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部 第四章 钱丁恨声(第2/5页)



余辩解道:"大人,卑职以为,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皇上皇太后万乘之尊,怎么会召见一个刽子手,并且还赏赐了这些贵重物品,因此卑职心存疑惑。"

袁大人道:"尔见识短浅,食古不化。当今皇上皇太后,顺应潮流,励精图治。爱民如子,体恤下情。犹如阳光,普照万物。大树小草,均沾光泽。尔心胸偏狭,小肚鸡肠。墨守成规,少见多怪。"

那畜生又道:"钱大老爷还打落了小民两颗牙齿。"

袁大人拍案而起,怒道:"赵姥姥是刑部大堂狱押司的三朝元老,为国家执刑多年,技艺精湛,贡献殊多,连皇上皇太后都褒奖有加,尔一个小小县令,竟敢打落他的牙齿,你的心中还有皇上皇太后吗?"

余浑身麻木,如被电击,冷汗涔涔,浸透衣衫,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磕头求饶:"卑职鼠目寸光,器量狭小,得罪姥姥,冒犯天威,罪该万死,还望大人饶恕!"

袁大人呻吟半晌,道:"尔目无朝廷,辱打子民,本当严惩,但念你协助克罗德总督,生擒了匪首孙丙,功劳不小,就将功折罪了吧!"

余磕头不止,道:"谢大人恩典……"

袁大人道:"俗言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你平白无辜,打落人家两颗牙齿,就这样饶了你,只怕赵姥姥不服——这样吧,你给赵姥姥磕两个头,然后再拿出二十两银子,给赵姥姥补牙。"

夫人,你现在知道了,余今天受到了多么深重的侮辱。人在矮檐下,焉能不低头?余将心一横,扑地跪倒,心肺欲裂,双眼沁血,给那畜生磕了两个头……

那个畜生,笑眯眯地接受了余的大礼,竟然恬不知耻地说:"钱大老爷,小民家贫如洗,等米下锅,那二十两银子,还望大人尽快交割。"

他的话,竟逗得袁大人哈哈大笑。袁世凯,袁大人,你这个混蛋,竟然当着洋人的面,与一个刽子手联手侮辱下属。余是皇皇两榜进士,堂堂朝廷命官,袁大人,你这样侮辱斯文,难道不怕伤了天下官员的心?看起来你们连手侮辱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高密县令,实际上你们侮辱的是大清朝的尊严。那个黄脸的翻译,早将堂上堂下的对话,翻给了克罗德,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笑得比袁大人还要响亮。夫人啊,你丈夫今天被人当猴儿耍了。奇耻大辱啊奇耻大辱!夫人,你让余喝吧,你让余醉死方休。袁大人啊,您难道不知道士可杀而不可辱的道理吗?夫人放心,余不会自杀。余的这条性命,迟早是要殉给这大清朝的,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那畜生得到了袁大人的默许,坐在那张紫檀木椅子上,得意洋洋。余站立堂侧,如一个皂班衙役。余的心中倒海翻江,一股股热血直冲头脑。余感到两耳轰鸣,双手发胀,恨不得扑上去扼住那畜生的咽喉。但是余不敢,余知道自己是个孱头。余缩着脖子,耸着肩膀,努力地挤出一脸笑容。余是一个没脸没皮没羞没躁的小丑啊,夫人!为夫的忍耐力,算得上是天下第一了啊,夫人!

袁大人问那畜生:"赵姥姥,天津一别,倏忽已近年了吧?"

"八个月,大人。"那畜生道。

袁大人说:"知道为什么请你来吗?"

那畜生道:"小民不知道,大人。"

袁大人道:"你知道皇太后为什么召见你吗?"

那畜生道:"小民听李大总管说,是袁大人在太后面前说了小人的好话。"

"咱们俩真是有缘分哪!"袁大人说。

"小人没齿不忘大人的恩德。"那畜生起身,给袁大人叩了一个头,然后又坐回到他的椅子上。

袁大人道:"今日请你来,是要你再替本官——当然也是替朝廷——干一次活儿。"

那畜生说:"不知大人要小的干什么活儿?"

袁大人笑道:"你他娘的一个刽子手还会干什么活儿?"

那畜生道:"不瞒大人说,小的在天津执刑之后,手腕子就得了病,已经拿不动刀子了。"

袁大人冷笑道:"连龙椅都拿得动,怎么就拿不动把刀子呢?莫不是太后召见了一次,你真的立地成了佛?"

那畜生从龙椅上滑下来,跪在地上,道:"大人,小的不敢,小的是猪狗一样的东西,永远也成不了佛。"

袁大人冷笑道:"你要能成了佛,连乌龟王八也就成了佛!"

那畜生道:"大人说得对。"

袁大人道:"知道孙丙造反的事吗?"

那畜生道:"小的还乡之后,一直闭门不出,外边的事儿一概不知道。"

袁大人道:"听说孙丙是你的儿女亲家?"

那畜生道:小的在京城当差,几十年没有还乡,这门亲事是小人的亡妻操持着办的。"

袁大人道:"孙丙纠合拳匪,聚众造反,酿成列国争端,给皇上和皇太后添了无穷的麻烦,按照大清的律令,他这罪,是不是要株连九族啊?"

那畜生道:"小的只管接牌执刑,不通律令。"

袁大人道:"按律你也在九族之内。"

那畜生道:"小的还乡半年,的确连孙丙的面都没见过。"

袁大人道:"人心似铁,官法如炉。自去岁以来,拳匪骚乱,仇教灭洋,引起国际争端,酿成弥天大祸,现北京已被列强包围,形势万分危急。孙丙虽然被擒,但其余党,还在四乡蠢蠢欲动。东省民风,向称剽悍,高密一县,更是刁蛮。值此国家危难、兵慌马乱之际,非用重刑,不足以震慑刁民。本官今日请你前来,一是叙叙旧情,二是要你想出一种能够威慑刁民的刑法来处死孙丙,以儆效尤。"

听到此处,余看到那畜生的眼睛里,突然焕发出了熠熠的光彩,辉映着他那张刀条瘦脸,宛如一块出炉的钢铁。他那两只怪诞的小手,宛如两只小兽,伏在膝盖上索索地颤抖。余知道这个畜生决不是因为胆怯而颤抖,人世间大概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让一个杀人逾千的刽子手胆怯的了。余知道这畜生是因为兴奋而手抖,犹如狼见了肉而颤抖。他明明目露凶光,却口吐恭顺谦卑之词,这畜生,虽然是一个粗鄙不文的刽子手,但似乎谙熟了大清官场的全部智慧。他藏愚守拙,他欲擒故纵,他避实就虚,他假装糊涂,他低着头说:"大人,小的是个粗人,只知道按照上司量定的刑罚做活……"