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页)

大卫问他是否还记得曾寄给自己母亲一封信。

威利使劲点了点头:“是科隆6附近的一个农民7帮我寄了那封信;但那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人帮我寄信了。”

战争结束以后,威利返回了弗莱堡;但那座城市已经分别被盟军和德国轰炸机(他们以为那是个法军目标)夷为平地,此时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已。那些瓦砾,心中的怨恨,以及被摧毁的生活,犹如噩梦缠身,无法解脱,使他深陷绝望之中,就算是当年逃命途中都没有如此绝望!

一天,他走进一片茂密的林地,那是他、莱尔还有小妹妹年幼时的玩耍之处;也许,他是希望通过某种神秘的方式,找到一些儿时的痕迹、家人的记忆与风采。他等待着出现一个迹象,或许是一片叶子擦过面颊,或者是突然闪现一道亮光,为他指引未来的方向——结果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感觉到!于是第二天就离开了德国。

“就直接去了安特卫普?”我问。

“Nein.8我去过好多地方。Belgien. Frankreich. Die Niederlande.9 要知道,那时候谁都没有钱,但人们有工作;我去工作,人们就给我饭吃。Is gut.10”

他接着讲下去;几个月后,他如何在比利时免费搭上一辆送牛奶的卡车,milch wagen11,这种车沿途停下来几次,其中一次停在了安特卫普。

“你怎么会在那里安顿下来的?”

“战争开始以前,安特卫普就被认为是仅次于巴黎的艺术和文化中心,”大卫解释说。

“那里的商业兴旺发达,有一个很大的犹太人社区,而且安特卫普还是世界钻石之都,”威利说道。“欧洲第二大港口,轮船能从安特卫普航行uber die ganze Welt12。”他举起手掌。“并且可以轻易离开那个地方。即便你衣袋里装了一袋钻石,也能离开。Verstehen?13”

“我明白。”

我真的明白吗?我在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里长大。从没有人挑战过我的生存权利。威利的青少年时期充满恐惧,他对合法性有着深深的渴望。而大卫当年作为寄养儿童,不停地从一家被推到另一家,他与威利一样,都有着居无定所的相似经历。我则可以把玩着自己的食物,有着稳定的生活,至少是外人看来的稳定生活,这些是否是吸引大卫来到我身边的部分原因呢?我真想知道答案——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我看着威利:“你一直没有结婚?”

他的神情转为渴望:“我曾在安特卫普遇到过一个女人;也是个幸存者,但在达豪14失去了丈夫和孩子;我们相爱了,她想让我跟她一起移居到以色列。”

“除了安特卫普,特拉维夫可能算是全世界最大的钻石中心,”大卫说道。

威利叹了口气。“Ja15,可我不能去。”

“为什么?”

他两手在身前紧握着。“战争使她伤透了心,她再也不想有任何的战争;她认为,只有以色列才是唯一可以避免战争之地。”

“你不同意她的看法?”

“我不能chance nehmen碰运气。”他朝我凄然一笑。“如果上帝不让犹太人在Europa16生存,那么在以色列又有多大可能性呢?以色列的四周可都是fiend——敌人哪。”

晚上,我在大卫的卫生间梳头时,正想着威利和大卫人生中的那些相似之处,镜子里突然出现了大卫的面影。

我顿时笑逐颜开。

他却没有回我以微笑。

“怎么啦?”我转过身子。

“没有。没什么。”

“晚上好,我是格蕾丝•斯里克17!” 我注视着他。“大卫,自从我来到这里之后,你好像一直有心事。”

他看看我,然后微微耸了耸肩:“只是——你两个小时对威利的了解,就超过我一个星期。”

我放下发刷:“他可能正好有了说话的心情;我只是碰巧在正确的地方和正确的时间见到了他。”

“我觉得不是。我意思是说,我和他还有布丽吉特在一起的时候,他……”他突然不说了。

“谁?”

他脸上现出怪怪的表情。

“谁是布丽吉特?”

他轻轻走进卧室。“布丽吉特是他已故合伙人的女儿,父亲死后参与了经营,他们一起合作有几年时间了。但我觉得她对威利一生的了解还没有你多。”

我跟着他走进去,踮起脚尖吻了他:“我可是有既得利益的。”

他终于笑了。

我们躺到床上。“你知道谁想见他吗?”

“你父亲。”

“说对了。”我紧紧依偎在他怀里。“威利是莱尔的兄弟,你的舅舅;我肯定爸爸为了来这里,会答应任何条件的。”

老爸年轻时,曾与大卫的母亲相恋,后来无果而终。我有时觉得,老爸希望我和大卫能兑现他和莱尔没有实现的承诺。我抓起大卫的手,拂过我的面颊。

他的手却抽了回去!

五分钟后,传来均匀而有规律的呼吸声——他已经进入梦乡。

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试图忘掉胸口的伤痛;也许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已感到精疲力竭。

仅此而已。


1 多伊尔斯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一小镇,位于费城郊区,风光旖旎,百年历史,在美国有一定知名度。

2 自由钟:美国费城国家独立历史公园里的一件历史纪念物,是费城的象征及美国独立的象征。在美国的知名度仅次于自由女神。1776年7月4日为第一次宣读独立宣言而鸣响。

3 索赛蒂希尔:费城中心地带一处地名。

4 “Willie, die Ellie ist da.”德语,意思是“威利,艾利到了。”

5 德语。意思是“不。”

6 科隆:德国中西部莱茵河畔名城。

7 农民:威利分别用了法语、英语和德语表达了这个名词。

8 德语。意思是“不是的。”

9 德语。意思是“比利时。法国。荷兰。”

10 德语。意思是“这很好。”

11 德语。意思是“牛奶车。”

12 德语。意思是“到世界各地”。

13 德语。意思是“明白吗?”

14 达豪: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城市。

15 德语。意思是“是的。”

16 德语。意思是“欧洲”。

17 格蕾丝•斯里克(1939-)美国歌手,歌曲作家,模特,20世纪60年代中期摇滚乐及迷幻音乐剧的代表人物,也是是艾利年轻时的偶像;此处艾利故意模仿格蕾丝的腔调,想要打破尴尬,活跃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