅不耐烦地说:“沈恕,如果我没记错,你还是公安部嘉奖过的明星刑警,思路怎么可以这样偏颇。现在是什么时代?是网络时代。死者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社会交往,并不代表她没有网友,没有网络情人,现在有多少血案是网友犯下的。凶手对死者的生活这样熟悉,难道不可能是在网络上认识的无话不谈的亲密朋友吗?”

沈恕若有所思,说:“您提醒得对,我确实忽略了这一点。”

吴毅见沈恕肯服气,心里颇得意,脸色却依然严峻,说:“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帮助你拓展思路,扩大嫌疑人的范围,在重重迷雾中找出一线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