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2页)

据一位俄罗斯犯罪学家说,文身是护照、名片和简历三合一。罪犯从他们身上的花纹来相互辨别各自在黑社会里的地位,坐牢的经历,甚至他们的“专业领域”。但警方也会这一套,他们已逐渐学会通过文身花纹来识别和逮捕罪犯。这位犯罪学家还说,现在,文身行为有可能已达高峰。

我拿着空咖啡杯下楼到厨房,然后透过窗户望出去。蕾切尔和卡蒂没有去跑步,而是拖着一只雪橇逛来逛去,上面坐着几个邻家孩子。我的脑袋抵着窗子,玻璃上满是冰冷的霜花。我用手指划过玻璃,让波浪般的湿线把那些霜纹拦腰斩断。

经过这一番调查研究以后,我依然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或是发现了什么。马克斯•戈登似乎是个天才商人,除了那一篇文章,他似乎无可指摘。他把自己对祖国的忠诚派上了很好的用场;然而,他工地上的一个建筑工人戴了一只滑雪面罩,与录像带中一个凶手戴的一模一样,两人走路都一瘸一拐;录像带上那个女人在牙科诊所遇害,拥有诊所的那两个俄罗斯移民也是相同的遭遇,那个可能曾将录像带送给我的男人与一家俄裔脱衣舞俱乐部有些关系,一种可能源自俄国军队或是监狱的文身图案出现在那具女尸的手腕上……与出现在安特卫普的一个钻石走私女身上的一模一样!

似乎一切都在绕着我旋转,就像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那样。理清这一切所需要的所有东西都在那里,但它们旋绕飞驰的速度太快,我无法看清。

情况紧迫,我紧张不安,觉得必须将所有事情理出个头绪,赶在……赶在什么之前?还不知道,但能清楚地感觉到,我的时间不大够用!

我离开窗户,走到电话机旁。找警方真的有用吗?但我还是给戴维斯发了一个语音留言,告诉她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晚上我从浴室出来,发现蕾切尔正蜷缩在我的床上,全神贯注地玩着“游戏男孩”,沉迷于所谓的文明末日。我掀起床毯,钻进被子,和她躺在一起,然后把毯子拉到下巴处。

她敲击着按钮和箭头键,游戏机不停发出各种尖叫和铃声,各种色彩不断闪烁。我竭力想找出那些序列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但要么自己无法理解其中的规律,要么全都是些纯粹随机性的东西。蕾切尔发出一声特别可怕的尖叫后暂停了游戏,周围的一切都寂静下来。她看都没看我,问道,“你怎么把照片转过去了?”

“什么照片?”我说,尽管我知道她说的是哪张。“大卫在植物园那张。”

我耸了耸一只肩膀,被子鼓起了一小块儿。

“你们出了问题,对吧?”

我伸出手,抚平被子。她放下“游戏男孩”,侧身躺下。我叹了口气,早晚得讲给她听。“好像大卫有了新女友。”

她的眼睛瞪得像盘子一样大:“什么?”

我重复了一遍。

“怎么会这样?”她的声音突然变得狐疑起来。“你做了什么?”

“我哪知道?什么也没做呀!”这次的确如此。

“那究竟怎么回事啊?”

我解释给她听,尽力按自己感觉她能理解的最大程度讲。

“我才不信!”

“我也无法相信。”我咬起嘴唇——在十四岁的女儿面前崩溃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有时候问题就是要出现。”上帝啊,一个多么可怜的回答。“结果两人都受到伤害。”同样那么空洞。

“你知道这些话听起来像什么吗?”她瞥了我一眼。“简直就像你和爸爸离婚时你对我胡扯的那些东西!”

当时,我买了一本《怎样跟孩子解释离婚这件事》的书。书里指导原则严格规定,父母要一起在一个中立地点告诉孩子,而且应当强调指出,这不是孩子的过错。我们完全照搬,却不管用。

“我经历了一次,已经受够了。”她怒气冲冲地说。“我可不想再经历一次!”

“对——对不起,蕾切尔。”

她翻身下床,气呼呼地进了自己的房间。天然气取暖器打开了,热空气从通风孔吹了进来。我躺在床上发呆。几周前看上去都还不错的生活,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动荡不安?大卫、录像带、彼得罗夫斯基、马克斯•戈登——似乎我是唯一在乎这些的人!大卫不在乎我,警方不在乎这起案子,莉姬•费尔德曼和马克斯•戈登只在乎他们自己的生意。

可是,怎样才能学会不在乎呢?学会大大咧咧、无心无肺,不再经历那一个个不眠之夜?或许我真的应该读些这方面的课程!

我关了灯,第一次开始喜欢起这冷漠的黑暗。


1 罗伯特·赖克(1946-):美国作家、政治评论家、教授,曾任克林顿政府劳工部长。

2 布鲁克林:美国纽约市五大区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区。

3 白俄罗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苏联解体即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4 MBA:工商管理硕士。

5 阿拉伯石油禁运:1973年10月16日,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

6 莱赫·瓦文萨(1943-):波兰团结工会创建人(苏联集团国家中第一个独立工会),波兰总统(1990-1995),198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7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人,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被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8 第二城:二十世纪,芝加哥大部分时间都是美国人口第二的城市,因此有此叫法。后被洛杉矶超越。

9 唐纳德·特朗普(1946-):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商人、作家、主持人;曾经是美国最具知名度的房地产商之一,人称“地产之王”。2016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并当选为总统。

10 “第二城”:芝加哥的外号之一。

11 走鹃:美国的一种鸟,分布于德州及新墨西哥地带,非常擅长快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