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4/9页)

佩罗的特长是知人善任。尽管他是美国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成功的白手起家者之一,但他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脑专家,也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销售员,甚至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者。他只有一件本事:找到合适的人,给他资源,激励他,然后授权给他去完成工作。

现在,在驶往丹佛的路上,他问自己:谁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营救专家?

他想到了“公牛”西蒙斯。

“公牛”阿瑟·D.西蒙斯上校是美国军队里的传奇人物。1970年11月,他的名字登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因为他和一组突击队员袭击了距河内二十三英里的山西战俘营,试图救出那里的战俘。那是一次勇敢而精心策划的行动,但整个行动所依据的情报却不准确——战俘被从山西转移走了。大多数人认为这次行动以惨败告终,但在佩罗看来,这样的评价有失公允。受邀与突击队队员会面时,他告诉他们,至少他这名美国公民感激他们的英勇行为,这给了他们极大的鼓励。他在北卡罗来纳的布拉格堡待了一天,在那里见到了西蒙斯上校。

透过挡风玻璃,佩罗在漫天雪幕中勾勒出西蒙斯的模样:身高近六英尺,魁梧健壮,长着公牛一样宽阔的肩膀;他留着平头,头发花白,但眉毛仍是黑的;大鼻子两侧,两条深深的法令纹延伸到嘴角,让他看起来永远咄咄逼人;他头大,耳朵大,下巴结实,还有一双佩罗见过的最强有力的手。他似乎就是由一整块花岗岩雕刻出来的。

同他共处过一天后,佩罗觉得:在这个假货当道的世界里,他是十足的真品。

那天以及随后的数年里,佩罗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西蒙斯。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西蒙斯的手下对他们这位领导的态度。佩罗不仅联想到了文斯·隆巴迪,西蒙斯同“绿湾包装工”橄榄球队的这位传奇教练一样,都能激发队员的情绪,从畏惧到尊敬,再到仰慕,最后直至热爱。西蒙斯仪表堂堂,却又颐指气使——他经常骂人,告诉士兵:“照我说的做,否则我就砍掉你的脑袋。”但这并不是他能俘获那些桀骜不驯的突击队员的理由。在他强硬的外表下还有坚强的内心。

在他手下服役过的士兵最喜欢对外人讲述西蒙斯的故事。尽管他拥有公牛般的体格,但这并不是他绰号的由来。据说,真正的来源是突击队玩的一种名叫“牛圈”的游戏。在地上挖出一个六英尺深的坑,一个人站进去。游戏的目的就是要看需要多少人才能将坑里的人拉出来。西蒙斯觉得这游戏很傻,但有一次却被激怒,玩了游戏。结果用了十五个人才将他拉出坑,其中一些人的手指和鼻子断了,身上还被严重咬伤,结果不得不在医院过夜。那之后,西蒙斯便得到了“公牛”的绰号。

后来佩罗了解到,这个故事基本是夸大之词。这个游戏西蒙斯玩过不止一次,一般需要四个人才能把他拖出来,而且没有任何人的骨头被打断。西蒙斯就是那种经常被赋予传奇色彩的人。为他赢得手下忠诚的不是勇敢无畏的行动,而是杰出的军事统帅能力。他是一个注重细节、无比耐心的策划者,他行事谨慎——他的一条名言就是:我们不必冒那样的险。任务完成后将手下活着带回来是他的骄傲。

西蒙斯在越南执行过“白星行动”。他带领一百零七名战士前往老挝,将那里的毛族人组织成十二支营,打击越南人。其中一支营叛变,俘虏了西蒙斯手下的部分特种部队队员。西蒙斯乘直升机降落在叛军营地内。一看到西蒙斯,老挝叛军上校就走出来立正敬礼。西蒙斯让他立刻释放俘虏,否则就会请求空中打击,消灭所有叛军。上校交出了俘虏。西蒙斯带走了俘虏,而且仍然呼叫了空中打击。三年后,西蒙斯带着一百零七名手下从老挝安然回国。佩罗没有查证过这段传说是否真实——他就喜欢这个传说本身。

佩罗第二次看到西蒙斯是越战结束后。佩罗包下了旧金山的一家酒店举行周末宴会,安排归国的战俘同山西突击队队员见面。这场宴会花了佩罗二十五万美元,但办得非常成功。南希·里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约翰·韦恩【9】都来了。约翰·韦恩和“公牛”西蒙斯的会面令佩罗永生难忘。韦恩眼噙热泪,握住西蒙斯的手说:“你就是我在电影中扮演的人。”

在盛大游行前,佩罗让西蒙斯提醒他的突击队员,不要对抗议者做过激反应。“旧金山的反战示威者尤其多。”佩罗说,“你的队员个个身手不凡,万一被激怒,可能会把对方的脖子拧断,事后又后悔。”

西蒙斯看着佩罗,这是佩罗第一次见到西蒙斯特有的严厉表情。这表情会让你觉得自己是历史上最大的笨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怨自己刚才为什么要说话。

“我已经提醒过他们了。”西蒙斯说,“不会有问题的。”

那个周末之后,佩罗进一步了解了西蒙斯,认识到了他人格的其他方面。如果愿意,西蒙斯可以风度翩翩。佩罗的妻子玛戈觉得他十分迷人,他们的孩子也喜欢他。他对手下使用军队语言,脏话连篇,但在宴会或新闻发布会上,他却字斟句酌。他的大学专业是新闻学。他的一些嗜好很简单,读西部小说,爱听被他的儿子们称为“超市音乐”的东西,但他也阅读许多非小说作品,而且兴趣广泛。他聊起古董和历史来,就像谈论战争和武器一样专业。

佩罗和西蒙斯都任性而独裁,但通过彼此忍让,他们得以和谐相处。他们没有成为密友。佩罗从未叫过西蒙斯的昵称“阿特”(但玛戈叫过)。同大多数人一样,他不知道西蒙斯在想什么,除非西蒙斯主动告诉他。佩罗回想起他们在布拉格堡的第一次会面。起身演讲之前,佩罗问西蒙斯的妻子露西尔:“西蒙斯上校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她答道:“他就是一只大泰迪熊。”佩罗在演讲中引用了这句话。突击队队员都乐不可支,但西蒙斯却一丝笑容都没有。

佩罗不知道这个捉摸不透的男人愿不愿去把EDS公司的两名高管从伊朗的监狱里救出来。西蒙斯会因为旧金山的那场宴会而对佩罗心存感激吗?也许吧。宴会后,佩罗资助西蒙斯前往老挝寻找那些没有同战俘一同回国的失踪美国士兵。从老挝回来后,西蒙斯曾对一群EDS公司高管说:“佩罗的要求令我难以拒绝。”

驶入丹佛机场时,佩罗很想知道,六年之后,西蒙斯是不是依然难以拒绝他呢?

但西蒙斯这个撒手锏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用的。佩罗先要把其他手段都尝试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